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为小米汽车而战演讲_雷军为小米汽车而战
1.e汽车为啥“看衰”小米造车?
2.雷军造车,投入百亿赌上所有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
3.八年前就种下了造车的,52岁的雷军还要为小米再最后拼一次
e汽车为啥“看衰”小米造车?
“我们有钱,亏得起”。
“造车将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的重大创业项目,我愿意压上所有的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
从2021年3月官宣造车至今的700多个日夜,雷军一直在用实际行动,为押上“人生全部的声誉”的最后一次创业而战斗,甚至从去年开始就相继卸任了多项职务,并在今年卸任了小米集团总裁一职,由卢伟冰继任。
然而,近两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激战正酣,可谓群雄逐鹿,可以说原本的新能源蓝海如今已成红海。反观,小米汽车却依然活在“谣言”与谍照中,仍然还没有实质性成果。
近段时间,小米汽车又因为营销负责人周钘的匆忙离职,再次站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行至中场的小米造车阻力接二连三袭来:除了此次周钘的离开,此前外部一度传出“小米造车将被叫停”,后被官方辟谣,不久前还发生了内部资料泄密。
这究竟是好事多磨?还是冥冥中暗示的劝阻?总之,关于小米造车的舆论,已经从一开始的欢呼声变成质疑声四起,目前有部分人表现出“看衰”的心态,认为小米在造车战场上没多大胜算。
1、
公开资料显示,周钘于2011年加入上汽通用五菱,此后一路升迁。2018年周钘的公开身份为上汽通用五菱销售公司的营销中心总监,2020年升任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品牌与市场总监,此后又被升任为上汽通用五菱销售公司副总经理。
周钘于2022年8月正式加入小米汽车,担任小米汽车营销方面负责人,直接向小米董事长兼CEO雷军汇报。
这样一个重要人物干了加盟仅7个月,便选择离开,这其中原因不免让人好奇。
在今年1月初,周钘还在朋友圈招聘,并在跨年夜细细回味了过去,“每一段难忘的经历,每一段成长的时光,背后都是和一群真诚热爱的兄弟姐妹打过来的!”这看起来似乎要大干一场的样子。而就在短短两个月之后,周钘就突然离开了小米汽车,这确实令人感到错愕。
据小米内部员工透露,出身传统车企的周钘并不适应小米这样的互联网企业环境,与团队磨合存在问题。
虽然这个离职的原因并未得到官方证实,但这还是透露出一个信号——在传统汽车营销人眼里,小米的营销思路和商业模式可能与传统汽车制造商不太一样,而这些不同势必会造成分歧,目标不统一。
有没有这层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考虑到首款车型将在2024年上半年量产,营销和造势肯定少不了。所以,在营销负责人离职之际,小米汽车也在加快相关人才招聘的步伐,为新车发布做足准备。
据小米内推网站显示,小米目前正在招聘汽车市场策略总监、汽车新媒体营销总监、汽车公关总监等职务。根据职位描述,汽车市场策略总监需要负责挖掘梳理品牌、产品的传播逻辑与卖点,制定符合小米汽车的市场策略;汽车公关总监需要负责制定完整的小米汽车公关传播策略。
另外在第三方招聘软件上,小米汽车也发布了公关/品牌专家、关系专家、市场策略经理、展厅讲解员等大量跟营销公关相关的职位。在薪资方面,公关/品牌专家的月薪是4-7万元,市场策略经理月薪是2-3.5万、15薪,事务总监月薪是2.5-4.5万、15薪。
距离量产时间还有一年的时间,小米大量招聘营销公关人才,搭建市场销售、品牌传播体系,为小米汽车蓄势。而恰恰在这个关键的时候,负责人入职仅7个月便离职,这不仅仅对小米汽车的人事组织是一大考验,也或多或少给小米造车又蒙上了一层神秘阴影。
2、
除了营销层面关键人物离职之外,外界对于小米造车真正的担忧还在于,它的定位。
此前,雷军发起的一场关乎“你希望小米汽车第一辆车大约是什么价钱?”的投票。
结果,有近七成的人希望价格不要超过15万元,仅有不到一成的人选择了30万元以上。这一结果非常符合小米手机高性价比的定位。
但这些“米粉们”可能要失望了,结合曝光的试验车谍照以及相关消息显示,小米首款车型MS11预计将会搭载固态Lidar技术,车顶配备一个远距离高线束主Lidar,左右翼子板以及车尾两侧斜面分布了4个短距离固态Lidar,加起来就是一套5 Lidar的强势组合。
再加上MS11还有可能用800V高压平台、260kW的电桥、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高通下一代智能座舱芯片和英伟达Orin X芯片。
用这样一套豪华的硬件阵容,好处是可以尽可能地缩短小米与其它新势力的距离,坏处也显而易见,小米汽车可能会高于习惯了追求极致性价比的“米粉”的期待值。
试想一下,特斯拉Model 3不过才23万元起,小米汽车将价格定到26万,到底如何选,怎么选?恐怕每个人心中都有了答案。所以,自称拥有的5.64亿月活用户,又有多少能成为小米汽车的购买主力军呢?
