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工厂着火_特斯拉工厂发生火灾
1.特斯拉失控,起火引发的社会问题,值得深思?
2.林志颖出,让我们聚焦到特斯拉背后的哪些问题?
3.动力电池龙头深陷自燃泥潭:连续起火20起,14万台电动车被召回
4.买特斯拉好多单位不让停咋办
5.特斯拉式降价,什么时候是个头?
特斯拉失控,起火引发的社会问题,值得深思?
不久前,在韩国首尔汉南洞发生?特斯拉Model?X的撞车事故后,发生了大火,事故中有一名乘客死亡。问题在于,这不仅发生了交通事故,而且已经成为具有许多含义的社会问题。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在别墅区地下停车场中行驶的特斯拉Model?X撞到左侧停车场的墙壁,发生了火灾,主驾驶死亡。
该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它是电动汽车,是特斯拉,并且在救援方面具有特殊性,当然,调查机构还是要先调查驾驶者是否经验不足,但是纯电动汽车如此频繁的发生事故,还是引来了社会的广泛担忧。
如果是内燃机车在相同的条件下发生碰撞,则极有可能不会发生火灾,并会造成轻伤。但是纯电动车就极容易发生火灾,导致重大的人员伤亡。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阶段,起火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
事故车型是特斯拉的高端SUV,可以说是使用专用电动车平台,并在地板上装有电池的全球顶级电动车。这是一辆在地板上装有电池和电动机的情况下表现出极佳性能的车辆,但是由于这次事故,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
但无论如何,都是由于车辆的前左拐角受到了撞击,火焰由于撞击而产生,并且撞击作用于导致了安装在地板上的电池受损,而引起了火灾,特别是,锂离子电池是现有的最佳的电池,是显示出诸如能量密度之类的最佳性能的价格昂贵的电池,但是其耐热或耐冲击性较弱并且容易着火。
类似的事故其实还有很多,大约3年前在美国加利福尼亚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同一款汽车撞到左中部时,也同样发生了火灾。
韩国最近发生的12起现代Kona电动汽车起火也是由电池引起的。此外一旦发生火灾,锂离子电池会在非常高的温度下发展成热失控现象,并且难以通过诸如周围的灭火器之类的灭火方法来灭火。
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类型的汽车经常被烧毁的原因,所以乘客应该小心。在韩国,一般内燃机车的起火事故也就是每年产生约4,500至5,000次,但与电动汽车的火有根本区别,基本上只要是有事故碰撞,电池起火的概率接近100%。
电动车门,鸥翼车门,隐藏门把手,增加了救援的难度
其次是抢救需要大量时间,特斯拉Model?X具有独特的结构,因为后门是鸥翼门,而且其外门把手也以弹出形式,因此无法从外部握住,因此就难以打开。
但是最近,我们发现使用隐藏式门把手的车是越来越多了,例如现代的氢能电动汽车NEXO。但是,对于电动汽车,消防人员需要大量时间从外部进行救援,如果消防人员不能正确的识别车辆,或者是了解车辆的车门结构,那么救援的时间会大大延长。
而且,Model?X的车门还是电动打开的,如果手柄部分是仅依赖于电子部分的系统,而不是与机械部分结合的系统,则切断电池电源可能会导致进一步的救援困难问题。
消防部门要针对性的学习新能源汽车救援方法
电动汽车的起火与一般内燃机汽车的起火相比,救援方式也有很大不同,一般内燃机汽车起火,可以使用水作为灭火材料。但是纯电动汽车起火,不能用水,除了因为水的灭火效果不佳以外,如果车内还有乘客的话,那么乘客还会容易造成触电的问题,所以必须穿着特殊的衣服才能将其救出。
可以说,最近消防部门的电动汽车和氢电动汽车救援手册也需要更新了,因为当推出新汽车的时候,汽车公司必须通过向效仿部门提供功能手册,来为紧急情况做准备。
国家要加强监管
最近特斯拉出现的失控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可以说几十年来都没有内燃机机车突然启动失控的情况,而对于电动汽车来说,却是容易发生的问题。
在美国,与电动汽车有关的突发性突发的报告数量正在增加,有100多个案例,因此国家有关部门也要加强对类似案例的判断。由于突发事故主要是电气和电子问题,几乎没有痕迹,而且重放一遍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对于厂商来说,是很容易摆脱责任的。因此这就更需要有关部门的重视了。
未来,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将继续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尽早取对策。
当然,在5到6年后,如果用比现在更稳定的下一代全固态电池代替,则当前的电动汽车起火情况有望大大减少。因此,建立一个稳定的体系以促进所有新能源汽车的安全至关重要。
同时,的监督,消防部门也必须通过学习了解新能源汽车的情况,增加救援的黄金时间。此外汽车驾驶员也要接受教育,增加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常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林志颖出,让我们聚焦到特斯拉背后的哪些问题?
