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米造车,猴王又要整活?

2.10年之内小米会成为格力、美的、海尔等传统家电企业的劲敌吗?

3.如果老罗加入小米公司,雷军是否可以在十个季度内重回国内第一?

4.小米的哪些成就,华为比不过?

5.华为一季度营销收入1822亿,净利润率7.3%,依旧是小米的6倍,如何评价?

6.为什么小米应该自己造处理器芯片

小米造车,猴王又要整活?

小米汽车销售_小米汽车销量数据打脸

这两天小米刚开完春季发布会,新手机和MIX等产品咱就不提了,最引人注意的有两个东西。

一是小米的新logo;

除了一个方、一个圆...

你们能看出还有啥不同吗?

据说这是小米耗资两百万,特意邀请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原研哉亲自设计,具有“超椭圆”的数学之美。

按照官方说法,这个新logo虽然看上去就是从方变成了圆,但这却不是一个普通的圆...

这是一个从多版本里经过精密计算得出的“圆”。

说明白点就是看起来最舒服的那个“圆”。

二是小米造车。

30日晚,在小米春季发布会的结尾,雷军公布了一个重磅消息—— 小米正式进军智能电动 汽车 行业。

接着没过多久,小米集团便发布了公告,宣布小米智能 汽车 业务正式立项。

先不说其他,反正看到这个公告柴妹笑了。

现在的企业家咋都喜欢打脸?

华为说它不申请支付牌照,结果最后买了迅联智付;小米说它不造车,结果如今公然宣布开始造车...

其实有关小米造车的传言,早在2013年便隐约兴起。

彼时网络上盛传一张挂着小米logo的 汽车 海报,大家纷纷猜测小米是否要进入 汽车 领域。

再则,当时小米申请了约十项有关 汽车 的专利,给坊间透露的讯息很明显就是造车。

然而小米却对此矢口否认,表示 汽车 与小米无关。

2017年,小米与北汽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小米造车风波再起。

但之后不了了之。

到了2020年,小米商城突然发布了一张海报,明显有一辆 汽车 的影子,并官宣“造车?我们是认真的”。

这下子官博都亲自发文了,总不能还否认吧?

欸,还真否认了。

小米官博突然删了微博,之后小米公关部总经理冒出来明确说小米造车是没有的事。

并且强调,说小米造车的都是假新闻。

而那个 汽车 黑影,是小米造的智能遥控车...

到了2021年,就在前段时间,有业内人士说小米正在和长城谈判,想使用长城的工厂代工生产电动 汽车 。

之后小米直接发布公告,表示小米的电动 汽车 业务还没影儿呢。

哦,还没影儿呢。

可这才过了几天,全资子公司有了、业务有了、钱也拿出来了?

纵使雷军虐我千百遍,我待雷军如初恋。

虽然他一次次否认,把我们当猴儿耍......但他本来就是雷猴王,最擅长耍猴。

那么此次小米以最大阵势官宣的造车业务到底如何呢?

小米在公告里透露了两点信息。

一是小米计划首期投入100亿元人民币,未来十年投资100亿美元;另一个是雷军将亲自担任该业务的首席执行官。

对此,雷猴王还喊出了口号“这是我人生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

此时此刻柴妹很想放上张一鸣在公司大会上说的那句话: “随便all in,有时候是一种偷懒”

送给雷军。

按照业内“200亿元是造车门槛”的言论,小米目前投入的资金更像是为了表示自己造车的决心。

但造车是重资产、长产业链的行业,不是单凭一腔热血就能成功。

殊不知贾跃亭和恒大,造了那么久的车到现在还只是概念车阶段,每年更是有无数想要造车的企业倒在路上。

既然如此,小米为何要趟这趟浑水?

还记得雷军2010年创立小米时曾说过一句名言 “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

而智能电动 汽车 行业便是如今的风口。

很多人只看到小米发布的财报很亮眼。

根据Canalys的统计,2020年第四季度,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位居第三名,市占率为12.1%。

但智能手机的营业收入占小米总收入的六成,一旦智能手机市场达到饱和,小米便需要新的增长点。

有数据显示,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2020年全年出货同比下跌11%至3.3亿台;

2020年全年智能手机的总出货量为12.94亿台,与2019年的13.87亿台相比,同比下降了6.7%。

发现没?

智能手机市场如今已经趋近饱和,伸手便是天花板。

在这种情况下,以智能手机为主的企业就必须寻找新的风口,还得是大风口。

所以,小米选择了智能电动 汽车 行业。

其实从前文我们列举过的小米造车传闻便可发现,雷军早就看见了这个行业,只是一直没有下定决心。

从2013年开始,小米便投资了多家新能源车企。

2019年时,有小米高管向雷军谏言,称2019年末到2020年初是小米造车的最好时机。

我们不知道雷军为何没有采取这个谏言,但此话不无道理。

2019年末,让特斯拉大火的model 3还没面市,国内的其他新能源车企如蔚来、理想等简直就是一盘散沙。

并且当时国家还对此行业百般补贴。

若小米在那时宣布造车,凭借小米极致性价比的定位,绝对有很多人会攒钱等着小米 汽车 的诞生。

但小米没有。

小米在2021年才宣布了造车。

现在的新能源行业早已大局初定,中高端车有特斯拉、蔚来、理想等,低端车有在年轻人中风靡的五菱宏光mini。

这点还真没办法质疑,时至今日卖得最好的就是两个极端——“高端”特斯拉和“低端”五菱宏光。

难道小米不觉得此时入局已经晚了吗?

我们可以仔细分析一波,小米企业最大的标签是性价比,那么小米 汽车 的受众就不大可能是高净值人群。

.....只能是我们这样没钱的普通民众。

也就是抢夺五菱宏光的市场。

粉丝们都相信雷军和小米,纷纷喊出“9.9万一台车”和“年轻人的第一台车”等口号。

但要知道的一点是,玩造车,利润只有5%-10%。

小米 汽车 若真把价格定在这么低的位置,投入的几百亿何时才能赚回来?

在这一点上小米 汽车 跟五菱宏光mini没啥可比性。

毕竟后者的体型、配置跟普通 汽车 有很大差距,价格自然差距也很大。

柴妹在跟老柴讨论时,他说到互联网思维,也许小米 汽车 并不在硬件上赚钱?

就跟老罗那样,不赚钱,只交个朋友。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当初的小米电视。

要知道在此之前电视并没有开机广告的存在,都是直接开机,哪还需要看完广告才能开机?

但小米电视既想维持住自己的性价比又想赚钱,就硬生生开创了开机广告,不仅从用户身上赚钱,还从广告商那里赚钱。

可 汽车 总不能也让用户先看几十秒广告才踩得动油门吧?

而且无论小米在手机领域成绩如何优秀,事实是它在 汽车 领域毫无根基。

柴妹再举个例子,做智能电动 汽车 ,自动驾驶必不可少。

知道为啥只要有企业宣布造车股价就会飙涨吗?