而目前的外部环境已经变得更加恶劣,马斯克举起的价格屠刀令业界恐慌,除了小鹏、问界、蔚来等新势力跟进之外,就连比亚迪这种传统车企“大鳄”也开始挥舞价格屠刀,这也让原本就已经趋于饱和的新能源市场更加残酷。
而更关键的是,目前的新能源车市场销量增长已经开始放缓,预计增幅从去年的96.3%陡降至30%上下。
这也意味着,接下来,新能源市场或许还将迎来新一轮或者多轮价格战的冲击。
在竞争对手的强大压力和市场的增幅急剧放缓双重冲击下,“15~20年世界前五”,“我们有钱,亏得起”的豪言壮语,现在来看多多少少有些天真无邪。
此外,更紧急的问题则是:时不我待,当小米这边还在迟疑如何定位的时候,特斯拉却在加紧收割。3月1日,特斯拉“宏图”的第三篇章将正式发布。“秘密宏图”被视为特斯拉的一种长期规划,外界猜测,在其中会包括廉价新车型的信息。
“2023年到2025年是极为残酷的淘汰赛,不需要那么多公司”,理想汽车创始人、CEO李想不久前表示。
而2024年才姗姗来迟的小米汽车,虽然还没上牌桌,但已经感受到了新能源市场见红的残酷现实。
所以,小米汽车准备好了吗?时间真的不多了。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e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雷军造车,投入百亿赌上所有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
文 | 南方
编辑 | 美龄
最近这段时间,关于造车的话题真的层出不穷。
首先是小米,一直否认造车的小米还是没有逃过“真香”定律,雷军高调宣布造车,并揭秘定位中高端的小米首款 汽车 将在3年内推出;据悉滴滴也已经开始启动造车项目,负责人是滴滴副总裁、小桔车服总经理杨峻;就在前两天,华为与北汽、长安、广汽等厂商以“Huawei Inside”的方式合作的首款Huawei Inside(HI)智能纯电轿车ARCFOX极狐阿尔法S正式发布,华为“造车”顺利迈出第一步。
而几天前,雷军与造车新势力、互联网大佬聚会的照片也一度引发轰动,与他一起合影的是小鹏 汽车 创始人何小鹏、蔚来创始人李斌、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理想 汽车 创始人李想。正因如此,“雷军成立造车者联盟对抗燃油车”的言论在网上流传开来。
其实这只是华夏同学会的例行聚会,今年恰巧是雷军做东,而且时间点选在了小米官宣造车之后。这次同学会的参与者还有红杉资本沈南鹏、美团创始人王兴、滴滴创始人程维、万向集团总裁鲁伟鼎,以及地平线创始人余凯等等一众投资圈和互联网圈的大佬。显然,此次“同学会”的举办,让众多企业家对未来新能源 汽车 内容展开探讨,这不仅将为国内新能源车企在未来发展上形成共赢,也将为小米集团进军造车领域提供更多意见。
雷军宣布小米进军智能电动 汽车 时说的话,颇为壮烈,“这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愿意押上人生全部的声誉,亲自带队,为小米 汽车 而战。”在新能源车的第二波战事中,智能电动 汽车 企业整合,抱团取暖的确十分务实且必要。
官宣造车简单,但真正要造一台车其实并不简单。造车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面对这个难度几何级上升的红海领域,不可控因素实在太多。李书福当年回应造车时曾经说过, 汽车 就是“四个轮子加上两个沙发”。而智能车大行其道的新赛道上, 汽车 似乎要变成“一部手机加上四个轮子”了。
