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车企缺钱?吉利即将登录科创板、戴姆勒欲提升北京奔驰股比!

2.刘强东的京东为什么亏损了这么多年,但是还是不倒闭?

3.净利两年内翻番、股价涨八成,外资行为啥看好吉利?

4.鲶鱼变鲨鱼,27万的特斯拉,谁能与其一战

车企缺钱?吉利即将登录科创板、戴姆勒欲提升北京奔驰股比!

蔚来汽车财务报表_蔚来汽车财务报表分析2022年

提到车企,尤其是一线知名车企,给大家的印象往往是“财大气粗”,一方面汽车作为大宗商品,客单价比较高;另一方面一线车企的年销量也大,一年百八十万辆的销量很轻松,并且销量越大单车所均摊的成本越低,因此我们很难想象一线车企会缺钱。

事实上,车企缺钱分为两种,一种是为了研发新技术而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即便是有了新平台,但在车型开发过程中,从油泥模型到模具开发,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这种缺钱可以理解为车企为了保持技术优势而面向未来的一种投资。

另一种缺钱则是由于企业经营出现问题,发生亏损甚至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这种缺钱就比较急迫了,如果不能尽快解决问题,未来的风险将会进一步加大。

对于资金密集型的汽车行业来说,车企如果没有高超的“财技”,似乎也难以长久的发展,远到特斯拉近到蔚来,无不是如此,除了新兴车企外,最近吉利汽车与戴姆勒也展示了各自的“财技”。

9月1日,上交所显示吉利汽车科创板IPO审核状态变更为“已受理”,这也意味着吉利汽车距离登录科创板更近一步。

从销量来看,2017-2019年间,吉利汽车的年销量分别为124.11万辆、138.04万辆和123.35万辆,今年上半年的销量为47.57万辆,整体销量水平位居自主车企第一梯队的位置;从净利润来看,根据公开财报(吉利汽车为港股上市公司)显示,2017-2019年间的净利润分别为107.4亿元、126.7亿元和82.6亿元,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为23.2亿元。

数据显示,吉利汽车并未出现亏损,那么其冲击科创板是为了什么呢?其实在上市申请文件中我们便能找到答案。

以上这两张图表源自吉利汽车的说明书,从2020年开始吉利汽车将进入4.0时代,这也意味着产品技术方面将会全面革新,而登录科创板募集的200亿元资金中,新车型研发与前瞻技术研发便占到了一半儿以上。

显然,如果说吉利汽车登录科创板是由于缺钱,那么也是前文所说的第一种缺钱情况。

最近戴姆勒也同样有些“不甘寂寞”,根据不久前其发布的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戴姆勒新车销量为118.6万辆,同比降低26%;公司经营收入为674亿欧元,同比18%,销量与收入的下滑所带来的直接结果便是,上半年戴姆勒亏损了1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39亿元)。

戴姆勒的亏损除了受到工厂停产等因素的影响外,在电动化与数字化方面的巨额投入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在应对亏损方面,戴姆勒除了全球裁员以节省开支外,也将目光再次投向了为其持续贡献利润的中国市场。

今年上半年,北京奔驰盈利11.96亿欧元,按照目前戴姆勒持股49%的比例,其将分走5.8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7.6亿元),对于戴姆勒来说,北京奔驰每卖出一辆车,自己便可以分得一部分利润,完全属于躺着赚钱。

而对于北汽来说,北京奔驰称得上是集团的支柱企业了,根据北汽财报,2019年其毛利润为374.87亿元,而北京奔驰的毛利润为422.15亿元,换句话说,没有北京奔驰的利润注入,北汽将面临亏损,更为无奈的是,这种状况并非仅在2019年才出现。

戴姆勒对这种情况并非不知情,近日便有消息曝出其与北汽集团重启谈判,欲将北京奔驰的股份从49%提升至65%。

事实上,戴姆勒欲增持北京奔驰的股份早就不是什么秘密,2019年7月北汽以200亿元的代价增持了戴姆勒5%的股份,随后便有消息曝出戴姆勒出售股权的条件之一便是提升在北京奔驰中的持股比例,至于当初北汽与戴姆勒之间是否真的有交换条件,缸哥不做评述,但可以预见的是,戴姆勒增持北京奔驰股份是早晚的事儿。

从国家政策层面看,之前国家规定合资车企中中方企业持股比例不得低于50%,但在2018年发改委便宣布,2022年彻底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