因为这涨的不是股价,而是对未来无人驾驶的预期。

如今在自动驾驶赛道上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柴妹又忍不住要说百度了,百度研究了那么多年的自动驾驶,到现在有什么产品吗?

而特斯拉的自动驾驶也一直在出事故。

这些对自动驾驶有开发经验的企业想要做好都如此困难,更别提在相关领域毫无经验的小米了。

小米应该也知道这一点,从它申请的专利来看,主要专注方向大致聚焦在智能座舱,而不是时下大热的自动驾驶。

但这样一来就很尴尬,市场现在更看好自动驾驶和毫米波雷达等,智能座舱这种冷门技术很难获得投资人的肯定和融资。

更何况,身为互联网公司造的智能 汽车 ,没有自动驾驶根本说不过去。

所以没有自动驾驶经验和根基的小米,就必须跟其他企业合作。

找百度、华为之流肯定不行,不然小米得被宰哭。

那还能找谁呢?

咱们前文提到过,2017年时小米和北汽达成过合作。

但北汽本身并不是一个好的合作伙伴。

身为国内第一个吃新能源螃蟹的人,北汽借壳上市后却接连遭遇来自市场的毒打。

而北汽新能源虽主打低端市场,但除了价格低之外,基本上没其他优点。

说个 搞笑 的。

奔驰在跟北汽合作前,怎么说也是个全球知名品牌,质量更是不必说吧?

但奔驰跟北汽合作后,搞了个北京奔驰出来,从此之后,这款车事故就一茬茬的往外冒。

简直让人想不透,北汽到底是有什么魔力?

而这样一个自顾不暇的新能源车企,能带给小米什么呢?

当然,小米造车并不是全无优点,毕竟它有很庞大的生态体系。

但是造车这件事情,并不是小米这种生态链逻辑的再一次延伸。

换言之,小米生态链的成功经验很难直接套用到造车上。

雷军之所以入局智能电动 汽车 行业,是因为他考虑到小米不进则退的风险,但进入此行业并不意味着风险减少。

相反,雷军和小米即将面临的,是手机市场和新能源市场的双重风险。

至于我们这一届年轻人,就别想把小米当做第一台车了,等到小米 汽车 面世,说不定我们都老了...

主笔 | 小陆

编辑 | 四少

10年之内小米会成为格力、美的、海尔等传统家电企业的劲敌吗?

万丈高楼平地起,不倒全部凭根基。靠贴牌及性价比、想占领传统家电市场是完成不可能的,没有自主研发能力的任何电子产品只能红极一时,品牌加技术的产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够呛,如果还这么张扬的话。

三年之内,小米会成为格力、美的、海尔等传统家电企业的最大对手,有以下几个理由。

一、生态链战略优势

很多人说小米才干了几年?格力,美的,海尔可是老牌玩家?成为劲敌?做梦吧。对不起, 科技 这个行当,真不是这么排资论辈的,鲢鱼效应,破坏式颠覆常常更具杀伤力。

“小米没有核心技术,还太年轻”,当年小米做手机的时候,很多人也是这么说的,后来小米做电视,很多人还是这么说,结果,啪啪啪被打脸。

小米电视,小米水壶,小米电饭煲,小米空调……,这一系列的生态链产品,有一些虽然并不是小米亲自操刀,但是反而成为了小米最大的优势,通过收购也好,战略投资也好,小米通过资本运作整合了全球最优质的优势资源,包括团队、资本、核心关键技术、供应链。 这样保证可以做好每一个产品,从而形成更强的竞争力。

大家可以去深挖一下每一个生态链产品企业的 历史 背景,个个都是在这个领域里,非常出色且领先的,通过生态链战略,发展速度之快,让格力,美的,海尔等传统家电企业谁都不敢掉以轻心。

二、AIOT战略

物联网智能化,毫无疑问是当下传统大家电的发展方向,而手机是整个物联网设备的控制中心。格力、美的、海尔虽然在传统制造方面占据一些优势,但是在设备智能化,物联网云平台服务上,完全不是小米对手。

小米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智能家居设备厂商,在大家电方面,电视,空调,冰箱,电热壶……只要小米涉足的领域,几乎都让竞争对手难过。

随着5rG时代的加速到来,小米AIOT战略的加速布局和推进,全面进入家电市场,已是必然趋势,小米成为格力、美的、海尔的劲敌已是板上钉钉,当然以小米的调性,也不排除强强联手,达成合作可能。

小米的情况:短板是没有研发、没有自己的制造。产品竞争力比美的还差,卖产品就全靠“忽悠”,也只有低端产品。小米的长处是“营销”、产品“噱头”;蒙了一些人,什么“互联网产品”,就是最简单又不实用的语音控制“开关机”;真正互联网家电是指产品自身与生态产品、生态方的互通互连;比如卡萨帝冰箱不仅具有全空间保鲜技术、细胞级养鲜功能,更高端的冰箱具有鉴别食材的新鲜度、指导做菜、知道做哪道菜缺的食材、会自动与最近的合作超市联系,送来所需食材......这些未来非常实用的功能,小米没有研发,短时间内做不出来的。

当然,不是说小米就一定不会成为海尔、格力、美的的对手。小米如果 健康 发展下去,真会成为格力、美的的对手,原因是:都知道格力董**有点“偏航”,且偏航的活没有一件是成功的;董**甚至上一些“综艺节目”,企业靠炒作吸引眼球,近几年业绩徘徊不前,已经颓势明显,能够维持十年时间都需要“保佑”。美的最大缺陷一直是产品没有竞争力,也就空调产品可以与海尔、格力相差不多;其他产品不要说与海尔品牌比,就是与一般小品牌比都没有优势;美的同样是营销高手,与小米有的一博。海尔产品竞争力是家电品牌中最强大的,只要稳步发展,10年内小米难以成为对手。

你好,我是阿辉,我想告诉大家,海尔、海信、TCL和创维等传统家电企业的电视很棒,它们不可能在电视的“品质”上输给小米。小米取得的销量优势,靠的不是电视的品质。相反,小米正是利用了电视这种老化产品的同质化、成熟度和稳定性,用降维打击的方法,通过维度变化而取得竞争优势。

我们经常看美国科幻大片,地面最强的美国军队,常常被外星人打得落花流水,因为对手跟我们不在一个维度上,我们的重型武器打到他们身上就像是挠痒痒。小米电视,正是用的这种降维打击的思维,取得对传统电视优势的。小米电视在品质和性能上跟传统电视没太大区别。但是小米品牌,通过多年努力,建立了互联网思维、新鲜 时尚 、性价比等品牌特质,同时开辟与传统家电不同的零售渠道,配合内容和智能服务体系,这样就避开了与传统家电同台竞争的市场平台,从一个更高的维度,实现了对传统电视的降维打击。

