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换电模式时的价格_特斯拉换电模式
1.特斯拉Y充电模式怎么切换
2.电动汽车为什么不使用换电池模式?
3.30万以上取消补贴!给特斯拉的神助攻?
4.“完善新能源补贴通知”,30万的坎,是给特斯拉还是给自主品牌?
5.电动汽车换电模式再引热议,换电和充电究竟哪个更好?
特斯拉Y充电模式怎么切换
特斯拉Y充电模式的切换可通过特斯拉Y触摸屏上触碰切换。
特斯拉Y在一个公共充电站进行充电,需要将一个适配器连接到该充电站的充电连接器上,而常用于公共区域的适配器将随特斯拉Y一同提供。您可能需要使用充电设备上的控制装置启动和停止充电,具体取决于所使用的充电设备。
每辆特斯拉车型都会随车附赠一个家庭充电桩,安装后便可在家中充电,每小时充电续航里程最高约 80 公里,充满一次电约耗电68-80度(85kW车型)。
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充电方式:
1、慢充适用于车载充电机和家庭壁挂式充电桩,其电流和功率相对较小,一般充电时间需要6-8个小时。
2、快充含充电站和移动补电车两种形式,主要通过非车载充电机用大电流给电池直接充电,使电池在短时间内可充至80%左右的电量,一般1小时能充满电。
3、换电则用更换动力电池的方式给汽车电池充电,在动力电池电量耗尽时,用充满电的电池更换电量过低的电池组,将更换下来的电池送到换电站慢充充电。
4、无线充电是在不使用电线和电缆的情况下,通过嵌入在道路和停车位的无线充电源板自动连入电网进行充放电,这种充电方式使用方便安全,但暂时未大批量产使用。
电动汽车为什么不使用换电池模式?
电动 汽车 充电耗时长,是很多人拒绝纯电动车的理由之一。那么我们的电动车为什么不能推广换电池模式呢?其实在之前,就已经有部分车企提出换电模式的电动 汽车 ,但目前绝大多数的新能源 汽车 还是取充电模式。主要的原因就是换电池模式的普及难度太大了。
那么为什么换电池模式的普及难度大?要实现换电模式,首先就要做到电池规格统一,车型接口等其相关它方面统一。对于目前我们的新能源 汽车 市场这点显然就很难实现,现在的新能源车企众多,几乎在这些方面都是不相同的。况且我们还要解决换电站的管理,电池的运输,储备等等问题。
除此之外,换电池的成本目前来说太高了,消费者难以认可换电池这种模式。换电的模式相当于一台车要配多0.5-1套电池,这些成本怎么分摊。以及换电站的建设,这个成本就像手机基站建设那么大,就算是抛开钱的问题,建立这些设施的土地问题就很难解决,我国人口众多,土地本来就相对较少。
其实早在之前,特斯拉就已经提出过换电池模式,而且在特斯拉酷炫的展示中,换电池的时间只需要90秒,但是此后特斯拉好像放弃了该项技术,就没有下文了。蔚来 汽车 也曾提到过换电模式,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存在太多的问题了。
每个 汽车 厂商不同级别车型续航里程不尽相同,电池大小也有所区别,换电的难度也不小,消费者对于要更换的电池质量还是有所担心,万一新电池换成旧电池怎么处理,其中的问题难以解决。
基于这些换电模式难以普及的难度,换电模式看似高大上,但要实现的难道太大,要全面普及目前实现不了。但其实随着我们新能源 汽车 领域的研究不断扩大,我相信未来不管是充电模式也好还是换电模式也好,肯定会为我们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电动车未来。
30万以上取消补贴!给特斯拉的神助攻?