据台媒报道,7月22日上午10时50分左右,林志颖驾驶儿子从桃园市芦竹区中正北路前往桃园,途中撞上机车分离岛。 后,林志颖头部受伤,一时间无法说话。 坐在副驾驶座上的儿子脸上有瘀伤。 目前,两人已被送往林口长庚医院。
林志颖除了是演员,还是一名奋斗多年的赛车手。 事故让不少网友惊呼:有赛车手无法控制的车吗? 特斯拉目前的情况如何?
?事故原因仍在调查中
据台媒报道,7月22日上午10时50分左右,艺人林志颖在台湾桃园市中正北路发生。 林志颖当时开着一辆特斯拉Model X。 事故发生后,林志颖头部受伤。 一时间,他说不出话来,坐在副驾驶座上的儿子脸上也青了一块。 目前,两人已被送往林口长庚纪念医院。 网上泄露的显示,特斯拉车头着火了,台媒称,特斯拉车头已就地被烧成废铁。
台湾桃园市消防局指出,整个事故发生在上午10时51分。 一辆白色特斯拉电动车在中正北路中正桥向桃园方向行驶时,疑似撞到电线杆,起火。 消防局被逮捕。 报告后,他们立即去灭火。 当时,两名受伤的林姓男子已经逃走,立即被送往医院救治。 目前没有危及生命的情况。 事故具体原因警方正在调查和澄清中。?为什么总是特斯拉?
如果只是普通品牌的汽车,这次事故不会引起那么多关注,但它是特斯拉。
林志颖是特斯拉车主。 事故中的Model X售价超过80万元,是特斯拉量产车中的高端车型。 今年上半年,全球仅交付了 3 万辆 Model X 和 Model S,而更便宜的 Model 3 和 Model Y 已经在中国量产销售了 53 万辆。
林志颖对特斯拉非常认可。
他在去年接受媒体访时表示,Model 3 颠覆了他对有轨电车的概念和想法。 开完车后,他发现Model 3不会输给跑车,尤其是电控能力让他吃惊。 他还改装了一辆Model 3性能版,把车开出赛道,直言“电车也可以很热”。
曝底盘等缺陷,特斯拉仍受市场追捧
在去年 1 月 19 日发生自燃事故后,特斯拉针对事故调查的初步报告指出,Model 3 自燃爆炸的原因是车底发生碰撞,导致电池短路。 包和自燃。
据了解,对于电动汽车来说,首先普通的接地凸点不能突破护板,接触到车底高压线、电池等关键部位。 其次,电池组外壳的设计要求包括能够承受一定的机械冲击,防护等级IP67的设计要求并提供碰撞保护,以及防腐性能、绝缘处理等。
此前有消息称,特斯拉拥有热失控保护专利,用于切断失控电池,抑制非失控电池的温升。 因此,对于此次Model 3自燃事故的起因,有人提出要么是特斯拉对高压电池的保护措施不到位,要么是特斯拉底盘撞得太厉害。 但在地下车库行驶的过程中,能否承受易燃底盘碰撞力,仍存疑。
?停产卡脖子,成本上升
翻看特斯拉二季度成绩单,乍一看,我们会发现数据并不好——二季度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23亿美元,同比增长% ?,但一季度的数据是33亿美元;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为 169 亿美元,同比增长 41.6%,而第一季度为 188 亿美元。然而,这种下降是一个很好的解释。 ?4月,特斯拉上海工厂停工整整19天,产能卡住咳嗽。 但即便如此,23 亿美元的净利润和 169 亿美元的收入分别超过了华尔街普遍预期的 19 亿美元和 165 亿美元。 强于预期。
销量方面,马斯克在电话会议上表示,今年第二季度,特斯拉共交付了 25.47 万辆汽车,同比增长 27%,这要归功于特斯拉 6 月份创纪录的月度产量。
由于营收=销量*价格,41.6%的营业收入增长超过了27%的销量增长,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推动特斯拉二季度营收增长的因素主要是平均单价(ASP)的提升。