我觉得要不了10年,估计最多3年,传统家电企业再不做创新,即使小米没成功,也会有大米出现的。不过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小米未来会成为所有家电行业一个绕不过去的强劲对手。

一、小米的家电现状

2019年全年,小米电视的销售量突破千万,成为国内首个年销售破千万的电视品牌。虽然后来有竞争对手来撬小米电视的老底,说配件怎么怎么差,但是后续的销量基本没有受到影响。

除了电视以外,小米的电饭煲、扫地机器人、电扇、冰箱、电灯、空气净化器都卖的非常不错。但是空调还没有达到挑战格力和美的的地步。这是因为空调是一个比较依赖渠道的行业,空调的安装比较复杂,小米没有这样一个团队,只能依赖终端的卖场。

但是目前传统空调企业基本把持着终端渠道,所以小米想要把空调卖好的话,还得要点时间。

二、为什么小米能颠覆

这主要有两点,一是性价比高,其次是智能化和互联网化。这两者又是有关联的,为什么小米敢把产品卖的这么便宜,因为小米就没有打算从硬件赚多少钱。从小米的财报可以看出来,小米的利润有一大半来自于互联网服务,也就是附加在这些硬件上的互联网属性。比如电视的开机广告,APP广告,给其他app引流费用,购买会员,购买**等。

再就是智能化,这是将来里面最大的趋势,所以硬件产品都会被智能化改造,目前小米的家电相互之间都可以进行通讯连接,你可以用小米音响控制所有小米家电,可以用手机当遥控器,可以给电灯设置智能化的亮灯和颜色,可以设置每个小米家电的功能。

这是传统企业不愿意,也没有办法做的。因为没有人愿意买个电视下个APP,买个空调下个APP,你买上小米的家电,一个app就可以全部控制了,甚至用音响都可以控制他们的开关,这就是小米所具备的优势。

你好,很高兴可以被邀请来回答问题。

那么10年之内,小米会不会成为格力、美的、海尔等传统家电企业的劲敌呢?

我感觉需要从两个维度来回答这个问题。

维度一:销量方面

在近几年,像小米电视,小米空调等家电销量迅速增长。凭借着小米最擅长的营销手段,再加上小米构建的小米生态家体系,让小米家电的销量日益暴增。

而传统家电制造销量则比较惨淡一些,他们并没有打造什么生态家系统,也不会利用网络进行刻意的营销,就算营销的话,也并没有小米营销的好。顶多算是在618等电商节日,打打广告,降降价什么的。

所以在这个销量维度来看,不用过多长时间,小米就肯定会霸占家电行业成为销量的一个。

在这个时代谁会营销,谁的销量就会多,谁的效益就会高,所以小米很成功。并且在销量方面也引起了传统家电行业的注意,也可以说现在小米就是他们的劲敌。

维度二:核心技术

像格力,美的,海尔这些传统家电企业成立的时间也不算短了,他们或多或少在家电领域都有自己的造诣。

他们也都积累了一些自己的核心技术,例如格力的话在空调芯片等方面都是使用自己研发的技术,还有前一段时间格力研发的病毒净化器,引起了广泛的热议,这个净化器就是格力自己研发的核心技术。

在一些用户体验方面,产品优化方面,相信这些传统的家电企业比小米做的要好的多。

因为这些企业已经是很长时间了,他们已经了解了这个行业发展的状况,用户的体验和需求等。

相比小米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从最初的手机才慢慢发展的其他家电制造,所以在核心技术并不一定有多少和对行业的了解并不一定很透彻。

所以说在这一方面小米是完败于传统的家电制造业,并且像核心技术这东西不是一时半会儿就可以追上的。

所以如果在10年内的话,小米加大研发,而其他的传统家电企业也会加大研发,所以10年能否成为他们的劲敌,谁也说不定。

总结一下:

在营销和销量方面,小米确实已经是传统家电企业的劲敌;而在核心技术方面,小米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会成为劲敌,但他们不是同一纬度的竞争者。

海尔、格力、美的是传统家电制造企业,而小米是互联网企业。可以这么理解,海尔、格力、美的等企业的核心是制造是工厂,而小米企业的核心是用户。互联网企业看重的是如何与用户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并在此关系上进行交互,从而为用户创造更多的价值,并实现自己企业的价值。而海尔、格力、美的等企业则看重的是我的产品能力,我的产品有多优秀。所以,他们从根本上来讲不是同一纬度的竞争者。

但是,我们也欣喜的看到一些传统企业,如何海尔集团,一直沿着时代的脉搏在改革。他们也越来越愿意靠近用户,并与用户交互。如果他们一旦觉醒,一旦认识到用户交互的重要性,那么他们可能分分钟就可以把小米干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他们会是小米的劲敌。

对于消费品企业,特别是对于家电企业而言,未来的竞争不仅仅是产品的竞争,而是对用户的竞争,谁愿意与用户交互,谁能够占有用户的时间,谁离用户越近谁就会越来越有竞争力。

小米这种互联网公司是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全靠贴牌,压缩成本打价格战。最大的本事就是营销能力,全靠一张嘴去忽悠人。短期内能够取得好成绩,但是后劲不足,能够在市场上占有一部分份额,但是最终不可能成为市场的领导者。不看好成为传统家电企业的劲敌。

老张来回答这个问题啊,虽然老张不是专业的 财经 科班出身的,但是个人感觉小米的发展速度的确非常的快,而且小米的是雷军掌舵,雷军本人,在很早也就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经从事这个互联网的这种领域啊!

雷军本人就非常的有个人魅力,再加上自己作为天使投资人啊,他投资的基金包括投资的公司都还是非常有成就的

同时,小米的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记得几年前他和董明珠的十亿对赌,其实也是非常有意思的,小米的发展时间比较短,虽然外界呢,有传言说小米没有自己的核心创新能力,没有自己的核心团队,没有这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技术专利,但是小米的快速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大家都能看得到

所以嗯相信小米在未来几年一定会成为非常有竞争实力的公司品牌,当然,美的也好,格力也好,都是非常有实力,同时拥有整个的生产产业链都是非常齐全的,小米要超过格力,美的还是需要很大的嗯,努力啊!

老张希望全部的中国品牌公司都能发展的越来越好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你带来一点点的帮助啊!

如果老罗加入小米公司,雷军是否可以在十个季度内重回国内第一?

论学历,雷军完胜

论才华,雷军完胜

论战斗力,雷军是战斗机中的战斗机

论成绩,雷军估计都懒得说

论颜值,雷军更是完胜

那么请问,就算雷军办得到的罗永浩能办到,那么雷军办不到的事,罗老师能办得到吗?