大家好,我是电动车公社的社长。
4月23日几个国家部委毫无预兆地甩出了一个补贴政策,一瞬间就引爆了车圈。
这几天正好在忙,好多网友后台留言催更,连夜赶出来这篇:
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发布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通知提出,新能源乘用车补贴前售价须在30万元以下(含30万元),为鼓励“换电”新型商业模式发展,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换电模式”车辆不受此规定。
简而言之,国家在30万元的价位上划了一个杠杠。在此之上的新能源车不再享受两万元补贴,但换电模式不在此例,可以继续享受补贴。
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是,这是针对特斯拉的精准打击。毕竟目前在售的主流车型中只有特斯拉和蔚来在30万元以上,而政策中针对换电模式放开的口子很明显在偏袒蔚来。
简而言之,国家好像在拉偏架。
不过这事并不是全无预兆。早在一个月前理想汽车CEO李想就发出微博表示特斯拉一定会降价到30万以内。
小鹏汽车CEO何小鹏也在微博上发出相似的预测。
所以在他们看来,特斯拉会大幅降价躲过降补这一刀,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事实上根据金融机构分析,特斯拉Model?3真实的成本应该在23万元左右,全面国产后还能大幅下降,届时价格下探至二十多万元的特斯拉确实非常、非常可怕。
万万没想到最激动的居然是李想。他把这个政策称之为“灭顶之灾”。
他的意思大概是,原本囿于老车主的感受,特斯拉的降价节奏会比较温和。这个政策一出会促使特斯拉直接进行大幅降价。
总之,在李想的解读中,这个政策不仅起不到遏制特斯拉的作用,反而帮了倒忙,会促使特斯拉杀入30万以内的价格区间,国产电动车品牌岌岌可危。只要降价,特斯拉在20-30万价格区间就是无敌的存在。
难道真的像李想所说,我们想放进来一条鲶鱼搅动新能源车这个市场,却不小心放进来一条鲨鱼?政策不仅没有起到限制的效果反而成了助攻?
01.特斯拉只有两个选择
关键信息藏在特斯拉与上海的对赌协议中。
如果把这个对赌协议和最新的政策联系起来看,就会发现这个政策对特斯拉其实并不是助攻,反而更像缰绳。
在这份对赌协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特斯拉每年要上交22.3亿元的税收,否则上海市有权收回特斯拉的厂区。注意,特斯拉要完成的是在商品流通环节中征收的税收,而非每年给上海市交22.3亿的钱。
所以完成税收目标的路径只有一个——达到相应的营业额与利润。
现在摆在特斯拉面前的选择有两个——
1.降价压缩自己的利润以提高销量,维持总利润不变,完成与上海市的对赌协议。
2.维持价格和利润率不变,但不享受补贴。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Model?3的价格还降不动——因为目前的国产化率在从30%逐步攀升的过程中,成本尚未明显降低,还不足以支持降价。
要完成对赌协议,特斯拉唯一的选择是加速国产化进程,尽快整合供应商。就在政策发出不久,一则消息印证了社长的判断:特斯拉车辆售价不降反升。标准续航版和长续航版分别上涨4500元和5500元。
不过特斯拉加速国产化仅仅是这个政策对市场的第一步影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更深远的影响会逐步显现。
毕竟在完成国产化后,特斯拉降价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02.后天上市的小鹏,很淡定
当新的政策出台之后,小鹏P7果然受到了高度关注。
毕竟27-37万的预售价非常尴尬地撞到了政策的枪口上,而这个价格会在Model?3在降价的大背景下成为明显的劣势。
不过没过多久,何小鹏就发了一条朋友圈,表示完全不慌,问题不大。
(来源:知乎)
这条朋友圈,给大家简单翻译一下:
1.?还好发布会前知道了政策,来得及调价,小场面。
2.?对P7没有影响(暗示价格会大幅变动)。
3.?30万这条线一划,不拼硬件,得拼软件和运营了,这我不虚。
4.?我知道特斯拉会降价,但是打不着我们,打的是合资和高端品牌,