特斯拉增长的基本面
特斯拉正在走向全球,在上海和德国柏林开设新工厂,以更接近其客户群。 你可能认为这些措施会进一步扩大特斯拉的市场份额。 但数据显示,从 2020 年到 2021 年,特斯拉的全球市场份额实际上已经从 17% 下降到了 14%。
竞争越来越激烈,特斯拉剩余的 14% 的市场份额可能会进一步流失。 因为本田、宝马、福特、通用、现代、捷豹、起亚、马自达、梅赛德斯、三菱、日产、Stellantis N.V、斯巴鲁、丰田、大众和沃尔沃等汽车制造商都在增加他们的电动汽车阵容,而且有很多 强大而稳固的品牌,并与比亚迪(01211)等电动汽车巨头合作。 最重要的是,他们制造的电动汽车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更便宜。
?全车生态是“完胜”的核心
在中国市场,特斯拉是时候感受到压力了。 “从整体产业布局来看,国内已经出现了一些造车新势力,实现了对特斯拉的‘赶超’。” 小宇分析了冉财经,“车企的竞争不能只靠销量和车型,供应链和生产生态的布局才是长期竞争力的核心。”柴代轩还表示,以比亚迪为例,它和特斯拉一样,向上游扩张,建立了自己的三电研发体系; 同时,也在向下游布局,用直销模式绕过传统经销商,聚焦核心零部件。 构建一体化供应链。
柴代轩进一步指出,目前特斯拉拥有汽车、能源生产和存储业务。 相比较而言,比亚迪“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新能源领域,比亚迪拥有太阳能、储能等产业链; 在电子领域,比亚迪自主研发的智能汽车系统。
“尤其是在对新能源汽车非常重要的三电场自研方面,比亚迪凭借先发优势已经超越特斯拉。”
柴代轩表示,比亚迪是深耕电动汽车技术多年的行业资深人士。 在电动汽车“电池”、“电机”、“电控”三大环节,几乎都实现了自研,动力电池装机市场份额也持续显着提升。 相比之下,特斯拉的“电池”、“电机”、“电控”仍然依赖外部购。
资深汽车分析师林涛也表示,国产车全面“赶超”特斯拉是大概率,唯一的问题是时间。动力电池龙头深陷自燃泥潭:连续起火20起,14万台电动车被召回
车东西
作者?|?Juice
编辑?|?晓寒
全球实力最强的动力电池企业之一——韩国的LG化学,正深陷自燃泥潭。
从2018年开始,现代、通用、保时捷三家车企总计有20台搭载LG化学动力电池的电动车出现了自燃事故,其中有一台?现代Kona纯电车在加拿大还直接将车库的屋顶炸飞,引起了用户和媒体的广泛关切。
频发的自燃事故让车企如坐针毡,现代和通用分别宣布召回数万台Kona和Bolt纯电动汽车,并在召回声明中表示是LG化学提供的动力电池电芯存在质量问题。
作为动力电池双巨头之一的LG化学自然是一点也不愿意背上这个“黑锅”。
公司CEO?Hak?Cheol?Shin在接受路透社访时表示动力电池系统非常复杂,以此来暗示起火原因可能是车企或供应商的问题,进行“甩锅”。
不过用户与车企似乎并不买账。
200位Kona车主一气之下将现代汽车告上法庭,后者则通过与SK?Innovation加深合作来表达对LG化学的不满情绪。
随着松下逐渐掉队,眼下全球动力电池市场格局正处于从“中日韩三国杀”向着“宁德时代LG化学龙虎斗”转变的关键时期。前八个月里,宁德时代与LG化学两家就动力电池老大的位置展开了激烈争夺,冠军位置几经更迭。
而随着欧洲电动汽车市场的起飞,宁德时代也走出国门在此安营扎寨,还早早拿下了大众、奔驰、宝马的大批订单,直接威胁到LG化学核心市场的份额。
就在这么一个节骨眼上,搭载LG化学电池的多款车型却频繁曝出自燃事故,无疑给其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一、三家车企共20台车自燃?均搭载LG电?