当然了,可能雷军已经是国内第一了,他闷声发财而已,他除了小米,除了前几天上市的金山,还有二十多家很赚钱的公司[捂脸]

而我们,一直以为他是个搞手机的,他也在推销手机的路上孜孜不倦,乐此不疲。最后一张图,是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和她的儿子,她儿子目前是小米公司北京业务部的一个经理。

当然,也期待创业之星罗大人修成正果,突发洪荒之力,成为宇宙第一

怎么说呢?首先我认为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现在中国国内手机市场已经明朗,华为和荣耀一骑绝尘,OPPO 、vivo也在奋力赶进,对于小米来说现在的局势就是“前有狼,后有虎”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让小米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华为(包括荣耀手机)在2019年第三季度国内销量是4150万部,占据市场的42.4%,再看小米手机,销量是880万部,占比只有9.0%,华为的销量是小米销量的5倍左右,这样的成绩,小米很难追上华为。

老罗的相声说的是真牛逼了,但是老罗卖手机厉害吗?我认为很一般,不可否认老罗在做锤子手机的几年间,积累了数百万的锤粉,就算老罗加盟小米,这些锤粉转化为米粉,对于小米来说也是“杯水车薪”。

而且还有很多人不喜欢老罗,认为老罗是一个超级不可靠的人,老罗加盟小米,也会使部分米粉脱离小米手机,这对于小米来说是得不偿失的。

对于老罗的大话,也许我们刚开始可以接受,但是时间长了我们会越来越反感,最后会由好奇变为讨厌,这对于一个品牌的长期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最早老罗的的确确还是一个米粉,我记得有一个很著名的照片,就是小米发布会上,老罗举了一个我是米粉,我在现场的牌子。记得老罗曾经还的确想过加入雷军的小米,但是因为理念不合,后来老罗和雷军还是谈崩了。

这两个人理念不合主要的原因还是雷军那时想做高性价比的手机,而罗永浩想做一个有体验有情怀的手机。这导致,这两个人的理念有根本的不同,所以那时的两人最终谈崩了,老罗选择另起炉灶。

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老罗都用他独特的得理不饶人的方式嘲笑着小米和雷军,比如说小米的饥饿营销耍猴,说小米抄袭等等,这就是因为理念上的根本差异。直到老罗也趟过雷军趟过的一个又一个的坑,最终才知道小米的不容易。

实际上雷军是一个细致而认真的人,毕竟当程序员多年做产品更多年,而罗永浩是一个较真或者过渡追求完美的人,这样的两个人一旦有理念上的差异,是很难融合的。

不过现在的小米已经从完全的性价比市场,想切入高端市场,所以现在的老罗如果和雷军谈一谈加入小米的事情,我觉得现在倒是会存在理念重合的地方。老罗想要做有体验和注重设计的手机,目标是高端市场,这个和小米现在想要做的地方是有重叠的。

所以老罗如果这时加入小米,短期对小米做高端市场是有帮助的。老罗追求完美,小米的供应链又没又锤子的那些问题,品控也能保证,而且老罗的名人效应还在,消费者对老罗过分精益求精的精神还是认同,这样做高端机正好合适,短期内对锤子应该有很大帮助。

但是长期来看,我觉得这两人还是因为理念不合最终分道扬镳。老罗太追求完美,因此不够沉稳,太情绪化,甚至于有一点点偏执,这让他很难和理念不合的人相处,很难做出妥协。如果他入职小米,时间一长必然有这样那样的矛盾,我觉得老罗最终还是不会忍受居于人下的。

中国不缺老罗这样的人才,而缺雷军这样能审时度势的天才。

中国人对取得巨大成功的商人,都喜欢说他是吃“天水”长大的,就说明这些商人不简单,能观察到天上的风云变化,来调整自己的节奏。

罗永浩一直认为他是“天之娇子”,可以凭一己之力改变移动互联网,说的话太狂,做的事太不靠谱,总认为自己所做所为是绝对正确的。

这点就不如雷军,知道天时地利,该弯腰时就弯腰,年轻时得罪过马云,要用阿里平台销售时,就懂的自我批评,将马云当做亲爸爸对待,才能利用阿里平台实行小米抢购活动。

罗永浩就不会审时度势,有点向刘强东性格,逞强好胜,可又没刘强东财大气粗,属于上不了天,下不了地的人,一直在半空中吊着。

雷军现在遇到的危机,不是销售上的危机,更不是现金流上的危机,而是中美 科技 战带来的危机,不是雷军可控制的,需要给雷军时间才行。

如果在这敏感时间段内,雷军说了不该说的话,做了不该做的事,下场比杨元庆还惨,不仅连累了联想销售,也连累了柳传志去背锅。

罗永浩是个性情中人,说话做事都凭着热血冲动,加入小米公司,不仅不会给小米加分,还会给雷军带来大麻烦。

所以老罗就是免费应聘小米公司,雷军都会不要,还会给一份大礼包给老罗。

这个说法比较幽默,就好比说现在中国男足请陈某扁来是不是能冲出亚洲一样

当然小米比男足要好得多。但老罗在IT圈都不差陈某人,一个是外行,雷军虽在手机界刚进门时也是外行,但做企业,做技术都是中国计算机界的前辈!二是牛逼吹得好,看起来很厉害的样子。做出东西就不行。锤子直接卖了,某扁则打开了宝岛的下行通道。

老罗水准就是个网红,雷军是个实业家,估计就是当年的理念不同,实业家名气可能没网红小鲜肉"名气大",但人真干实事

谢谢网友的邀请:如果老罗加入小米公司,雷军是否可以在十个季度内重回国内第一?

就本人的观点而言,老罗现在虽然是落魄了,他不是那种愿意寄人篱下的人,总是还想着找机会东山再起,至于能不能成功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一山不容两虎,以雷军的行事风格,他也不可能接纳老罗的,这一切都是假设而已,即便是老罗加入了小米公司,雷军在十年以内,也不可能是行业的第一!华为就是拦在它前面的一座大山,无论从财力物力人力来说,小米都不是华为的对手!

这只是目前的情况,现在这个时代人才辈出,手机行业随时都面临着洗牌,说不定还会有新的公司加入到这场竞争中去,十年为期限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在充满变数的情况下,就提前下这个结论有点为时过早了。

老罗自称著名相声演员,可我怎么没听过他的相声,说到相声雷军说的比他好。老罗跟雷军不是一路的,老路吹嘘的是工匠精神,所谓工匠精神是追求精益求精的完美主义。雷军的口号是为发烧而生,现在貌似烧不起来了也在追求极致的性价比。讲工匠精神就没法追求性价比,讲性价比就没法扣细活。老罗搞那套应该把目标客户定位在高端客户,用最好的材料把活干到极致,赋予更多的精神内涵在商品里,一个包包卖几万块钱那种,不过手机是快消品,有钱人的手机估计也是一年一换,所以他那套注定行不通

小米的发展趋势,国外混到第一。打脸国内不看好的人。谁加入不重要。现在的重点是国外抓紧布局

锤子死是没有炒作好,资金少,逼格不够高,系统那么好用,大家可以试着尝试一下系统,用过了 不会再用其他的系统 ,小米的炒作能力,加上锤子的系统 应该会很好的。只是谁都不会给谁机会,收入 能力 估值 都不一样,不可能在一起

这得看某为的水军有多厉害了 打着爱国旗号

小米的哪些成就,华为比不过?

