大乘汽车拖欠_大乘汽车客服
按照我国《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的规定,在汽车退市之后,厂家仍然要确保10年的零部件供应。正如政策所规定,若消费者发现自己刚买完车不久,该车企就破产倒闭,短期内其实无需过多担忧。专家表示,车企在倒闭退市前有义务告知原有车主后续服务该如何进行。
虽然诸多品牌倒闭或退市后,都进行了售后“接手”的安排。但从实际操作来说,很多车主的体验并不太美好。品牌退市后,车辆的售后保养或多或少受到影响。
购车选对品牌,关系到后续使用: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当品牌退市后,售后服务品质会下降,车主们的用车心情和便利性也会受到影响。同时,因品牌退市被边缘化,在二手车市场上这些车型的“遭遇”也很难堪。
另外一位君马车主在二手车市场同样被拒,车商告诉他:这个品牌没退市之前,新车也就几万元身价,因知名度不高,二手车更卖不起价格,如今倒闭后,售后服务难以保障,他们收了车后也很难找到下家。
来源:汽车服务世界
11月份还没过去一星期,整个汽车行业的舆论圈子俨然被知名车企重组、停摆、出售股权等新闻承包了。
1-4日,包括华晨、北汽、恒大、长江等在内的4家车企6次曝出不好的消息。
其中争议最多就是“恒大出售广汇股权”和“华晨或面司法重整”这两件事。
首先是“恒大平价卖了广汇”。
有行业相关人士对此进行了解读:出售广汇股权,除了恒大想要回笼现金转型到“三低一高”经营模式、聚焦核心业务(如新能源汽车研发及量产等)之外。
还有个原因:2年以来,广汇未能给予恒大太丰厚的回报。关于这一说法,后文将进行详细的数据说明。
其次是“华晨或面司法重整”。此前,一则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10亿元债券违约的消息传出引发舆论哗然。
11月2日,上交所对华晨汽车集团予以书面警示,随后便有消息透露,辽宁省政府正在考虑推动华晨汽车集团司法重整,以解决债务问题。
有媒体指出:如果剔除宝马带来的投资收益,华晨中国将连年亏损。
加上最近的“众泰宣布子公司无偿还能力、长江汽车破产、北汽蓝谷两大基地停摆、力帆破产并拍卖资产”等消息。
似乎验证了《汽车服务世界》此前的预言:2020年是汽车行业的生死年。
至少当下,越来越多的车企可能真的走到了生死路口,未来,3万家4S店的出路又将是何方?
2个月,20多家车企陷生存困境
把时钟拨回到一年前,有四家车企曾被曝“将破产、涉500亿坏账”,分别是:猎豹汽车、众泰汽车、华泰汽车、力帆汽车。
如今,力帆真的破产重组、猎豹工厂被确认收购、众泰全资子公司确认无法偿还债务。
华泰也在今年8月被曝所持股份被冻结3年且但仍在寻找自救方法,四家车企的现状实属不佳。
《汽车服务世界》统计发现:
2020年10月以后,有20多家车企陷入了“资金冻结、濒临破产、销量急剧下滑”等窘境,当中既有弱势车企岌岌可危,也有一些强势车企跌落神坛。
众泰:前三季度巨亏5.3亿元,基地停产/半停产10月30日晚间,众泰汽车发布三季报:前三季度巨亏5.3亿元。
同时,报告指出了众泰“资金短缺、银行贷款逾期、再融资能力下降”以及“下属各基地基本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的现状。
10月23日,众泰汽车发布公告称收到《民事裁定书》,全资子公司江南制造已不能清偿到期债务…
现金流严重不足,且资产变现能力较弱,应认定明显缺乏清偿能力。
力帆:破产重组,拍卖资产却无人问津10月29日晚,*ST力帆股份披露三季度报告称公司重整工作在正常推进中。
此外,力帆旗下的资产已经开始破产拍卖。