按照原来的剧本,LG化学今年本来应该是风光无限,装机量力压宁德时代和松下,一举问鼎。
谁曾想,在2020年即将结束的时候,LG化学却被“火”烧了身子。这一切都源于搭载了LG化学动力电池的现代Kona?EV着火。
用LG化学的动力电池车型自燃情况
今年11月17日,韩媒报道称,一辆Kona?EV在韩国南阳州起火,当时车辆处在完全静止的状态,却突然起火并完全焚毁。
这并不是这款车首起自燃的案例,韩国媒体统计发现,这款车的起火频率似乎有一点偏高,算上11月17日这起,现代Kona?EV在2018年推出之后已经起火了14起。
这14起自燃事故中有12起都发生在韩国本土,另外两起则发生在海外。其中有一起是发生在加拿大蒙特利尔,车辆直接将车库震塌并且炸飞了车库大门;另一起海外事故则是发生在奥地利。
Kona?EV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炸飞车库大门
这也说明了这一批存在问题的车型已经遍布了全球多个城市,为了最低限度的降低起火对品牌的影响。现代汽车宣布在韩国、北美、欧洲、中国和其他市场召回7.7万辆Kona?EV汽车,其中韩国本土召回2.56万辆。
不过,受到LG化学电池影响的车企却并非只有现代一家。近日,外媒报道通用汽车将会自愿召回6.87万辆Bolt?EV,涉及2017年至2019年间生产的车型,电池是由韩国LG?Chem公司在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间于Ochang工厂生产。
通用的召回声明
通用召回的原因是NHTSA(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在调查了7万余辆Bolt?EV之后,发现了5起车辆自燃的事故,这五辆车均是在未充电静置状态下起火的,甚至还导致有乘客吸入有毒浓烟而受伤。
在宣布召回的同时通用还发布了一份声明,通用汽车Bolt?EV总工程师Jesse?Ortega认为起火的原因可能与电池有关,提醒用户不要把车辆的电量充满。
除了这两家车企,保时捷也受到过LG化学动力电池的影响,今年2月16日,一辆保时捷Taycan纯电动车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处住宅内起火燃烧并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一辆保时捷Taycan完全损毁,车库也严重损毁,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大火扑灭后的保时捷Taycan残骸
保时捷Taycan车型的电池组供应商为LG化学,由LG化学在波兰弗罗茨瓦夫的工厂供应。
从这些不难看出,近几年搭载了LG化学动力电池的车型自燃案例至少已经有20起了,并且还会发生爆炸这样严重的后果,通用和现代两家跨国车企都选择大规模召回有自燃风险的车辆。
频频发生自燃现象,对于车企和电池企业来说都不是个好消息,长此以往,公司的品牌将会彻底蒙上一层阴影。
二、LG与车企互相甩锅?现代或更器重SKI
无论是现代的召回还是通用的召回,都将矛头指向了LG化学。
通用的召回声明中,通用汽车Bolt?EV总工程师Jesse?Ortega直接表示可能与LG化学提供的电池有关,建议用户将电池的充电水平设为90%,以免过充导致事故发生。如果车辆无法进行这些设置的更改,通用方面建议用户暂时不要将车放进车库中。
召回后,通用将会对车辆的软件进行更新,通过更新把充电限制在90%以下,同时通用方面将会继续调查起火的原因,找出永久性的解决方案,预计将会在明年内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雪佛兰Bolt?EV
现代汽车也认为,这些起火事故的发生与锂离子电池的短路有关,他们怀疑车辆所用的高压电池生产存在缺陷,部分韩国媒体和韩国国土交通部也推测认为可能与电池有关。
现代Kona?EV所用的动力电池来自于HLGreenPower,是现代莫比斯和LG化学合资的公司,其中LG化学负责提供电芯,而电池组的组装则是由合资公司完成。
召回之后,现代对车辆的BMS系统进行更新,通过这种方式来解决起火的问题。
但用户并不认可这个方式,目前已经有200名车主向现代汽车提起了集体诉讼,要求现代汽车赔偿他们电动汽车价值损失和其他的经济损失。韩媒报道显示,一位律师称这些车主最初要求现代汽车为每位车主赔偿800万韩元(合人民币4.7万元),随着审判的进行,赔偿金额可能还会增加。
现代Kona?EV