1,Android的领跑者;世界上的移动电话系统具有ios 苹果系统,它是Android系统。可以说小米的MIUI系统在Android方面很出名。 MIUI计算了Android的所有自定义RoM(包括本机),经验小米的MIUI表示秒是秒,没有人敢说它们是第一。尽管新功能出现在小米的MIUI中,但其他品牌将立即采用南瓜漆。,

2,小米电视已经连续九个季度投放市场印度市场销量排名第一,今年第三季度小米的整体市场份额下降了1%,但是小米的销量已停止增长。参与人数减少的原因是其他品牌的市场被新来者占领。市场印度 华为中没有存在感。而且小米电视在上半年的销量也中国,在全球排名第五。能够在电视市场中国,小米中比较海信和长虹等传统品牌。作为一家非专业的电器公司,取得如此成就是非常好的。在电视市场上,小米达到的高度高于目前的华为。?

3,充电快;小米世界上第一个官方20W商业负载品牌无线,现在小米已将负载功率无线增加到30W。在小米 9中直接使用带有27W电缆的C型快速充电,这种方法是最传统的,适合于快速回血,其次是20W充电器无线,手机可以充电,毫不拖延地临时收集20 W的最高功率已处于业界最高水平。

4,国外卖的最好;在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印度中,成为第一名非常有价值。能够重选连续九个季度的产品是任何一个民族品牌,或者苹果手机无法想象,小米或它已经成为印度人们最喜欢的手机。

华为一季度营销收入1822亿,净利润率7.3%,依旧是小米的6倍,如何评价?

华为的规模本身就比小米大,所以不论是营业收入还是利润都比小米多在正常不过,但目前小米并没有公布2020年第一季度的财报,所以到底华为的营收和利润是不是小米的6倍就不好说了。

最近两天华为公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的财报,根据华为公布的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华为营业收入为人民币 1822 亿元,较上年同期的 1797 亿元增长约 1.4%,本季度的净利润率为 7.3%,相当于净利润是133亿元左右。

在当前全球整体经济形势不太乐观,外贸出口受挫,我国第一季度经济也出现了6.8%的下滑背景之下,华为能够录得正增长,这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

但本次华为公布财报并没有公布具体业务的营收情况,比如手机销量是多少?营收是多少?华为并没有公布,但是参考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手机销量和我国手机销量来看,预计华为的手机销量应该不太理想。

比如根据有关数据统计显示,2020 年 1 月到 3 月,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同比分别下降了 38.9%、56% 和 23.3%,而华为旗下两个品牌目前在国内的市场份额接近40%。2019全年中国手机出货量达到3.89亿部,相当于华为两个品牌国内出货量接近1.55亿部,国内手机出货量占到华为全年出货量2.4亿台的64%左右。

2019年华为消费者业务,包括手机手环之类的产品收入为4673亿元,由此可以大概推算出2019年华为国内手机的营业收入大概是在2900亿左右,平均每个季度是725亿元。

如果参考2020 年 1 月到 3 月,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同比分别下降了 38.9%、56% 和 23.3%来计算,2020年第一季度,华为国内手机的销量应该不会超过300亿,同比下降还是非常明显的。

而2020年第一季度华为总体营销之所以能够取得正增长,这里面的业务收入贡献应该是手机以外的其他业务,比如电脑平板手机通信设备,智能装备等等。

目前小米并没有公布2020年第一季度的财报,但是我们可以参考2019年的表现以及2020年第1季度全球手机出货量的表现来大概推算下小米的业绩。

2019年小米集团总营业收入达到2058亿同比增长17.7%,经调整后净利润为115亿,同比增长34.8%;而2019年华为全年实现营收85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1%,净利润627亿人民币。

相当于2019年小米的营收是华为的24%左右,净利润是华为的18%左右,华为的净利润差不多是小米的6倍。

至于小米2020年第一季度的营收数据会是多少,我认为它的增长应该会比华为更好一些。

一方面是因为小米的业务范围比较广,加之小米国外的手机市场主要针对印度等一些发展中国家,而华为的手机主要针对欧美一些国家,但是因为华为手机受到限制,谷歌相关应用不能在华为手机上使用,所以华为在国外手机的销量明显有了很大的下滑,但小米总体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比如2020年的前两个月,小米手机跟华为手机的出货量是差不多的,其中1月份的华为出货量1220万台,小米出货量1000万台,2月份华为出货量550万台,小米出货量600万台,两个月加起来小米总体出货量是1600万台,华为出货量是1770万台。

而小米在前两个月的出货量之所以能够跟华为接近,甚至在2月份出货量超过华为,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小米的国外市场受到的影响比较小。

所以不出意外,我个人认为2020年第一季度小米的营收增长速度应该会比华为更好一些,小米的净利润跟华为的净利润差距也有可能进一步收窄。

新冠疫情爆发期,华为在2020年第一季度能够保持1.4%的同比增长,已经是奇迹了!

毕竟第一季度的GDP都同比降低了6.8%,华为是在逆境中稳增长!

1822亿营收,华为是挺牛掰的!

(截图来自华为官网)

2019年华为营收8588亿元,净利润627亿元;

2019年小米营收2058亿元,调整后净利润115亿元;

华为的营收是小米的4倍多,利润是小米的5倍多!

截至目前,小米尚未公布2020年第一季度财报,无法得知小米的营收和利润!

不过,2019年第一季度小米的营收为437.57亿元,净利润为31.92亿元!

小米是主打互联网营销的,此次疫情对于小米的营收和利润的影响不会太大!

若小米也按照1.4%左右的同比增长来计算,营收将达到443.70亿元!(以实际为准)

1822/443.70,约是4.1倍!

华为的营收依旧会是小米的4倍左右!

……

2020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之间的对比,由于小米尚未公布,难以比较!

华为的净利润率7.3%,对比小米,应该差不多!

2019年第一季度,小米净利润31.92亿元,营收437.57亿元,净利润率大约7.3%;

2019年全年,小米净利润率115/2058,净利润率约5.8%!

不过,小米的硬件综合净利润率是特别低的;

2019财年,小米硬件综合净利润率低于1%;但是小米互联网业务,利润还是挺不错的!

综合来看,小米也是挺赚钱的,净利润率是要超过5%的!

……

如今,华为在M国的打压之下,增速开始放缓;但由于华为品牌的各条产品线都在布局高端产品,利润还是会稳步增长的!

2020年,小米想要保持去年的增速,特别困难;尤其是小米手机业务,想增长,太难!

但是小米还是会很赚钱的,因为小米的非智能手机类的智能硬件销量增速很快,互联网营收增速也挺快!