力帆子公司44台奔驰进口车出现在京东拍卖平台上,吸引1万多人围观,但由于没有买家出价,力帆已经下调近300万元进行第二次拍卖。
据了解,力帆汽车近一年的研发和销售业务,已经基本陷入停滞状态。
北汽银翔、北汽幻速:双双进入破产程序10月初,有媒体爆出,重庆破产法庭召开北汽银翔、重庆北汽幻速汽车销售公司破产重整两案竞争选任管理人听证会。
此前的8月4日,重庆破产法庭已经宣布,北汽银翔、重庆北汽幻速以公司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
但公司具有重整挽救价值且重整具有可能性为由,向重庆破产法庭申请破产重整。
汉腾:深陷“欠薪停工门”,10月份3次成为被执行人企查查显示,10月份以来,汉腾汽车连续3次成为被执行人,涉及金额近千万。
而在9月,汉腾汽车已经被曝出拖欠员工6~7月份工资、“高温假”复工时间推迟、生产陷入停滞等负面新闻。
赛麟:几乎每天有“新增开庭/新增立案”,员工已集体离职10月份以后的赛麟汽车,几乎每一天都有“新增开庭/新增立案”,可谓是在破产的边缘疯狂试探。
表面上还存在,实际上只是一个空壳;在6月底公司的员工就已经集体离职了。
除了上述相对知名的企业,还有一些车企始终处于销量极少、名不见经传状态,开年以来销量几乎没过万。
包括北汽昌河、北汽蓝谷、比速、零跑、几何、前途、国机智骏、汉龙、雷丁、康迪、大乘等在内,经营状况实属不济。
其中前途汽车是这些不知名车企中风波较多的一员。
8月份,前途董事长在“欠薪、资金链紧张等”风波后对外发声: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了,还能再怎么样呢?前途没死,也不会死。”
最终结果如何无法预判,只能说大环境并不友好。
风雨飘摇的经销商集团
车企日子不好过,经销商集团自然受到影响。
这两天,大家热议度最高的可能就是恒大卖了广汇。宣布出售信息的次日中午,广汇宝信由涨9%转跌4%,中国恒大涨2.2%。
原因不难理解。2年前,恒大宣布入股广汇时,被行业人士视作强强联手,当时广汇旗下几家上市公司开盘后全部涨停。
而如今,从收益回报率来看,恒大收购广汇是门亏本的生意。
有人算了笔账:恒大收购广汇,两年共获益3.6亿,这笔金额看似不小,但折合才2.48%的收益,而恒大的资金成本不会低于20%。
作为如今国内规模最大的汽车经销商集团,广汇在经销商群体中的影响力举足轻重。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今年6月,广汇汽车的经销商网点已覆盖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开设824个经营网点。
其中包含767家4S店,涉及超豪华及豪华品牌的4S店占比就达到30%左右。
但这样的广汇,却在疫情之后陷入了利润下滑的困局,整体状况也受到资本市场和汽车行业的共同关注。
业绩上,1-9月,广汇汽车的净利润13.12亿元,同比下滑41.6%,与经销商经营状况直接挂钩的现金流更是连续三个季度为负。
此前,《汽车服务世界》也报道过,广汇汽车上半年的利润下滑超6成,是下滑幅度最大的4S店集团。
渠道上,1-9月,广汇汽车一共关闭了31家门店,新开了11家门店,集团门店规模减少了20家。
广汇的盈利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作为主营业务的整车销售板块,该板块1-9月在营收上占了8成,但毛利率仅为2.55%。
与此同时,广汇汽车的维修服务、佣金代理等业务,毛利率超50%,其中售后维修业务更是广汇唯一出现利润增长的业务。
在这样的情况下,广汇的资金链问题自然受到关注。
10月,广汇汽车就被曝“资金链陷入紧张”,也有多个投资者针对“广汇汽车资金呈现持续流出状态”现象询问广汇汽车董秘。