韩国媒体报道称,分析师认为,如果现代和LG化学要更换所有受到影响的电池,可能要面临达5.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5亿元)的成本支出。
在这种情况下,LG化学却坚持认为电池起火跟他们的关系并不大。
该公司表示,在发生了起火事故之后,LG化学与现代一起进行了事故重演实验,实验结果并未出现起火现象,因此还不能简单的将起火事故归咎为电池缺陷。
LG化学动力电池工厂
LG化学首席执行官Hak?Cheol?Shin在接受路透社访的时候还表示,电池系统非常复杂,暗示起火的原因可能是由现代供应商提供的其他部件造成的。
由于互相甩锅,彼此都不愿意承认和自己有关,双方的关系也正在变差,20年的合作关系可能会破裂。
韩国科技通讯社The?Elec报道称SK?Innovation将可能成为现代汽车的首选电池供应商。从具体动作上来看,9月份,现代和SK?Innovation已经宣布将合作开发一个电动汽车电池生态系统,涉及电池的回收再利用,并优化电池供应链。
SK?Innovation电芯
该媒体还报道称,目前SK?Innovation已经在现代的供应链中扮演了重要的位置,2020年7月之前销售的41600辆Kona?EV中,已经有30%安装了SK?Innovation的电池。
随着的不断发酵,现代和LG化学的合作关系可能会走向破裂,这对于LG化学的继续发展会存在一定的影响。
三、生产事故频发对手猛追?LG还有更多烦心事
随着欧洲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LG化学也随之拿到了更多的市场份额,今年本该是LG化学快速发展的一年,但眼下,LG化学不但面临着自燃的困境,还面临着更多的烦心事。
首先是工厂事故频发。
今年5月7日,LG化学在印度难度维泽格的一间聚合物工厂厂房发生化学气体泄露的事故,导致至少12人死亡,包括2名年长者和1名8岁女孩。此外,还有超5000人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另有1000余人负伤被送往医院,其中有70人意识不清,处于昏迷状态。
就在这起事故发生了12天后,韩国忠清南道瑞山市的LG化学的催化中心就发生了爆炸失火的事情,造成了1人死亡2人受伤的结果。但这并不是LG化学的工厂首次发生着火事故,早在2016年,LG化学南京工厂就曾发生锂电池生产设备着火的事故,所幸当时并未发生人员伤亡。
LG化学催化中心事故现场
但连续的事故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LG化学的品牌。
其次,LG化学的产能不足也拖慢了多个车企的生产进度。今年2月份,捷豹宣布将I-PACE车型停产一周,停产的原因则是LG化学动力电池短缺。
捷豹I-PACE
而受到LG化学产能影响的车企还不止捷豹一家,奥迪和奔驰也因为LG化学的电池供应问题削减了e-teon和EQC的生产目标。
最后,宁德时代的疯狂猛追也是LG化学不得不考虑的一件事。
今年第一季度,SNE?Research数据显示,LG化学以27.1%的市场份额击败了实力强劲的松下和宁德时代,装机量也激增120%达到了5.5GWh,成为了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动力电池企业。三个月后,SNE?Research半年数据显示,LG化学以24.6%的市场占有率再次稳坐全球第一的位置,装机量也从5.7GWh增长到了10.5GWh。
在连续两个季度对宁德时代完成了超越之后,LG化学几乎已经稳坐全球动力电池老大的位置,但就在这时候,宁德时代又赶了上来。
SNE?Research近期公布了八月份的动力电池装机量数据,宁德时代2.8GWh的装机量占据了全球市场总额的25.9%,时隔八月重回第一。LG化学八月的装机量为2.4GWh,占全球装机量的22.2%。
今年前8个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三的企业
而且随着国内受到疫情的影响逐渐减小,宁德时代在后面几个月可能还会持续对LG化学完成反超,到今年结束,宁德时代可能会再次问鼎全球第一。
不但如此,宁德时代还在LG化学的大本营欧洲安营扎寨,大众、宝马、奔驰等LG化学的老客户都向宁德时代抛出了订单,宁德时代正在触动LG化学的核心市场。
从这些信息来看,LG化学目前正在面临内忧外患,不断爆发的质量问题和宁德时代的不断追赶都让LG化学格外烦心。
四、行业格局处于转型期?LG将何去何从?