你好,我来谈下我的看法。

据2019年度财务报告显示,小米的主要盈利在于广告收入,硬件利润不足1%,也就是说手机利润很小的,所以此次疫情对小米来说影响并不大。我们可以看到小米2020年第一季度财报是利好的,营收438亿元,同比增长27.2%,小米依旧是在 健康 的发展中。

华为主营的是手机、路由器、5G设备等硬件设备为主要盈利模式。如今收到相关制裁还有谷歌的干预,手机销量在国外出现一定量的下滑,但是并没有影响华为的发展。尽管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和美国的压力,但华为公司已经抗住了“压力”,营收仍能保持增长,离不开华为公司采取的员工持股结构、业务连续性计划以及对研发的投资。据了解,2020年一季度,华为实现销售收入1822亿元,同比增长1.4%,净利润率7.3%。这个数据算是来之不易了,华为自我研发能力起到决定性作用。同时,华为与合作伙伴一起快速上线多种5G和AI医疗应用,为疫情控制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从目前来看,小米的积累还是不如华为雄厚,华为的多项技术的领先是小米不具备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尽管受影响,但是还是可以碾压小米的。我们要知道两个公司的发展模式并不完全一致,比如小米还有智能家电方向的发展。所以,不能拿它两个相比较,没可比性。总之,希望两个企业都能 健康 稳定的发展,对手向外看,加油干掉苹果。

希望可以帮到你!

因受到全国范围内新冠疫情的影响,中国第一季度GDP出现了史无前例的下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我国GDP同比下降了6.8%。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全国各行各业都因为停工停产的原因,经营业绩出现了大面积和大幅度下滑。最近公布的 华为第一季度经营业绩可谓是全国范围内为数不多的亮点:一季度营收1822亿,同比增长1.4%。

在这么恶劣的经济大环境下,华为为什么还能够取得如此的经营业绩,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华为所处的通信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性行业。疫情期间在绝大多数行业都停工停产的情况下,因为需要保障政府部门、防疫工作、其它未停工停产行业、群众日常生活所需的基本的通信需求,通信行业并未出现大面积停工停产的现象。据我所知,除重点疫区之外, 华为早在2月1日就恢复了全国范围内的正常工作。

通信行业从业人员为这次防疫工作的成功,和全国范围的复工复产工作的及时推进做出了极大贡献。

2019年华为全年经营收入为8588亿元,在全国范围内甚至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名列前茅的。像这么大体量的公司,其经营活动的惯性也是巨大的。

虽然新冠疫情的影响对经济的影响巨大,但并没有从根本上破坏华为的正常的经营基础 。凭借其经营惯性,经营业绩就可以保持在一个正常值左右。

华为主要有四大业务板块:运营商业务、消费者业务、企业网业务和AI与云业务。

新冠疫情对华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消费着业务上,2月华为手机销量大幅下跌,但3月份销量则出现了大幅度上涨;运营商业务因为所面对的是运营商这种特殊客户,疫情期间客户需求并没有停止;业务网业务可能是受疫情影响最大,但其业务量占比比较小,对华为的整体业绩不会产生太大影响;AI与云业务因为其业务的特殊性,几乎不受疫情影响。

虽然这个原因可以归到第一点中去说,但因为其对华为经营的业绩影响比较大,所以单独列为一点。

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全国三大运营商就加大了5G网络建设的推进力度,纷纷开始了5G网络设备的招投标工作。在已经结束的中国移动5G接入网、核心网、承载网招标中,华为都取得了最大的份额,而且都是大幅度领先第二名。另外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已公开的招标中,华为同样获得了最大的市场份额。

5G市场份额达大幅领先,为华为第一季度经营业绩保持增长,提供了巨大帮助!

疫情期间全国范围内手机销量出现了大幅度下滑,由于小米的业务种类和模式比较单一,其经营业绩受疫情的影响会比较大,所以华为的销售收入和利润依然能够保持对小米原有的巨大优势!

4月21日,华为交出第一季度的“答卷”,华为虽然同比增长1.4%,但受新冠和美国的影响,与去年增幅相比,差强人意。

根据华为公布的业绩显示, 华为第一季度收入1822亿,同比增长1.4%,净利润率7.3%。而去年第一季度收入增幅高达39%,净利润是8% 。两者相比,华为对今年第一季度的业绩可能不会是十分满意,但也是很无奈的事情。

此前,网友发现华为在欧洲发布的P40手机的售价,最终要比国内便宜。很多网友就抱怨,华为作为国产“有温度”的品牌,是专坑中国人。其实,这也是华为无奈之举。华为的GMS被谷歌断供之后,使用自己的HMS,为了吸引消费者,为了销量打折实属无奈,也是可以理解。

即使这样,P40在欧洲的销量应该不会太耀眼,毕竟欧洲人民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不知道第一度利润的下降,跟这有没有关系。新冠的影响自是不用多说。

有人说,华为的利润率是小米的6倍。我不认为这有什么可比性,虽然 荣耀生来就是要跟红米干;每年华为的旗舰机和小米的旗舰机总是别人拿来比较;华为粉丝总是要跟小米的粉丝在网上互喷。更有人说,“买华为的永远不会买小米,买小米的更不会去买华为”。

但小米和华为是两家不能比较的公司,华为1987年成立,是通信起家的通信巨头,现在5G世界领先,华为海思专攻芯片,直到2003年华为才开展玩手机业务;而成立于2010年的小米,主营的就是手机。拿一个巨无霸的一个业务跟小米比,显然不合理。

其实,无论华为还是小米,都对中国智能手机的普及做出了十分巨大的贡献。华为自研麒麟芯片,让中国在国产的道路上大步向前。而小米将手机带入了千元机时代,为更多人用上手机做出来了巨大努力。虽然小米一直是用高通的芯片,但世界本来就是一个共同体, 是特朗普打破了原本的 游戏 规则,这不能怪小米。

在国际市场行情这么严重的情况下,华为发布了第一季度的报表,实际销售额为18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净利润率7.3%,是小米的六倍。

去年的净利润率是8%,今年一季度的的只有7.3%,相比去年减少了0.6%,但是要说明的是,今年的经济形势和往常不一样。受到疫情影响和欧美打压下,各大企业业绩都开始下降,连GDP都是负增长6.8%,所以虽然有小幅度的下降,但是在如此环境下能达到7.3%的净利润率也是很不错的。

小米公司一直是以互联网零售起家的,在高新技术上相比华为欠缺太多了,基本上他的设备除了外观和主板自己设计之外,其他的配件都是外购件组装,很容易被人卡脖子,并且最近在手机市场上感触也是非常的明细,只要你给钱。高通的芯片就会给你用,在完全没有芯片自主知识产权下,被高通卡脖子的时候就凉凉了。华为就有这方面的经验,受到美国的打压之后才开始推出自己的芯片和系统,这样就摆脱了欧美的控制,实现了自主独立的体系。