关于公司股价、市值暴跌的原因,但广汇却并未给出回复。
但是,广汇汽车三季度的现金流持续出现70余亿元的“漏洞”也是基本事实,为了补充流动资金,广汇汽车控股股东还在9月质押了部分股权。
加上10月的时候正通、润东先后发布股权转让/冻结信息,这些经销商巨头的动向真实反映了经销商群体的经营压力开始加剧。
巨头们的资金压力都始终存在,非巨头的状况自然也不敢说好。
4S店:被骗or卖龙虾?这是一个问题
当卖车不再能获得高额利润已经成为现实的当下,4S店的日子不容易已经是基本事实。
此前,中国流通协会公布了3组数据体现了4S店的不易:上半年近八成4S店的新车销量处于下滑趋势;不到30%的4S店能盈利;有1019家4S店相继退网。
4S店经销商撑不下去退网、维权等新闻今年就没停过,上述出问题的车企几乎都被自己的经销商维过权,在此就不过多赘述。
我们来看另一群4S店经销商面临困境后的做法和遭遇。
有相关人士指出:下半年汽车市场增长乏力,厂家填补市场的预期不容易实现。
各家车企业绩止跌回升的背后,是成千上万家汽车经销商,背负着艰巨的任务,承受着巨大压力。
这种情况下,一些撑不住、想扩大盈利空间的4S店经销商,会选择跟非主机厂/车企进行合作等方式减轻自身的负担、增加自身的盈利空间。
但这种“没有车企和所属集团保护”的做法,其中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10月31日,浙样红TV报道:杭州多家宝马经销商与汽车代理公司合作,却被骗了上千万。
一位杭州萧山汽车城十多年开店经验的汽车经销商老板向媒体反映:自己与某汽车事务代理公司开展了业务合作,但从9月下旬开始,该公司老板突然失联、电话关机、办公室人去楼空。
媒体在采访过程中,陆续发现有不少当地4S店经销商与车主均被该公司拖欠车款,金额高达1000多万元。
这些经销商之所以会受骗,原因很简单:
1、价格便宜:原价28万的宝马车,该代理商只卖26万,低于市场价的五六个点;
2、经销商想要获取更多利润,从该公司订车以后转卖可以赚取差价。
3、经销商会选择的汽车事务代理公司都会是熟人且有过业务往来,有一定信任基础。
上述报案的店主跟该公司老板认识了十多年,却还是被骗了。
事实上,车企与4S集团的每一次变动,对于最下游的4S店个体来说都是一次洗牌。
过程中他们要么紧跟上游的脚步走一步看一步、要么慌路求生找别的赚钱机会,有些4S店老板觉得自己救不了自己的汽车生意,干脆选择发展第二产业了。
在湖北有汽车经销商的投资人,一边开店卖车,一边开店卖小龙虾,卖小龙虾的利润比卖一年车的利润还高,这已经成为坊间“美谈”。
是循规蹈矩继续承压苦苦支撑?还是冒着风险跟“车圈的老朋友(汽车事务代理公司)合作”/亦或者发展自己的第二春卖个龙虾啥的?
这指不定会是未来3万家4S店老板隔三差五的灵魂拷问。
写在最后:
本文的出发点并非唱衰4S店,只是盘点4S店群体当下的真实境况。
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文中并没有出现“4S店遇难了、独立售后能不能趁机获益”等相关言论。
原因很简单,今年4S店不好、独立售后也不算理想,只是行业今年、尤其是下半年巨头整合的动作太多,导致大家的舆论焦点多放在了“强者正在如何越强”身上。
两个月前,汽车服务世界发过一篇文章《2020年二季度,近1.5万汽服店转让,实体店难在“实体”?》体现了汽服店现状,其中提到了一点:去年谁店多,谁光荣;今年谁店多,谁头大。
这其实表明:2020年,独立售后面临的窘境与车企、4S集团以及4S店群体是类似的。
动荡的时候,强者的抗风险能力虽然更强,但他们必须进行的转型动作可能也更慢。
小船怕风浪,大船难转弯。
-END-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