2014年,雷军作为法人的顺为资本以创始投资人的身份参与到了蔚来 汽车 的创办,同年成立的小鹏 汽车 ,也获得了顺为资本的投资。中国新能源 汽车 的三家龙头企业,雷军一人就投了俩。紧随其后的2015年,小米开始申请各种 汽车 专利。
作为特斯拉最早一批车主、蔚来 汽车 和小鹏 汽车 的早期投资人,雷军坦言,过去几年,小米高管会上也讨论过几次 汽车 业务的话题,但那个时候,小米的主题是补课,首先要做的是把手机业务做好,先稳固手机的基本盘,所以主要是通过投资的方式,参与电动 汽车 产业的发展。
“讲实话,一开始,我心里是不愿意的。手机业务好不容易才重回世界第三,这一仗还没真正打完,做车会不会分心?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时代的大潮面前,我们将何去何从?”雷军回忆那段时间,表示自己白天会想到10个必须做的理由,到晚上冷静下来,又可以列出10个不能干的理由。
如今,新能源 汽车 产业处于风口之上,前有一众造车新势力慢慢煎熬即将出头,还有恒大来分一杯羹,百度、苹果等 科技 巨头的入局,更是为火热的新能源添了一把火。作为最早提出“风口”理论的雷军,终于还是决定下场了。
做这个决定之前,雷军经历了非常痛苦的抉择。他说,他想起当初创业时的处境,当时巨头林立,小米一无所有,但依旧能够成就今天的地位;而小米如今已经是世界五百强,有什么值得害怕的;所以,问题的根源在于小米是不是还有当年的勇气和决心。
雷军的决定将关乎小米未来十年的发展,过去的75天里,雷军每天都在思考,最后,在经过85场业内拜访沟通、与200多位 汽车 行业资深人士的深度交流,4次管理层内部讨论会,2次正式的董事会后,雷军决定小米正式进军智能电动 汽车 市场。
有千亿现金储备、有完善的智能生态的小米,已经不用考虑新能源 汽车 这个方向是否正确,它要考虑的是,造车这件事,到底能不能做好。小米集团在公告中表示,小米将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 汽车 业务,首期投资为100亿元,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
智能 汽车 对于小米来说,是必须要走的一步,也是小米的智能生态中必不可少环节。小米拥有全产业的生态布局,智能 汽车 能够将小米在手机、 汽车 、家居等智能生态链上的全部产品打通,不仅为小米智能家居硬件提供了向外延伸的空间,更是为以“小爱同学”为代表的语音交互等软件提供了全新的应用场景。
在未来智慧出行的场景中,小米以高品质的智能电动 汽车 构建的全新业务版图,能够带动全品类业务的提升,商业逻辑会形成一个真正的闭环,实现当初所期望的“万物互联”的愿景。雷军这一步棋,不可谓不高明。
广泛的用户群、丰富的生态链产品、庞大的数据积累,让小米在对用户的理解方面,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这也让雷军对进军造车业务的决心很足,而小米充足的资本也让他有底气撑得起那句“这个决定意味着我们要做好全力冲刺至少5-10年的准备”。因为雷军清楚,只有在技术上的长期积累,才能带来核心领域的突破创新,和产品上的集中输出。
但雷军接下来面临的挑战,依然是巨大的。相比智能手机,智能 汽车 产业要复杂的多,供应链也更长,这些都是小米缺乏的。而且造车作为重资产业务,势必会对小米的主业和营收带来较大的负担,一旦影响到主业,投资者是否愿意为此买单呢?