这话确实有几分道理,当政策取消了30万以上车型的补贴后,市场将被明显地划分成豪华型与经济车阵营。
而在经济车型中,软件和运营做好了将会产生比单纯生产、销售硬件的模式更好的用户体验。
而且我们看P7早前公布的预售价27-37万,与国产版Model?3完全重合,想来小鹏是有备而来。
小鹏的工作人员在知乎上回答了相关问题,表示“一定给大家一个惊喜”。
但最值得玩味的其实是何小鹏说的第四条:Tesla在中国的毛利有30%,完全有能力适应新的变化,反而对部分合资和高端品牌的新EV产生更大的挑战。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重新了解一遍政策。在新发布的规定中,除了取消30万以上车型的补贴之外,还有一条很重要的规定——将补贴的前提条件从续航不低于200公里提高到了300公里。
这条规定将一些合资车型,比如大众旗下的朗逸纯电、宝来纯电、高尔夫纯电和奥迪旗下的Q2-Etron排除在外了。以上车型不仅是毫无诚意的油改电,而且续航非常悲惨(均在264-278km范围内)。
至于为什么这么多年国产骗补车被喷得狗血淋头,而没人喷这些合资或进口骗补车,咱不知道,咱也不敢问。
不仅是合资和进口的新EV,合资燃油车也不好受。3月特斯拉拿下豪华品牌销冠,切走了原先只属于BBA的蛋糕,而且还是最大的一块。
就拿3月份奔驰C级的销量来说,3月奔驰C级销量9421台,而去年同期是14789台。就算情况最好的宝马5系,也从去年的11174台下降到了9592台,降幅14.2%。
社长还记得去年8月那则震撼的新闻:特斯拉Model?3单一车型在北美17800台的销量超过宝马全系车型之和。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很有可能看到和美国相同的一幕:单是一台Model?3,就能单挑一家豪华品牌全系轿车的销量。如果BBA们还不转型新能源、断臂求生的话,毫无疑问地会步铃木和雷诺的后尘,再也无缘世界产销量第一的中国市场。
而普通品牌,也不能在旁边幸灾乐祸:
打头阵的BBA倒下之后,的对象,就该轮到他们了。
人们会发现,同样的价格,定位商务的迈腾帕萨特,不如高一个级别的比亚迪汉高端大气上档次;而定位家用的凯美瑞,也不如小鹏P7温馨舒适接地气。
更不用说,新能源车在智能化方面的天生优势了。不仅在OTA加持下拥有更新换代的能力,L2级自动驾驶也已经成为标配。
反观这个级别的燃油车,能同时拥有OTA和自动驾驶这两项功能的数字,是0。
燃油车的销量巅峰,终将停留在2018年,一去无返。
不过,这不禁让我们也为这个价位区间的自主品牌燃油车捏了一把汗。毕竟,自主品牌的品牌力和护城河还不如以上欧美日韩品牌。
而经过社长一番仔细的观察,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在20-30万这个价位区间,除了红旗H7,没有自主品牌轿车……
(这么说是很严谨的,虽然有一款领克03+突破了20万的大关,不过由于领克坚称自己是“合资品牌”,所以……)
03.放特斯拉降价会出现什么结果?
问题来了:如果放特斯拉降价会出现什么结果?
由于比亚迪汉、小鹏P7和蔚来ET7都尚未上市,领克又坚称自己是“合资品牌”,除了红旗H7,国内中高端轿车市场中的自主品牌还真是缺席的。
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企业就造不出品质符合要求的车,华晨代工宝马、北汽代工奔驰、吉利代工捷豹,可以说国内生产厂家生产实力不比世界上任何一个企业差。
问题的很大一部分不是技术,而是市场被占满了,不再有任何空隙能让一个新的燃油车品牌生存。中国如此,世界范围内也是如此。
所以只有新能源领域能够大胆地进入高端领域进行大胆地探索,于是比亚迪汉出现了、小鹏P7出现了、蔚来ET7出现了。
在他们上市之前,国家觉得自己有义务为这些有志于此的品牌打开一个生存空间。简而言之,“弯道超车”到了关键阶段。
我们可以从中汽协官方在知乎上的一个回答找到官方解答:
这里面的关键句子社长给大家摘录出来了。
“使用有限的财税资金尽可能多地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使用比例”、
“将税收资金反哺于民众、最大限度惠及全社会”、
“加快市场培育、提高市场普及度也是现阶段补贴的首要任务”
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一个强烈的信号:要快、再快一些!时不我待!