那么,LG化学是否已经到了危急时刻?答案是否定的,至少从目前的市场格局来看,LG化学在未来5到10年内还能稳居全球前二的地位。
过去五年,宁德时代和LG的装机量一路增长。宁德时代2017年超过松下成为全球第一名,今年前8个月LG的也完成了对松下的反超,再次改写行业格局。
近五年松下的市场地位一路下滑,宁德时代、LG化学呈上升趋势
而松下的颓势还在进一步加大,松下仅和特斯拉、丰田、福特等车企建立了合作,但是松下的产能连特斯拉都难以满足(马斯克曾吐槽松下的产能限制了特斯拉的发展),这也意味着松下很难为更多的用户提供服务。
宁德时代已经和上汽、东风、北汽、吉利、广汽、蔚来、小鹏等国内厂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国内基本已经占据了50%左右的市场,地位几乎不可撼动,并且还逐步拿下了宝马、大众和沃尔沃的订单;LG化学则在中韩欧美市场上全部都有合作伙伴。
为了更好的为客户供货,LG化学和宁德时代的规划产能都超过了100GWh,优势非常明显。从这点上来看,LG化学仍然是头部玩家之一。
而且LG化学还在今年12月份分拆动力电池业务,此前LG化学内部还有化工等方面的产线。在分拆之后,意味着新公司可以更加专注地聚焦于动力电池业务,避免了大公司小部门的情况出现,能够促进动力电池业务进一步发展。
LG化学动力电?
新公司也可以在动力电池开发上投入更多的研发经历,这对于提升产品质量和革新电池技术都有很大的帮助,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自燃等事故的发生。
LG化学方面对于电池业务的前景也非常看好,预计新公司今年的预期销售额约为?13?万亿韩元(约770亿元人民币),作为对比,宁德时代2019年的年销售额为458亿元。根据此前的公告显示,LG化学预计电池业务销售额到2024年将达到30万亿韩元(约1770亿元人民币)。
总的来看,目前LG化学确实遭遇了一系列的烦心事,但已经形成的市场格局短时间内并不会发生变化,未来动力电池市场仍将是宁德时代和LG化学双雄争霸的局面。
结语:安全问题为电池企业的命脉
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中最重要的零部件,但技术上存在壁垒,长期以来车企都是选择从电池企业直接购买电芯或者电池组来使用,这也催生了几个强力的动力电池企业,如宁德时代和LG化学。
由于动力电池为车辆提供动力,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热或者受到损伤从而导致出现安全事故,车辆自燃和爆炸的情况时有发生。
宁德时代和LG化学都因为车辆自燃而承担了一定的舆论压力,这也给电池企业敲了一记警钟,在追求能量密度和扩张的路上更要注意电池的安全问题,做出又好又安全的电池才是重中之重。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买特斯拉好多单位不让停咋办
买特斯拉好多单位不让停解决办法:附近的酒店一般都会有地下停车场的,交费后把车停在里面。
好多单位不让停可能是怕特斯拉故障着火。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安全尚无法做到万无一失,其中最大的隐患来自动力电池。或者是直接把特斯拉卖了换一台其他的车,另一种方法就是把特斯拉停在单位附近的停车场,不过取这一方法的话日常的停车费用会有所增加。
由于特斯拉车型的辨识度都比较高,所以也就不要想着可以通过换车标的方式进入单位了。如果单位离住处不远的话,其实也可以直接不开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单位上班,又或者是让家人开车接送。
特斯拉停放有效省电方法:
1、关闭哨兵。
2、关闭第三方App。
3、下车前长按空调,图标变灰色。
4、不是必要情况下,不要打开特斯拉App。
注:很多车友喜欢下载第三方App,这样会导致车一直处于被唤醒状态,因为第三方App的所有资讯都是通过不断叫醒车来获得信息。
特斯拉式降价,什么时候是个头?