华为不管是在技术上面还是其他的方面都是国家的创新型企业,在芯片和系统上面有独立的知识产权。这是国内很多手机厂商无法具备的条件,也是未来企业长期发展的方向。

对于这个结果我并不感觉到奇怪,华为和小米在公司体量以及赢利业务上都有明显的差距,但是这并不影响两家公司的正常运转。

一、外界压力让华为一季度营收差强人意。

虽说华为第一季度营销收入达到了1822亿,净利润率也达到了惊人的7.3%,虽说整体表现不算亮眼,但在今年这种情况下成绩已经让华为非常满意。

今年的外界压力真的对华为是一次极大的挑战,前有美国在海外限制华为5G,后有谷歌禁用GMS进行围追堵截,这两件事对华为有着致命的影响。能在这两股巨大的压力下实现7.3%的净利润,华为真的可以说表现极其出色。

二、小米赢利模式决定了公司利润极低。

大家都知道华为的主要业务是通信和手机业务,赚钱的也主要是这两块;小米则是手机和智能家居,但这两块现在都赚不到什么钱。

手机这块估计大家感受比较明显,那就是小米确实很舍得在硬件方面花钱,一部手机售价的百分之八十以上都给了硬件成本,在加上维持公司正常运转以及业务营销,到小米手里其实剩下不了多少。智能家居算是小米未来的重点业务,但是现在基本上没有盈利;最赚钱的广告业务又没多少营收,综合起来自然净利润率高不到哪去。

三、两家公司都有自己的努力方向。

其实把小米和华为放在一起对比本身就没有太大意义,小米在定义上算一个新兴的互联网公司,而华为算是老牌的实体企业,这本来就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并且在未来的发展上,两个公司选择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华为目前来看是准备在通信以及手机业务上坚定不移的走下去了,目前华为已经完成了不少技术积累,这两项业务在华为技术的支持下未来发展前景非常不错。小米现在主要业务虽然是还在手机上,但是在未来更可能以手机为媒介搭建自己的智能家居系统,让两者相辅相成来产生足够的利润保证小米公司的正常运转。虽说两家公司选择了不同道路,但起码从现在看都是前景非常光明的。

小米虽说在和华为在手机方面的竞争中拉高了人气,但动不动就被人拿来和华为这个庞然大物进行对比,真的承受了太多不该承受的压力。希望两家公司在未来能够发展的越来越好吧,不然手机圈真的会缺少很多的乐趣。

我且不说华为正面的问题,比如单纯的营收,品牌的实力,还有真实的数字,还有老外的各种打压,侧面就能看出华为的情况,明眼人会一下看明白的,即使其它品牌有各种的鄙视和挑三拣四,但是每个人的内心或者潜台词都知道华为就是华为,其它品牌还是需要时间去追赶的。

从定制机贴牌生产到如今有了自己的手机品牌,从电信设备制造商到生产手机配件,到组装整机,一步一步走过来也是不容易,不过现在已经看到了它的努力,那就是手机已经很多到了消费者手里,正在逐渐替换掉苹果,虽然可能还要假以时日,不过我们还是看到了欣喜的改变和变化。

从苹果手机的人手一个,到如今的一个苹果一个华为,还有其它手机品牌,这种改变都是有目共睹,当然苹果还是那个苹果,但华为已然不是以前那个华为,我们能看到整个手机品牌的努力,也包括小米ov们,但是目前看来实力上还是华为占优,即使有些人不这么认可,不过销售收入和利润在那里很明显的摆着,我们的品牌不能在薄利多销,不能没有品牌效应,提起自身就是低端的代名词,这多少有点尴尬,不过我们正在改变这种形象。

改变在发生,希望继续下去,超越苹果和三星才是我们的希望,也不希望这是一种奢望。

4月21日,华为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经营业绩,实现销售收入1822亿元,同比增长1.4%,净利润率7.3%。依旧是远超小米。

最近几年华为手机的强势崛起,让很多网友都以为华为是一个单纯的手机厂商,其实不然,华为是以制造通讯设备起家,华为在通信设备领域深耕发展了很多年,现在掌握的5G技术世界第一, 其实华为有两大营收业务:一是通信,二是手机。

2019年是华为最为艰难的一年,19年5月份美国对华为公司的限制升级,把华为列为实体名单, 限制美国企业与华为交易。这样一来,华为海外市场遭受重大打击, 但是国内市场是压力越大,支持华为越凶。美国帮华为在中国做了最好的广告, 现在很多人买手机都被称为是爱国的表现。

华为自研的麒麟手机芯片也进入成熟阶段, 在性能上面也可以和高通骁龙手机芯片一决高下,并且只用在自己手机上。同时华为发布了好几款5G手机,并且获得了一致好评,并且在国内高端手机市场继续侵蚀苹果手机市场的份额。

2019年8月,华为正式发布自研的手机操作系统鸿蒙os, 一款基于微内核的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它将适配手机、平板、电视、智能 汽车 、可穿戴设备等多终端设备,它的诞生拉开了永久性改变操作系统全球格局的序幕,且应用在了华为很多的产品上。这是华为立于不败之地的产品,也是将来华为营收占比很大的一部分。

全球5G技术与设备的供应厂商屈指可数,目前华为5G技术及设备已经走在了世界的最前端, 全球范围建设5G基站,越来越多的国家主动邀请华为参与5G的建设。所以华为有这样的营收也不足为奇。

总结

华为不仅仅是一个世界500强企业,更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企业,而持续的创新能力是华为赖以生存的基础,时也给华为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有人说正处于创业阶段的小米已经一跃成为了全球第四的手机厂商,所以未来小米能否超越华为仍不好说。大家说未来小米有没有可能超过华为?

意料之中的是华为营收比小米高很多,因为两者体量本身不一样。意外之外的是,华为在受到美国打压的情况下,还能有7.3%的净利率,非常不错了。

华为一季度能有如此成绩确实比较震惊,因为有两件事对华为都非常不利:

1、受到美国打压,导致华为高端手机在国外销量迅速下滑。

2、华为目前主要的业务还是在线下,所以疫情对华为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在这种情况下华为还有1822亿的营收,同比增长1.4%,7.3%的利润率,只能说确实厉害。

我们都在知道虽然手机业务的营收已经占了华为的大头,但是华为的其他核心业务同样是行业内领先水平,所以两者营收相差较大也应该。

再者即便是对比手机业务,小米主要还是靠红米低端手机走量,中高端手机的销量并不高。而华为即便是5000元价位,也能保证销量,所以手机业务两者的营收也是无法比较的,即便是小米主打线上,并没有受到疫情很大的影响的情况下。

最后小米现在的营销策略总是碰瓷华为,增加自己的热度,但是每次都是被打脸,真的希望小米能好好做产品,产品好消费者自然会买,产品不受消费者认可却又增加自己的热度吸引一些不明情况的用户,这不是坑人吗。