马斯克曾说过,做一个企业家就像吞玻璃和凝视着死亡深渊一样。虽然造车初级阶段可能遇到的难题对于有着丰富经验的雷军和雄厚资本的小米来说都并不是问题,但在 汽车 量产之后,还有包括产能效率、交付时间、安全问题等一系列曾让新能源车企折戟的难题等着他们。
就连雷军自己也在发布会上感慨,“每一次进入新的领域,过去的知识、经验、声望、荣誉,大部分都清零了,你能依靠的,只有一颗一往无前的心。”
毋庸置疑,这是一个属于智能 汽车 的时代。对于雷军而言,小米造车的目的和初心是,用高品质的智能电动 汽车 ,用全球用户享受无所不在的智能生活。眼看特斯拉负面消息愈演愈烈,大家对于国产智能电动车的期盼望眼欲穿,希望雷军和小米能够不负所托,毕竟更艰难的征程,其实才刚刚开始。
八年前就种下了造车的,52岁的雷军还要为小米再最后拼一次
在小米春季发布会的第二场,小米CEO雷军宣布:正式进军智能电动 汽车 领域,未来10年将为小米 汽车 而战。雷军在讲到自己的创业史和将要做 汽车 的时候,几度哽咽,作为一个听者也是很有感触,小米一路走过来不容易,小米决定造车也不容易。
其实,在手机圈早就有消息说到,华为和小米在未来很有可能造车,只是华为后来澄清说 华为不造车,只做智能 汽车 的技术和服务供应商,帮助企业造好车 ,甚至还直言到: 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另外寻找岗位。
但是, 对这个时间加了一个期限,有效期3年 。可能是迫于某种原因,只能先从 ICT技术增量部件切入,暂不涉及到整车制造。
而对于小自己造车,也是早有消息说到,如今已经正式宣布小米 汽车 立项, 注册资金100亿元,未来10年将投入100亿美元研发,并且是小米全资,拒绝第三方投资,由雷军亲自挂帅带领。
雷军创业过很多次,又投资了不少企业,都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在业界有着很高的声望。1969年的雷军,今年已经有52岁了,本可以功成身退,但他还想再创一次业。
雷军为了表示下决心造小米 汽车 ,说到:“ 我愿意押上我人生所有积累的战绩和声誉,为小米 汽车 而战,这也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 。”有一种壮士断腕的气魄,小米造车势在必行。
为什么小米要决定造车?到底是图的什么?
对于这两个问题,可以一起回答: 小米想要继续赚钱、继续发展下去,小米就一定要造车。
我们经常说到,年轻人的第一台手机、年轻人的第一台电视、年轻人的第一台空调等等,这都是对小米产品的一个定位,因为有着很高的性价比,备受很多年轻人的喜欢。因为小米在手机行业的进入,让更多人用上了更好的智能手机。
后来不断有这样的声音,小米什么时候做年轻人的第一辆车、第一套房。相比于房子来说, 汽车 容易得多,所以小米 汽车 在众多的呼唤声中来了。
小米造车,首先是 有着很高的用户基础,和比较完善的智能生态链,还有着一万多人的强大研发团队和1080亿现金储备的支撑 。这是小米的优势,
其次,由于手机行业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期,市场逐渐趋于饱和,很难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了。Statista统计数据显示,从2016年开始,市场的增速非常的慢,甚至还出现了下滑的情况。
这对小米来说,要么舍弃更多硬件利润来获取更大的市场,要么就等着被别人侵蚀,两者都对小米不利。而生态链又是围绕着小米手机展开的,手机的流量入口没有增加或者减少,都将会影响到小米的发展。 小米需要迫切地寻找另一个流量突破口,而这个突破口就是智能 汽车 。
小米在2016年的时候手机业务遭遇了滑铁卢,直到2018年回到全球出货量第四,并且在2020年,好不容易成为世界第三,却又急着宣布开始造车,因为不能再等了。
最后,就是智能 汽车 行业需要这么一个“颠覆者”,其他人没上,小米鼓足了勇气顶上去了。
据IHS Markit的《2020年中国智能网联市场发展趋势报告》显示, 去年全球的智能 汽车 渗透率仅为45%,到2025年将会提升到60% ,有空间且发展很快。而在国内,由于国家对新能源和智能 汽车 大力的扶持,有一个很好的发展环境, 国内市场的智能 汽车 到2025年将会达到75%。
在小米宣布造车之前,雷军在2013年拜访了马斯克的特斯拉,在八年前就种下了造车的,之后又投资了国内三家新势力品牌小鹏、蔚来、理想,且这三家现在也都发展得很不错。在2015年的时候,小米就在开始申请 汽车 专利了,到目前为止已经超过了300件,这样来看,其实小米早就在布局智能 汽车 了,现在只是时机比较成熟了就对外公布了。
未来,智能 汽车 将是一个重要的流量入口, 雷军欲借助这个“风口”再次起飞, 提前抢占市场份额,可能就像十年前的小米一样。
有的人对小米造车可能还持有怀疑态度,小米凭什么能造好车呢?
回想一下,小米当初进入智能手机行业的时候,面对的对手都是手机巨头,但通过十年的努力成为了世界500强,现在的小米有3万多名员工,综合实力比当年强太多。十年的小米手机经验,同样也能复制到 汽车 上。这次做 汽车 对小米来说,要拿出十年前的勇气、体力、决心和投入。
52岁的雷军还要再为小米最后拼一次。干 汽车 行业,是一个长期的投入,至少要个三五年才能见效,如果失败了怎么办,以小米现在的发展状况, 雷军也表示到:我们亏得起!
大家对小米造车持有什么样的态度呢?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