“30万”这个数字从现在看来也是经过反复考虑,意味深长。
所以放特斯拉降价的好处也很明显,既能用最快的速度转变国内消费者的观念,让他们适应满大街都是电动车的环境。同时可以让国内新能源产业链迅速做大做强。
比如这样:
(大意:包括特斯拉订单在内,三花智控的在售订单已经排至2024年,金额超过160亿元)
同时,这个政策的出台会加速特斯拉国产化的进程、也会促使特斯拉在完成国产化后进行降价。
而特斯拉降价后,受伤最深的的是大众、奥迪、宝马、奔驰、丰田这些传统品牌,同时也会促进国内新能源在这个价位上跟特斯拉展开竞争。
这个策略最妙的地方是还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拉一拉偏架(比如“换电模式除外”)。这使得国内企业能在市场与特斯拉正面竞争又不至于被一波打死。为未来自主品牌新能源车走向世界打下坚实的基础。
毕竟大众每年全世界1000万辆的销量,我们也想要啊……
至于那些在国内有国家给你拉偏架的情况下还打不赢的企业,趁早别出去丢人了。
特斯拉的鲶鱼效应,就在这一纸简单至极又沉重至极的文件中开始了。这一纸文件看似短短几句,凝聚的是无数新能源从业者的心血。
还有我们的百年强国梦。
我们一直在致力于做一家良心且客观公正的新能源汽车媒体,也在尽力写出对大家有用的新闻和评论内容,如果觉得我们的东西有点意思,记得关注我们~
前段时间,我们根据销量和热度榜
刚做了10款热门车的真实续航测试
当我们把这11款车的电全部跑光
结果让人大跌眼镜!
如今这10款车的
冬季续航和夏季续航
都已经出炉
涵盖北汽、广汽、比亚迪、特斯拉
蔚来、吉利、威马、小鹏
等8个品牌、10款车型
关注电动车公社
回复「续航」,就可以看到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完善新能源补贴通知”,30万的坎,是给特斯拉还是给自主品牌?
最近,关于新能源补贴延后的政策正式出炉,先是正式下发关于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延长两年政策。
众所周知,新能源车的补贴和免征购置税,依然是消费者购买新车的重要影响因素。
可是就在新政下发的第二天(4月23日),四部紧接着发布了《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其中原则上2020?-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30%。这与之前的新能源补贴退坡相似,并且也理应如此,逐渐将新能源车放回到市场竞争中。
不过在“通知”中的第三点提到“新能源乘用车补贴前售价须在30万元以下(含30万元),为鼓励“换电”新型商业模式发展,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换电模式”车辆不受此规定。”
(截图源自《通知》附件)
从目前来看,中国汽车品牌中大部分新能源车售价都在30万以下(蔚来汽车除外),而合资品牌和进口品牌的新能源车普遍售价在30万以上(特斯拉Model?3(补贴后)除外)。
首先看到30万这个点,正好限制了两家热门新能源品牌,一是蔚来汽车,其入门级车型蔚来ES6厂家指导价为35.8万元起(补贴后33.8万元起);二是特斯拉汽车,入门车型Model?3厂家指导价为32.38元起(补贴后29.91万元起)。
这个30万限制原本是将大热的蔚来汽车和特斯拉排除在外,但后面补充的“换电模式”除外就有很明显的针对性了,因为这两家中就是蔚来有“换电模式”。
表面上来看是保护自主新能源品牌,希望将补贴给到“自己人”身上。可实际上,这样的规定,可能将是压倒自主新能源的最后一根稻草。
可是就在今日,根据特斯拉显示,中国制造Model?3标准续航升级版和长续航版售价分别上涨4500元和5000元。目前Model?3标准续航升级版补贴后售价为30.355万元,长续航版为34.405万元。
(调整后特斯拉Model?3官方售价)
(调整前特斯拉Model?3官方售价)
那边补贴“封杀”,这边售价上调,感觉特斯拉丝毫不慌甚至有些想笑,毕竟割完这波韭菜,随时在7月份再降价到30万内继续领补贴,然后扩大市场份额可能只是信手拈来。
这波就有点搞心态的意思了,你不给我补贴?我涨价行了吧?反正现在还有补贴,等到7月正式实施的时候,我再降到30万以内,算上补贴,大家会感觉瞬间少了4、5万,谁还去花二十多万买其它纯电车?
昨天,理想汽车创始人(原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的微博也发表了对这件事的看法。
为什么这么说?补贴倾向都这么严重了,难道自主新能源车还有什么理由不加油吗?