换句话说,如果北汽不同意戴姆勒提升股比,那么对戴姆勒来说,完全可以2022年后再找一家车企合资,毕竟奔驰对国内消费者的吸引力一直很大;但对北汽而言,一旦戴姆勒不再与自己合资,那意味着利润奶牛没了,靠着北汽蓝谷等一众自主车企翻盘?恐怕不太现实。

另外,宝马已经增持华晨宝马的股份至75%,已经有了先例,因此相比之下戴姆勒增持股份至65%似乎也并不过分,至少北汽还能分得35%的利润,要比华晨高出10个百分点,不知道这算不算是给北汽一个“台阶”?

其实无论戴姆勒何时增持北京奔驰的股份,只要其持股比例超过50%,便可以合并报表,以提升整个戴姆勒集团的财务数据,就以2019年北京奔驰的营收来算,戴姆勒便可以在财务报表中并入超过22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789亿元)的营收,这对于推动戴姆勒的股价显然是有好处的,若从这个角度看,戴姆勒的第一大股东吉利却成了受益者,不知与戴姆勒合资14年的北汽作何感想?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刘强东的京东为什么亏损了这么多年,但是还是不倒闭?

亏损并不等于没钱,用大白话理解。1,京东商城一年上万亿的交易额现金流,供应商结款帐期帐户会沉淀大量现金。2,前期风投的资金帮助迅速扩大网络规模和完善基础硬件设施,不断提高市场估值,资本分几轮不断投入,具备上市条件。3,上市成功又有大量资金进入京东。上万亿的现金流,帐面上亏几十亿或上百亿,如同九牛一毛。

请问你有500个亿 你能干京东类似的生意吗

淘宝有拼多多在竞争

请问京东有吗 有一家像样的竞争对手吗 哈哈

明白了吧

京东亏损并不多,作为对员工最好的互联网平台,京东还是被资本市场一直看好的。每年的市场占有率逐步增长,京东正在走上了一条 健康 发展的道路。大胆预测以后京东会是发展最好的那个。客户体验才是网购平台的唯一出路。

心里面觉得京东系比阿里系靠谱多了,马云是资本家,强哥是实业家

公司持续亏损并不代表公司没有价值,世界很多知名企业都亏损了很长时间,最典型的就是跟京东相同商业模式起家的美国Amazon,一直亏损了20多年,而今有1.78万亿美元的市值,不仅做电商,还是世界最大的云计算服务商,Kindle也是可以跟苹果Ipad媲美的电子产品,投资都非常认可Amazon的价值。美国的优步、B&B等互联网公司也是持续亏损多年,但依然被资本市场看好,并不会倒闭。国内的阿里巴巴、滴滴同样是这样的。这也是很多互联网公司发展的模式,前期以积累大量用户为主,并且为了获得更大市场地位,不断投入研发和营销费用,未来是一定会赢利的,就像今天没有人会担心Amazon和阿里巴巴的赢利能力。

同样的,京东不仅有网上商城业务,还有京东 健康 、京东物流、京东数科,京东的这些业务也被投资人所看好,不断获得融资,京东 健康 还在香港上市,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有时候亏损只是技术性的,如果不是为了获得更多用户,也是可以赢利的。

主要是东子平衡术玩滴好,另一边京东方盈利是去年的七倍股票还能不断下跌,京东系有涨有跌,这是通盘考虑!

京东其实每年都在盈利,高管们也没有像联想一样把利润分了。打个比方今年赚了100万,但是为了扩大规模又投资了200万出去,年底一算账就是亏了100万,实际上京东的价值每年都在增值。

表面上看是亏了好多年,其实京东大部分钱都是用于自建物流系统了,这就是有长远的战略规划,赚钱只是早晚的事!再说了京东创造那么多的就业机会,国家也会大力扶持的。所以要倒闭真没那么容易

京东倒闭?开什么玩笑,放眼全国,京东自营模式才是走的最远的,只要京东把控好品控问题,未来的路属于京东,没有之一,亏空?京东营利的钱几呼全部投入到基础设施上了,实际京东一直在挣钱,等到全部网络基础设施全部健全,座等挣钱,你以为资本眼睛瞎啊!