2020年5月1日劳动节之际,特斯拉“悄悄”地降价了,国产Model?3标准续航版的指导价下调到29.18万元,全额享受补贴后的价格为27.155万元。
5个月后的国庆中秋长,特斯拉又一次“如约”降价。国产Model?3再次调价,从10月1日起,特斯拉Model?3标准续航升级版补贴后售24.99万元起,相比之前又降了2.165万元,也第一次杀进了25万元以内。
一时间又是“新人笑、旧人哭”,对于想买这款车的消费者而言,降价当然是意外的惊喜。但问题是,对于已经买了Model?3,尤其是刚提车的车主来说,感觉像是亏了“几个亿”。甚至很多车主认为自己被特斯拉“割了韭菜”,指责特斯拉故意隐瞒降价信息,坑害消费者。
那么,作为大宗商品的特斯拉Model?3,它的降价逻辑到底是什么呢?
降价背后的“秘密”
在马斯克的规划中,Model?3这款车就是用来“割韭菜”的。
特斯拉前期推出Roadster以及Model?S/X这两款售价昂贵的高档纯电动车,主要目标用户就是针对全球科技精英和富豪群体。在成功树立起高端智能纯电动车品牌形象之后,亲民版的Model?3就肩负起了打开大众化市场的重任,让其成为一款普及型的纯电动车。
而走向普及的唯一路径,就是不断降低售价,让更多的人买得起。一年的时间里完成建厂、投产、交付的车企,也就只有特斯拉一家能干得出来。而国内的人工、运营和零部件成本都远低于美国,这就为Model?3预留了极大的降价空间。
凭借着激进的价格策略,Model?3的销售势头强劲,在国内的月销量也连续数月过万台。虽然特斯拉已经通过Model?S/X这种高端车型建立起强大的品牌魅力,但相比其可以迅速扩大在中国纯电动车市场占有率的“诱惑”来说,背一时“割韭菜”的罪名实在算不了什么。
可见特斯拉深知“速度”对于中国汽车市场来说是胜于一切的,毕竟当年在奥迪A6成为“官车”之际,宝马5系、奔驰E级的国产化影子都还没见到。但老话说得好,欲速则不达,国产Model?3的品控、安全也成为了大家吐槽最多的地方。中国制造Model?3仓促交付后曝出的各种质量问题,便是特斯拉盲目追求“速度”的后果。
特斯拉说明
就在近日,特斯拉官方宣布,从2020年10月16日起,取消“7天1000英里无理由退车”的服务,不仅在中国,包括北美也一同取消了这项政策。和之前质保缩短一样,这个措施唯一的意义就是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对特斯拉这种品质口碑不好的品牌来说,意义还会更大一些。
为了能在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抢占先机,让纯电动车更早地替代传统动力汽车,特斯拉的“弯道超车”可以理解,但其似乎在这场没有太多游戏规则的比赛中,展现得过于“鲁莽”了!究其原因,就是中国本土出现了足够让特斯拉忌惮的竞争对手,以至于不得不让特斯拉冒着“坐滑梯式”的降价风险。如果不主动选择降价,那么特斯拉很可能在后续的竞争中错失扩大市场份额的最佳时机。
所以,特斯拉火急火燎地推出降价等一系列政策,是感受到了来自中国本土品牌的压力。
看到了危机?