错了,不是自己太弱,而是敌人太强。
在3月份,特斯拉Model?3累计销量10160辆,在新能源汽车中排名第一,而第二名仅有5000多台。
在所有轿车车型中销量排名第11位,可是前十中售价最高的也就是凯美瑞(顶配价格27.98万元)。
而将这个销量放在豪华品牌中,特斯拉Model?3还是第一,超过了BBA的34C,更不用说二线豪华品牌了。
也许更多人愿意相信这是受疫情影响,不少车企还在恢复期所导致的,但事实上这样的排名或许将一直持续。
上周,很多Model?3车主抱怨特斯拉没有提前告知他们有长续航版车型,仅多出4万元的售价,续航却高了223km。
想想,如果特斯来愿意让他们加4万元换购长续航版,这部分车主会作何选择?
也就是说,虽然在抱怨不满,但不论如何他们都还将是特斯拉的车主,并且接下来将有更多人选择Model?3(长续航版),或者说将选择特斯拉,因为今年底Model?Y就将国产。
那么针对这波补贴门槛儿,真的能通过价格导向,让国人选择自主品牌新能源车?
当然可能导向!但特斯拉的降价空间您了解过吗?
在今日上调售价前,特斯拉Model?3标准续航版补贴前售价为32.38万元,长续航版为36.655万元。
这是国产后降过一轮的价格,可这是在本土化率仅有30%的情况下达到的终端售价,根据特斯拉之前的,国产车型之后的零部件本土化率将达到70%~80%(今年7月),今年底将达到100%,这无疑表明特斯拉国产车型还有非常大的降价空间,指导价降到30万以内是非常有可能的。
而《通知》的正式执行时间是今年7月22日,也就是特斯拉中零部件本土化率70%~80%的达成时间,届时特斯拉将售价调整至30万以内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试想一下,特斯拉Model?3的指导价在7月份降低到30万以内,算上补贴也就是27、8万,已经逼近很多品牌的中高端新能源车型售价,相比之下,消费者会选择谁?
最终结果就是特斯拉依然能够享受补贴,并且由于被迫降价,进一步霸占30万以内的新能源市场及豪华品牌燃油车市场。而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即便享受到了补贴,但市场占有率将被进一步霸占,等到2022年补贴取消,将是怎样一番景色。
当然,对于可能“被迫”享受更低售价的特斯拉意向客户肯定是利好消息,只不过这对中国汽车品牌新能源车来说,或将真如李想所说是“灭顶之灾”。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电动汽车换电模式再引热议,换电和充电究竟哪个更好?
换电模式好。对于ES8来说,充电服务上,蔚来提供免费安装充电桩、3分钟快速换电、移动充电车三种模式,最终还是下定决心,用换电模式为主,否则无法给用户提供好的体验,中国消费者不可能每家都有充电桩。蔚来要用互联网的方式做,分散布局,联网化,蔚来自己负责运营,但投资会考虑联合合作伙伴一起。换电模式已经提出好多年,但因技术难度高、投入过大,不少企业都在换电模式上栽了跟头,特斯拉一开始也推广换电模式,但浅尝辄止。但蔚来的CEO这些解释,显然并不足以打消外界的疑问,需要用实实在在的产品、技术和服务来回答,来证明。而这,显然需要一定的时间。
一、优势。目前在我国,充电桩的最显著优势在于:补贴多。最直白的优势特性就是:可以插电。插电的好处在于,避免电池反复拆装,举例想想让你整天把手机电池抠出来再装回去再抠出来再装回去是不是也很烦躁……而且现在还有很多电动汽车可以家用220V交流电充电,如果持车人条件允许的话,直接从自己家拉个插线排出来也是可以的。方便省事。最酷(zhuang)炫(bi)的优势叫做:快充桩/站。电动汽车版的“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
二、劣势。充电桩/站的劣势就是,以上优势统统可以被打倒。补贴不是永远的。越来越少、越来越智慧(门槛越来越高)才是必然的。插电这件事有它先天的劣势性。汽油车停放时是静止的;而电动汽车如果充电的话,停放时是动态的,就会导致事故率上涨。更不用说直接拉家用插排那种,我看到过很多小型电动汽车充电时就从屋子里拉根线出来露天插上,真の心惊肉跳啊。
下个雨咋办打个闪咋办邻家小狗过来撒泡尿咋办……快充技术确实酷炫,然而一般我们用“酷炫”来形容的东西,都还离在我们生活中普及还有一段距离。即便不考虑快速充电对电池的损害和过程安全性的降低,单纯看电动汽车的快充技术,目前也尚不成熟,更多的是停留在实验室中,离大面积实地商用还很有距离。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