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汽车原始股价是多少啊_蔚来汽车原始股价是多少啊
1.蔚来汽车股票走势(蔚来汽车最高股票)
2.蔚来汽车市值中国车企第一,就能高枕无忧了吗?
3.蔚来汽车4年亏400亿,为何蔚来汽车的销量如此惨?
4.蔚来、理想和小鹏,各不相同
5.市值飙升!蔚来成全球第四车企,新能源已势不可挡?
6.蔚来的未来在科创板?市值蒸发640亿“新造车”第一股的寒冬何时结束
蔚来汽车股票走势(蔚来汽车最高股票)
蔚来汽车股票走势简介
本文将对蔚来汽车股票走势进行深入探讨。作为一家领先的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蔚来汽车在近年来迅速崛起,并成为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一股重要力量。蔚来汽车股票的走势备受关注,对投资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分为三个小标题,依次对蔚来汽车股票的最高走势、最低走势以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蔚来汽车股票最高走势蔚来汽车股票的最高走势是指股票在一段时间内达到的最高价格。蔚来汽车作为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龙头企业,其股票价格自上市以来一直备受关注。在过去几年中,蔚来汽车股票经历了巨大的波动。从2018年至2020年,蔚来汽车股票的最高价曾一度超过100美元。在2021年初,随着全球股市的下跌以及市场对电动汽车行业的担忧,蔚来汽车股票价格也曾一度下跌。
蔚来汽车在2021年底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其股票价格也开始上涨。截至目前,蔚来汽车股票的最高价已经超过了之前的峰值,显示出了市场对蔚来汽车的信心增强。蔚来汽车不仅在中国市场取得了成功,还在全球范围内扩大了市场份额,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来提升竞争力。
蔚来汽车股票最低走势蔚来汽车股票的最低走势是指股票在一段时间内达到的最低价格。蔚来汽车股票的最低价通常与市场的整体情况和公司的内外部因素有关。像其他股票一样,蔚来汽车股票也会受到市场波动、行业竞争和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
在蔚来汽车成立初期和2020年的全球股市下跌期间,蔚来汽车股票价格曾一度下跌到低点。蔚来汽车通过不断推出新产品、提升技术实力以及强大的市场营销策略,成功实现了股价的回升。尽管蔚来汽车股票的最低价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但公司自身的发展和实力也是影响股价的重要因素。
蔚来汽车股票未来趋势蔚来汽车股票的未来趋势备受关注。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和可持续交通的需求不断增长,电动汽车市场的前景非常乐观。蔚来汽车作为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具备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市场份额。
蔚来汽车将继续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升电动汽车的性能和用户体验。同时,蔚来汽车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进一步扩大全球市场份额。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蔚来汽车股票有望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蔚来汽车股票的走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市场波动、行业竞争和公司自身发展。投资者应该密切关注蔚来汽车的最新动态,结合市场情况和公司实力进行综合分析,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蔚来汽车市值中国车企第一,就能高枕无忧了吗?
2020年7月,比亚迪的股价达到.9元,总市值达到2670亿人民币,超越上汽集团的2247亿人民币市值,成为国内市值最大的车企。2020年11月,蔚来汽车的市值达到4506亿港元,超越比亚迪,再次成为中国市值最大的车企。
比亚迪和蔚来,都是国内新能源汽车为主的汽车厂商,这些公司市值的增加,是不是能够证明,属于新能源汽车的时代已经彻底到来,买燃油车已经是不合时宜了呢?
市值的高低,主要看的是未来,而不是当下!
一家公司股价的高低,看的不是现在而是未来,想当初比亚迪的估值很高,是资本市场对其完整新能源产业链的估值重构,认为比亚迪的估值还尚未完全体现。比亚迪股价上涨归因于刀片电池、车载半导体完成重组以及汉的上市,以及与华为合作智能化超预期。
而蔚来的市值增长也是如此,这一点和特斯拉全球市值第一有共同之处,那就是市场认为其潜力还没有完全展现。资本市场对这特斯拉和蔚来的定位其实已经不是汽车公司了,而是科技公司。蔚来创新推出的换电、车电分离等模式,也收获了资本市场肯定。
科技公司往往有更高的增长潜力。这就像中国的小米和美团的市值,美团的市值比小米高。美团被定义成科技公司,而小米则是智能硬件公司。所以股价的高低,也只能是反应出资本市场对一家公司今后的发展进行预判,并不是反应当下水平的。
市值最高,蔚来,比亚迪就能高枕无忧了吗?