首先,我们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去了解一下京东的亏损来源:1、来源于京东的核心竞争力京东物流的经营性支出;2、来源于非经营亏损,京东的对外投资比如永辉超市,达达集团,蔚来 汽车 等一些列财务投资;3、京东的京东 健康 ,京东数科等收益没有计入京东上市集团的财务报表。

净利两年内翻番、股价涨八成,外资行为啥看好吉利?

根据吉利的财务报表,它的净利润在两年的时间内已经完成了翻番,同时它的股价已经涨了八成。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外资企业能够看好吉利的股票,主要是因为吉利现在有两大法宝,第一个就是他们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第二个就是因为他们有了新的生产架构。我们都知道吉利公司可以说是国内车企当中非常低调的一个公司,但是低调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实力。相比较于其他的车企,吉利公司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土豪,不仅收购了很多的专利。而且还一直不断的开发自己的生产线。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为什么外资看好吉利。

第一,吉利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

在当初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时候就已经掌握了很多先进的生产方式,不过吉利很明显,并不满足沃尔沃这一个品牌。他认为一个特写如果想要长展的话,最主要的还是要打造自身的品牌,所以一直在不断的开发自己的生产线。目前吉利公司已经有了sea生产架构。同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也有了一些新的型号。

第二,吉利公司是一个非常务实的企业。

如果让你仔细回想一下的话,你可能会发现吉利公司几乎是很少打广告的,你基本上很难看到吉利公司在一些热门上打广告。这主要是因为吉利把自己的大部分资金都用来研发。因为他们始终相信,只有通过过硬的质量才能够让消费者信服它们。而吉利也让自己的市场证明了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吉利的汽车销售正在逐年的上升,其速度要远远超过同行。很多投资企业都认为吉利公司的发展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小鹏汽车和蔚来汽车。

第三,如何看待外资的看好?

其实关于外资,我还是那句话,外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的企业拥有更多的流动资金,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也会限制我们企业的发展。如果一个企业想要长足稳定的发展,那么肯定要摆脱别人的制衡。所以吉利公司虽然一直不断的吸引外资,但是这些外资比例并不能够影响他们的正常运行。不过,在这件事情当中,很明显吉利公司获得了很大的利益回报,因为他们的股票价格已经突破了50港元。而很多国外的银行都认为吉利公司将会再次突破。未来预计将会再次上涨60%左右。

鲶鱼变鲨鱼,27万的特斯拉,谁能与其一战

写在前面:6月新能源销量数据出炉,尽管此前风波不断,特斯拉的销售数据依旧亮眼。仅从销量看,除了神车五菱,没有可以一战的对手。售价27万的Model Y更是引爆舆论。

1 特斯拉最大牌的代言人

埃隆马斯克,自带顶级流量。

进入币圈后,只要发一条Twitter,就能带着狗狗币上天。

也可以用另一条Twitter,带着狗狗币直接跳崖暴跌。

特斯拉说它没有任何广告,也没有任何明星代言费。

当它拥有自带顶流的马斯克,当然不需要其他人代言。

乔布斯之后唯有马斯克产生了相同的影响力。

2 马斯克

11年,马斯克出生于南非。12岁,做了 游戏 软件,卖了500美元。

17岁,离开南非前往加拿大,随后移居美国。

到了美国,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物理学和经济学,随后进入斯坦福,又戏剧化地退学。