为什么小米应该自己造处理器芯片

不仅仅因为芯片属于高精尖的技术,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般厂商根本难以掌握核心技术,而且在讲究用户体验的当下,芯片似乎并不那么重要,笔者对此深以为然。

不过这个观点可能适合大部分国产厂商,对于小米却不合适。小米已经是国内手机体量数一数二的厂商,在国际排名上也能进入前五。IDC统计的2015年第二季度手机出货量排行中,前四分别是三星、苹果、华为、小米,这其中只有小米是没有自主芯片的。这或多或少暗示着,要巩固如此大体量的产品规模,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是十分有必要的。芯片是手机的核心部件,如果总是被人揪着七寸,高出货量的地位很难保障。

况且如今小米有钱有资源,缺的就是技术(可以挖人可以买),自己做芯片并不是一件不可企及的事。本文就从产品和市场来浅薄分析下,为什么小米要自己造芯片。

一:抢旗舰芯片首发,高性价比的玩法不灵了

曾经小米横空出世的首要因素,就是能拿到高通最新款的旗舰处理器(或许和高通投资小米有关),再配以远低于同配置产品的价格,一炮而红,小米将这一玩法持续了好几代产品,但在后续几款旗舰手机上,这种玩法渐渐失效。

首先在芯片上,由于友商逐渐了解了小米的打法,逐渐快速跟进,加上高通并不愿意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于是在小米3代的时候,高通骁龙800版本的小米3直到2013年底才交货,比英伟达版本的晚了将近4个月,而且金立已经抢先1个月发布了搭载骁龙800的手机ELIFEE7,使得小米手机3首发的希望落空。

再等到骁龙801的时候,vivo、锤子、一加都提前抢在了小米4之前发布了新机,而后者的卖点也转移到金属做工上去,后来的小米Note情况也是如此。友商们的快速跟进,以及上游供应链不愿意偏袒小米,使得小米在芯片上丧失了优势。

其次在性价比上,小米也不再具备优势,随着魅族发布的魅蓝品牌,锤子推出坚果,酷派推出大神,一大波互联网手机都可以做到同等配置相似的价格,甚至比小米更低。还记得6月9号周鸿祎宣布大神F1 Plus以及大神F1 2GB内存版分别以399元和499元阻击红米2A的事么?后者在前一天宣布499的“无敌价”,紧接着就被周鸿祎打脸,人家配置不比你差价格还比你低,营销手段更狠,怎么搞?

控制不了上游芯片,小米在芯片上不占优势,产品和营销的打法变得很被动。

二:小米需要靠低端产品走量,但竞争优势保不住

小米如今的商业模式已经非常清晰了,拼的是用户量,靠软件和服务赚钱,将硬件产品互联网化,基于此,手机出货量成为构建这一商业模式的基础,要提升出货量,显然要靠低端来走量。小米宣称今年目标出货量是1亿,据传小米内部的目标是1.3亿。今年上半年小米出货量为3470万台,Q3小米出货量为1850万台,较Q2的2000万台出现了下滑,小米今年达到8000万台应该不是问题,但要完成1亿甚至更高的销量恐怕难以实现。

所以,小米联手联芯的意义在于,联芯可以帮助小米在低端市场冲量,目前红米系列最低端售价为599元人民币,更低的还有499或399,这个价位正好和联芯之前的定位相符,小米肯定希望借助联芯的芯片提升小米低端手机的市场竞争力,小米此前推出的红米2A就是采用联芯的处理器。

自己设计芯片的好处是,可以压低产品售价。同样的性能,用高通芯片的卖1000元,只有50元的利润,而自己的芯片就可以有200元的利润,如果保持50元的利润,那么价格可以比对手低150元。

除此在外,自主芯片可以在整合设计上有更多优势,加强某一方面的性能。比如苹果的指纹识别和A8的融合使得iPhone解锁体验更为流畅,3d touch也是一样,但这些特性在安卓手机上比苹果相去甚远,根源就在于硬件和软件的分裂,自己设计芯片可以很大程度解决这个问题。另外,华为海思在基带和SOC上的开发使得华为手机在信号和续航方面的表现更为出众,这些特性对于小米手机日后往高端走有很大帮助。

三:由于低价策略,小米和高通、联发科的关系渐行渐远

小米屡屡将高通、联发科的高端芯片用在低价手机上,给友商的产品策略造成很大冲击,使得高通、联发科在其他厂商面前难堪,这已经成为行业内公开的秘密。从小米3开始,高通就不再配合小米的旗舰处理器首发策略,转而支持其他厂商。联发科也是如此,联发科本想依靠红米仿照之前小米在高通、英伟达平台的“高大上”宣传案例,摆脱“山寨”形象。不过红米将首发的MT6589-Turbo平台,一上市就打上了799元“入门级”标签,导致被其他国产手机厂商在中高端平台全部弃用。

高通以前的策略是扶植小厂商,博弈大厂商。随着小米已经成长为巨头,高通已经开始转向扶持更小的合作伙伴。联发科虽然没有限制对红米的MT6589-Turbo供货,但在后来的产品中,其首发合作方已换成了华为、TCL。

缺乏了芯片商的支持,小米必须看人脸色行事,这对于庞大体量的小米来说,稍有差池便会付出沉重代价。

四:华为榜样的力量,激励小米造芯片

华为手机今天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海思处理器不遗余力的研发,这不亚于苹果A系列处理器对于iPhone的重要性。

其实最开始,海思和华为手机走过了一段比较艰难的时期。在长达2年的时间里面,华为顶着外界的嘲讽坚持使用K3V2处理器,甚至牺牲了自己的高端手机,影响了华为手机的竞争力,但任正非对海思要钱给钱、要人给人不余遗力的支持起到了关键作用,海思一直到2014年才爆发出能量,麒麟920芯片在SOC和基带上的突破让华为手机在性能和网络连接性上取得了领先。得益于芯片端的突破,华为智能手机很快在销量上迎头赶上,与三星、苹果并驾齐驱。

不可忽略的是,华为在网络端多年的技术累积,才使得华为有研发海思的资本,以及3G升级4G带来的时间窗口,技术力量和时间将会是小米研发芯片最大的拦路虎。

五:小米智能家居、IOT领域的布局

智能家居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每一个硬件都有可能联网,这将产生大量的计算和通讯需求,小米此时进入芯片研发,将会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时间窗口。诚如程贵锋那篇文章所说,在LTE-Cat1等低速物联网芯片仍然有大量机会,小米可以提前布局。

对于小米来说,智能家居是并行于智能手机的另一大核心业务,如果有自己设计的芯片,未来小米在智能家居、IOT领域将会有决定性的竞争力。

如今的小米已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巨头,背负销量增长停滞的压力将迫使小米找寻突破口,自己设计芯片是一块极难啃的骨头,但小米终究要啃。小米能否快速赶上,将是未来构建小米帝国的一个核心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