其实如果看当下的话,不管是蔚来,还是比亚迪,还都算不上高枕无忧。蔚来汽车在2019年的时候还深陷舆论风波之中,创始人李斌曾被调侃为“2019年最惨的人”。因为自燃,融资进展也不顺利,多年烧钱一直亏损等等问题,股价也曾经一度下探,并不被看好。但是到2020年,蔚来汽车却时来运转,获得百亿融资,随后是销量节节攀升,顺带着市值也是一路升高。
但是市值增高之后,蔚来,比亚迪这些厂商就能高枕无忧了吗?显然是不能的。首先,蔚来汽车目前还没有办法摆脱毛利率过低的问题,2020年第二季度,蔚来汽车毛利率才首次转正,摆脱了卖一台亏一台的情况。但是目前为止,蔚来汽车还没有实现盈利,只是亏损情况有所收窄了。
而比亚迪汽车目前的情况也不是很好,从销量上看,一直说是新能源汽车领导者的比亚迪,其实销量上已经被特斯拉,甚至是被蔚来汽车超越了,在近期公布的10月份纯电动SUV销量排行榜单上,比亚迪只有一款元EV上榜,可以说在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在销量上传统汽车厂商不如新势力厂商,在高端市场,比亚迪除了汉以外,也就没有能拿的出手的车型了。?
高估值背后,是否存在泡沫风险?
但是高估值的背后,有没有存在泡沫风险呢?肯定是有的。两个原因。首先是从体量上看,以2019年为例,全球市场共销售22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整个汽车市场份额中,只占了2.5%,还是一个相对来说小众的市场,所以小众市场有这样高的市值,其实也有不合理的一面。不久前,丰田汽车总裁在电话会议上也说,特斯拉的市值,已经超越了丰田,本田,日产,马自达等7家日本汽车制造商的总和。丰田已经拥有了燃油车,油电混动,插电混动,纯电动等全部的汽车类型。但特斯拉只有纯电动车,无论是从生产数量,还是种类,都没法跟丰田相比。
其次,特斯拉,蔚来,市值高,也是由于它的稀缺性导致的。特斯拉用了10几年的时间才实现了盈利,蔚来汽车估计也需要差不多的时间。在这期间内,还有很多未知的变量存在。无论是技术研发,还是背后的资金实力上,蔚来汽车与传统汽车厂商相比,目前依然是属于“小”公司。虽然蔚来汽车被看做是智能科技公司,但汽车毕竟是传统制造业。摆脱不了制造业的基本规律。
因此市值中肯定是存在泡沫的,这也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吧,市值泡沫其实并不可怕,关键是企业自身在今后的发展中,在产品上多下功夫,能支撑的起市值。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蔚来汽车4年亏400亿,为何蔚来汽车的销量如此惨?
近来有新闻报道,蔚来汽车在4年内亏损400亿,很多人都觉得蔚来汽车没有未来的发展前景了。那么,蔚来汽车4年亏400亿,为何蔚来汽车的销量如此惨?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近日有消息称,现在的蔚然汽车的亏损意味着自蔚来创立以来累计亏损最大的,大约四百亿人民币。现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界的“明星”蔚来汽车将在本周二公布公司的六月份的季度财报。分析师表述说,公司会在二季度将亏损二十六亿元人民币。
其他原因的打击
最近,由于自燃频发、亏损严重,对蔚来汽车打击很大,造成该公司股价大幅度下跌。现在最新新闻报道,该公司最新收盘仅为3.04美元,而该股最高时曾达13.8美元。最终按总股本计算,该公司市值蒸发近800亿人民币。
刚刚裁掉一千多个工作岗位
现在有公开资料显示,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发内部信宣布公司将在九月进行裁员。这次的大规模裁员,预计将减少一千多个工作岗位,调整后的工作人员差不多就七千多个了。如果裁员就会带来蔚来汽车行业的亏损,因为没有工作人员就不会有收益,就会造成公司的亏损很大所以,目前的蔚来汽车公司裁员是一个不很明智的做法。这样的做法会造成公司的收入降低,从而造成公司的收益降低和亏损。
虽然,现在蔚来汽车还没有引起很大收益,但是,我们都相信公司经过努力一定可以提升自己。
蔚来、理想和小鹏,各不相同
编辑 | 王姗姗
本文刊载于《第一 财经 》杂志2021年1月刊
精彩的财富奇迹永远是最吸引眼球的。
2020年,即便是一个对购买电动车毫无兴趣的人,也会对蔚来、理想、小鹏产生最朴素的好奇: 这3家在美股上市的中国电动车公司,股价凭什么能涨到这么高?