退学后,马斯克创办了“ZIP2”软件公司,接着转手倒卖给惠普,卖了3亿美元。

赚了一桶金后,马斯克接着创办了X,随后与合作方改名为PayPal。

2002年,转手又把PayPal以15亿美元卖给了eBay。

马斯克,12岁卖了第一款 游戏 软件后。通过几次大转卖,赚到了人生好几桶金。

卖卖卖,伴随了他好久。

卖了PayPal,一共赚了1.7亿美元。

但从这之后,马斯克就远离了互联网。

随着21世纪初,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后,资本迅速撤离。

靠讲故事,去融资和拉股价的模式已经终结。

这个模式放到最近几年,就是PPT造车以及下周回国。

马斯克拿着从eBay赚的钱,去造火箭了。

与此同时,他还去投资了特斯拉。

特斯拉可不是马斯克创建的,只是经由他发展壮大的。

这两个在当时让各方都不看好的项目,最后将马斯克打造成了创新的神。

3 鲶鱼变鲨鱼

特斯拉上海工厂的正式投产,不仅解决了产能的燃眉之急。

资本市场,也开始重新对它定位和评估。

借着疫情和环保的东风,特斯拉股价屡创新高。

市场最疯狂时,一个特斯拉等于大众加上丰田。

视线回到国内,既然是中国市场的鲨鱼,我们单看6月份国内新能源车的销量数据。

从当月数据看,中国神车五菱宏光由于定位低端市场,和特斯拉不在可比范围内。

Model 3 和Model Y合计销售约28000辆车,其余车企单型号车型几乎无法望其项背。

众多厂商中,只有比亚迪通过多款车型的组合,尚可以与其一战。

新款的比亚迪秦4月份刚推出交付,展现了挑战者的勇气。

而从上半年累积数据看,前三位的数据和6月的数据几乎一致,众多挑战者中,更多的希望还是寄托在比亚迪身上。

同时,数据中还透露了两个看点。

(一)无论是单月数据还是累积数据,Model 3的销量同比去年都是大幅上涨。在价格面前,车展的维权对特斯拉的影响其实不大。购买者还是用脚投票。

(二)缺芯对特斯拉的影响有限,Model 3 销量在去年高基数下,上半年同比增加了85.4%。上海工厂对特斯拉的产能保障相对充足。

总结下销量榜单:

造车新势力,蔚来、小鹏、加上理想,尚不能单独与Model 3 争锋,面对后续27万的Model Y,路在何方。三英战吕布,道阻且长。

传统车企,各自爆款单一,且销量一般,但好在已经开始发力新能源。上汽五菱通过差异化定位,寻找到细分市场突破口。但真要一战,唯有比亚迪。

资本市场,是最诚实的,比亚迪的股票,接近 历史 新高。

第四大股东巴菲特,多年坚守,赚到了。

4 竞争对手的利润

根据各家公司2020年的财务报表,我们对比下新势力和特斯拉

(一)从毛利率和净利率的角度看,理想 汽车 最接近特斯拉,而小鹏 汽车 表现最弱。

特斯拉已经率先扭亏为盈,毛利率为21%,净利率为2.7%。

理想 汽车 毛利率为16.4%,净利率为-1.6%,离盈利已经不远。

蔚来表现次之,小鹏还有漫长道路。

(二)从收入和利润角度看,将特斯拉的货币单位从美元转换成人民币,它的营业收入超过2000万人民币,是三家新势力的15-20倍。

从利润角度看,理想 汽车 相对更好,即将达到盈亏平衡,销售收入有待提升。

蔚来表现次之,销售额高,同时亏损也高。在新能源持续火热的情况下,抢占份额也尤为重要。

而小鹏还是相对落后,收入和利润表现都不及对手。

(三)再看一下,四家车企的研发投入。

从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例看,小鹏 汽车 占比最高,接近30%。这也可以解释净利润亏损27亿中,还是投入了部分研发费用。

但从实际投入金额看,特斯拉投入接近100亿,主要由于营收巨大,拉低了占比。

三家新势力的研发投入资金之和,与特斯拉差距仍十分明显。在追赶特斯拉的过程中,研发投入的劣势,将制约进一步追进的可能性。

如何提高产能和销量,增加营业收入,是追赶的第一步。

总结下收入和利润:

(一)蔚来、小鹏、理想三家新势力的营业收入之和,还不到特斯拉的16%,体量差距极大,目前不具备挑战的能力。考虑到特斯拉是全球扩张,国内市场的差距还没有这么明显,在主战场尚有挑战的机会。

(二)特斯拉的毛利率和净利率有压倒性的优势,巨大的营收也能摊薄成本。面对来势汹汹的价格战,三家车企可以应对的方式有限。

5 比亚迪

比亚迪相对特斯拉,更多元化经营。业务包含新能源车、燃油车、手机部件、光伏和充电电池。

所以,暂且以比亚迪整体作为参照物,不拆分具体业务,与特斯拉2020年的数据进行对比。

特斯拉和比亚迪在财务数据上,还是可以站在一个等量级。

毛利率和净利率互有高低。

营业收入差距不大,归母净利润伯仲之间。

研发费用和比例,也可以一争高下。

相对于三家新势力,国内自主品牌的代表比亚迪,更有希望与外来的鲨鱼一争高下。

6 结语

市场上除了新势力和比亚迪,合资车巨头也已经步入战场。

你认为三英战吕布更合适,还是关公战秦琼更靠谱。

如果特斯拉是关公,那秦琼又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