我们都知道,自2015年以来,国内就出现了很多造车新势力,这些车企都是致力于打造智能化新能源汽车,旗下产品的售价大多也在20万元以上。
在4月份国家颁布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之时,理想汽车CEO李想就曾在微博上表示,国内新能源车企将面临灭顶之灾,因为降价后的Model?3瓜分了同价位燃油车市场以及高端纯电动车市场的份额。不吹不黑,尽管特斯拉是一家非常有进攻性的公司,但中国的汽车企业也并非一碰就碎。
另一边的传统车厂,同样不甘示弱。以比亚迪为首的自主新能源汽车品牌,同样拿出了不俗的产品,开始接受市场检验,例如目前受关注度最高的比亚迪汉EV。
我们就拿10月1日降价前的Model?3和汉EV简单做一个对比,同样售价都是27万元的车型,Model?3无论是续航还是自己引以为傲的加速性能,相比汉EV均劣势明显,如果不降价,想必特斯拉的大量订单将会流失。
这并不是凭空想象,据相关数据显示,比亚迪汉从今年4月开始收集顾客订单,7月中正式上市。而在今年5月,也就是在特斯拉Model?3“五一劳动节”官方降价后不久,比亚迪官方公布的汉车型订单数已达到1.5万个,到7月正式上市前,比亚迪官方透露的订单数量已经积累到3万个。
比亚迪汉
我相信,这个数据特斯拉中国也一定能看到。这么说吧,比亚迪汉EV上市后市场反映有多火爆,就能说明特斯拉面临的威胁有多大。如果特斯拉此时不祭出降价大旗,大胆猜测,比亚迪汉EV年底销量超过特斯拉Model?3应该问题不大。
特斯拉无法忽视的电池技术进步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这次Model?3降价的同时有一个技术变化:入门版的标准续航Model?3首次用了宁德时代的LFP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由以前三元锂电的145Wh/kg降至125Wh/kg。特斯拉推出用磷酸铁锂电池的Model?3,再次体现了它对于比亚迪汉EV的忌惮。
为什么这么说?
要知道,比亚迪汉EV用的刀片电池就是磷酸铁锂电池,在稳定性和安全性上都优于此前特斯拉Model?3用的三元锂电池组。在比亚迪的宣传中,刀片电池的优势直指三元锂电池的安全痛点。
而电池自燃事故,又是特斯拉在全球摆脱不掉的阴影。根据特斯拉官方的报告,2012-2019年,特斯拉车型平均每2.8亿公里的里程就会发生一次着火事故。而我国新能源汽车每行驶4.47亿公里,才会发生一起着火事故,特斯拉起火概率比国产新能源汽车要高得多。
那么用磷酸铁锂电池,降价到24.99万元的Model?3就能和汉EV竞争了吗?我们再拿Model?3和汉EV做一个简单的对比。
按照Model?3降价后的售价来看,竞争对手变成了比亚迪汉EV的两驱车型。但通过上面的对比表格不难发现,Model?3除了加速比汉EV快之外,其他方面例如续航能力、空间、价格仍不及汉EV超长续航版豪华型,依旧是比不过。
所以,面对诸如比亚迪等自主品牌在电池等方面的技术进步,中国品牌纯电动车产品竞争力也在日渐增强,与特斯拉存在技术差距,也在逐渐被缩小。正因如此,在可预见的未来,这种“特斯拉式降价”也许还会再度上演。
写在最后
特斯拉这个企业从一出生就一直行走在风口浪尖上,这个从美国硅谷走出来的企业很难用我们常见的,或者说更熟悉的汽车企业的思维来看待或者评判。特斯拉其实更像是一家出售会跑、能坐人、能开,有四个轮子的电子产品的企业,而不是一家汽车企业。这种跨越收入天堑而达到全国流行的高端商品,好像除了苹果就是特斯拉了。
另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特斯拉的到来也让更多人把目光投向了新能源汽车,间接地使新能源汽车市场这一蛋糕被做大,同时也会带动国内其它新能源车企的发展。没什么好说的,买特斯拉永远是“等等党”胜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