蔚来在2019年股价曾低至1.5美元,一年后,它的市值增长了近50倍;2020年上市的理想和小鹏,股价也都一度比发行价涨了500%以上。
走到故事的另一面,去观察一些对于 汽车 公司来说更可靠的评判数据——比如销量,你会发现,上述3家公司同期经历的“震荡幅度”没那么高。
2019年,蔚来最低谷时,每个月怎么也能卖出1000多辆车。2020年前11个月它的平均月销量增长到3338辆。考虑到疫情对购车需求的压制,这个表现确实亮眼,但它至多属于“表现出彩”的范畴。
蔚来、理想、小鹏的创始人——李斌、李想、何小鹏,对股价的反应会很平淡。那只是公司成长的外在效应。当下真正值得研究的, 作为创业者,他们可能更在意很多人在谈论这3家公司时的一个误解:认为它们差不多,都是特斯拉的模仿者。
的确,在面对投资者所讲的故事中,它们都提到自己会成为中国的特斯拉。
客观上,特斯拉作为成功样板,帮助这几个电动车创业公司拿到了想要的启动资金。一个新兴领域的领先者并不会压制同行,反而会带动它们一起增长。2020年1月,特斯拉开售国产Model 3,这款车不仅迅速成为中国最畅销的纯电动车,甚至比很多同价位的燃油车更好卖。 蔚来、理想、小鹏在2020年创下的销量佳绩,同样也离不开特斯拉建立的行业影响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只是特斯拉的同类复制品。
这3家诞生于中国、由不同类型创始人创办的公司,正逐渐显现出差异化的竞争力。而这正是作为一个创业故事最为精彩的部分。 这些“造车新势力”的代表性公司,在其各自成长路径上到底做对了什么,是当下真正值得研究的事。
关于蔚来,我们将追踪它在 用户服务体系 上的进展,这是它明确的护城河,但随着2020年的好成绩,它也有了新的挑战;
关于理想,我们观察它在 公司组织架构 层面的成长。创始人李想常被评价是一个超级产品经理,但其实,他现在主要打磨的产品已经不是车,而是理想公司这个组织;
关于小鹏,它用 自动驾驶 这个“未来技术”作为现在产品的重要卖点,论及对自动驾驶的投入,它确实与特斯拉最像,但也最想借此打败特斯拉。
拥有某一项特色或能力,并不能帮助品牌在市场上获胜,但这些能力或者选择,对同行和其他行业已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蔚来:
面对“保有量”痛并快乐着
44万元。这可能是2020年蔚来最满意的数字。
截至2020年11月,它已经卖出了近4万辆车,平均单价超过44万元,这个价格与奔驰、雷克萨斯接近,比宝马、奥迪等豪华车都要贵。这是中国本土品牌此前从未做到的事情。
但在44万元的背后,还有一个具有隐忧的数字——12.9%,这是蔚来2020年第三季度的毛利率。从 汽车 产业整体看,这算是一个及格分。特斯拉同期的毛利率是23.5%,且它的毛利率已长期保持在20%以上。蔚来的单车平均售价比特斯拉更高,按说,更贵的车应获得更高的毛利。
蔚来的毛利率相对较低,一个显性的原因是它目前的产能利用率还存在提升空间,规模效应还不够强。但更麻烦的是,蔚来在用户服务上花的钱,比任何 汽车 品牌都多。
车主购买一个年付费的套餐,蔚来的服务承诺是有专门的团队负责上门取送车,帮车主解决维修、保养、充换电、道路救援、保险等几乎所有与用车有关的麻烦事。
缜密而周到的服务,正是蔚来提升品牌定位,说服消费者愿意花更高价格买车的重要原因。蔚来创始人李斌曾在接受《第一 财经 》YiMagazine访时,将用户服务列为蔚来的“护城河”。但作为蔚来商业模式的核心内容,这些服务项目背后是一块很难被压缩的成本。
相比于2018年年底的数据,蔚来目前的保有量是其6.2倍。保有量大增当然值得高兴,但对蔚来来说,这也意味着它的服务体系负担,是两年前的6.2倍。
“我们如何在保有量大幅增长的情况下,保持服务原汁原味,还不能同比例增加成本。这是蔚来接下来最大的挑战。”蔚来总裁秦力洪曾对《第一 财经 》YiMagazine表示,蔚来的服务体系在财务上的最终目标就是收支基本打平,允许微亏。
在2020年年末的一次演讲中,秦力洪再次提到 “微亏” 这个说法,然后还补了一句,“如果变成堆人的工作,我们会很惨。”
但蔚来运营至今, “堆人” 的情况不是没有出现过。
2018年,蔚来急着交付它的第一批车,每当一个新的城市出现了蔚来车主,公司就会在那里配备一套售后服务团队,蔚来的员工规模迅速超过了1万人。每个城市团队包括专门负责取送车的服务专员(蔚来车主称他们为小哥),以及与各个合作方(维修保养、道路救援、保险等)对接的员工。但在很长时间里,车主数量有限造成城市服务团队的“赋闲”,每个小哥平均1.5天才能服务到一单。2019年蔚来服务体系曾单季亏损10亿元以上,同期又遭遇融资寒冬,接下来就是意料之中的裁员,服务体系的亏损这才得以收窄。
2020年,蔚来服务团队的总体规模其实与两年前持平,仍然在1000人左右,但每位小哥平均一天已经可以接到5单以上,在上海等保有量大的城市,小哥的接量单会更高。按照秦力洪的说法,用户的服务满意度并没有明显下降。若以上海的运营效率反观全国,理论上蔚来服务团队的整体边际效益还能做到更大。
蔚来在2020年升级了调度系统,根据后台数据来预判哪辆车或许即将需要上门取车帮它充电,并引导附近的小哥提前待命,以减少在路上花费的时间。实时获取车内数据的电子系统——这正是电动车创业公司们都很看重的运营优势,就像App运营者那样,依靠数据分析来提升效率。
为了避免堆人,蔚来在服务体系中引入了第三方合作。在保有量较低的地区,它不再急着聘用一整个团队,而是与代驾平台合作,代为培训代驾小哥,让他们接入蔚来的调度系统接单。只要“用户无感”——分不出为自己服务的是蔚来的员工还是代驾公司的人,便说明这个策略是可行的。
一边要处理服务带来的成本压力,另一边,蔚来还要继续为扩大保有量而做努力。对于一个新品牌,迅速开店永远是提升销量的最直接办法。这方面蔚来比其他电动车公司更激进,它在国内的门店数量目前接近200家,覆盖城市超过111个,且接下来还会继续在重点城市提高网点密度。蔚来的销售体系也已经在尝试引入第三方。比如蔚来在昆明大悦城开店,当地一家经营豪华车品牌的4S店也是其出资方之一,并负责为门店引入它已有的本地客源和服务,享受销售分成;门店的员工仍会由蔚来招聘,工作方式和其他展厅一样。
伴随销量攀升,2020年蔚来的售后服务体系的负荷也面临一个快速上升期。此外,它还不能停止对服务项目的迭代升级,比如它会部署更多20千瓦的快速充电桩,同时它还要建更多换电站——截至2020年9月,蔚来建立了155座换电站,2021年它新增300座。
《第一 财经 》YiMagazine曾经报道过,蔚来的换电站可以在5分钟之内为蔚来车主更换电池,这是蔚来解决充电时间过长问题的解决方案。因为电池尺寸标准不同,这项服务只有蔚来车主才能用,而且换电服务对很多蔚来车主是终身免费的。
蔚来一开始就知道,建换电站是个亏钱但可以帮公司赚到口碑的生意,它能做的就是尽量少亏一些。蔚来的能源团队即将投放新一代的换电站,建设和运营成本是旧版本的1/3,每个换电站的电池数也从原来的5块增加到8块。
一直以来 汽车 产业都是以重资产、重运营著称,但蔚来坚持走了7年的这条路,看起来是一个比传统 汽车 公司更重的模式。 既要增长,又要降本,还要确保输出稳定的服务——可以预见,这家公司注定会长期处在多重矛盾的拉锯之中,但最终只要消费者满意,蔚来的脚下就是活水,一切便可以继续。
理想:
要让目标用户说出“我没的选”
“我没的选。”生活在成都的刘翔2020年4月买了理想 汽车 的首款量产车理想ONE。每当有人问起他的“尝鲜理由”,他总是这么回答。
“说实话,这辆车并不吸引我。外形挺平庸,悬挂硬邦邦的,过颠簸路面不太舒服,音响还很糟——我之前对车内音响很讲究。”刘翔一口气列举了理想ONE的诸多缺点,最后又重复了那句“但没的选”。
理想ONE为何成了刘翔的“唯一选项”?购车前,他脑中有一张清晰的需求清单,区分出刚需和个人偏好。刚需有两条:一辆3排座椅的SUV,用来全家周末自驾游,两个孩子都需要安全座椅;可以在线更新的智能化软件系统。
第一条刚需排除了充电时间长、不适合跑长途的纯电动车,第二条则排除了那些传统的燃油车。刘翔的上一辆车是2013年上市的凯迪拉克XTS,这是当年少有的大液晶屏、车载系统体验靠近智能手机的车型。最后,他发现剩下的答案只有理想 汽车 2019年上市的增程式电动SUV——理想ONE。
刘翔这样的购车决策过程,可能是理想 汽车 的创始人李想最希望看到的。这和他开发这辆车的逻辑完全重合,也证明他和同事那些反 汽车 公司传统的做事方式奏效了。
在中国的电动车市场,目前只有理想ONE选择了一种名叫“增程式电驱动技术”的解决方案——用一台发动机+一台发电机将油转化为电,再将电输出给驱动电机,让整辆车跑起来,富余的电会被充进电池。
相比传统燃油车,增程式能让发动机始终处于效率最高的运转状态,所以省油,而整车的各个系统是靠电提供能源的,它也能用纯电动车一样的电子电气架构,以及带来纯电驱动的加速平顺、提速快等优势。
说到缺点,用来串联电池和电动机的发动机系统很复杂,技术开发成本高,减排效果不如纯电动车。所以大多数 汽车 公司都把增程式看作一种过渡技术,不愿花精力研发它。在理想之前,最著名的增程式电动车是通用的沃兰达,但2019年3月它彻底停产了,就在理想ONE上市前一个月。
选择成为“少数派”,这甚至给理想公司的融资和造车带来麻烦。 投资人和供应商不相信这个产品能卖得动。但这款车在2020年11月卖出4646辆,在中国市场30万元以上的SUV中排名第八——没有一个本土品牌车型在价格和月销量上同时超过它,包括蔚来。考虑到这是一款上市两个月、只在50多个门店销售的新车,理想ONE算得上畅销。
在解释理想ONE的卖点时,李想表示,理想公司是造了一辆最适合“中国家庭用户”的 汽车 ——呃,所有在中国卖车的公司都说过同样的话:他们的某某车型是面向家庭用户的。谁都知道这是市场的买车主力。所以,如同说“做正装是要卖给商务人士”,造车是为了卖给家庭,乍一听是个正确而无用的市场界定。
但理想确实是基于这个最普遍的用户定位,造出了一款技术与众不同的车,还卖出去了。 这背后的故事或许是理想 汽车 最值得同行参考的地方——普遍并不意味着模糊和虚无,普遍性的需要完全可以被一一拆解,精准回应。
理想ONE的产品定义,基本是由李想本人在2015年创业做 汽车 之初就确定的。他是一位被投资人评价为“产品经理型”的创始人。在此之前他创办了中国最大的 汽车 资讯平台“ 汽车 之家”。他是中国最早的一批特斯拉车主,也是蔚来最早的投资人之一。
开发理想ONE的过程中,李想基于“用户思维”一遍遍地向投资人、合作伙伴解释为什么增程式是最合适当下环境的一种选择。从大的战略判断,理想和特斯拉差不多:面对像刘翔这一代的 汽车 主力消费群体——他们已习惯了智能手机带来的智能化体验,智能化的 汽车 产品顺理成章地成了一种刚需。 汽车 要实现智能化,整车的电子电气架构必须基于电动车来开发。
但具体到当下的产品规划,李想的判断依据中出现了各种“找不同”:中国家庭没有美国那样理所当然的停车位和充电桩;不少人生活在冬天需要暖气的城市,到了冬天纯电动车的续航里程会大幅降低——这些都是在加利福尼亚体验出色的纯电动车在中国遭遇的短板。所以他认为在充电没法像加油那么方便的阶段,发动机还是必须的。
把“用户思维”这个抽象概念转化为现实中具体要做的每件事,也就是要把李想本人的商业逻辑具象为一辆30万元左右三排6座的增程式SUV——理想 汽车 展现了一套不同于传统 汽车 公司的组织架构和做事方式。
没有聘请咨询机构,也不做问卷调查或是焦点小组访谈,理想 汽车 产品战略总监张骁和同事了解用户的方式很“原始”,就是去观察他们的实际行动:看看家庭到底喜欢什么样的车,喜欢什么样的配置,究竟哪些是共性的刚需。
而后这些信息会用来帮助团队做各种产品配置取舍。比如,理想ONE的第二排是电动座椅,并增加了座椅加热,但没有座椅通风,理由是考虑到坐在这个位置上的很有可能是家庭成员中的老人和小孩,费力的手动调节装置对他们是很不方便的,另外,老人对寒冷更敏感,暖和是他们的刚需。
“以前大家都说年轻人喜欢个性的小车。但我们发现,年轻人其实喜欢雅阁、凯美瑞这样的大车,因为他们喜欢在同价位有更大的空间。如果30万元能买到宝马X5,就不会有人买3系了。”张骁对《第一 财经 》YiMagazine说。
他的这个“产品战略”岗位,在传统 汽车 公司中是不存在的。 汽车 制造工业过去一直遵循线性流程——按造车的不同环节划出不同部门,各自权责明确,因此从未有一个部门会从头到尾参与开发一辆车的全过程。如果有人做了该部门任务表以外的事,反而会惹麻烦和引起反感。
在理想 汽车 ,张骁和他的团队会在一款新车的概念定义阶段便带着从消费者那儿“聊”来的各种信息,参与到讨论中,在随后的设计、销售、市场、以及用户反馈环节,张骁都需要全程参与,确保这辆车能真正贯彻“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
理想 汽车 要求员工们对不同的话题发表意见,因此取了一种网状的组织架构。例如,为了确定一个手机端App的功能,除了负责的工程师,相关的内饰设计师、车载系统设计师、供应链工程师,甚至销售团队也要参与进来,因为这涉及到对用户的演示。所有人共同参照一套议事流程确定方案,最终的决定权,不再只属于那个叫“领导”的人,也有可能会属于一线负责的工程师。
这套机制的核心是信息透明:大家都要用“说人话”的方式,把自己关于这个项目所知的核心信息解释清楚,信息不再由领导者垄断。理想有一个内部平台,确保所有人都可以知道其他同事的工作进展,而这个组织管理思路是李想在创办 汽车 之家时就实施的。
“我们最忌讳的就是大家‘憋大招’——把自己手里的业务都捂着,不让别人看,直到某一个节点,突然蹦出一个东西。我们希望每个人的工作进度都能对大家透明。”张骁说。
新一代的智能化 汽车 ,已经不是一件拥有完整说明书的硬件制造工作。李想在2018年就提出,过去的线性管理无法支撑智能化软件开发,以及用户交互平台、销售系统的建立。“这些工作之间都高度关联,需要实时的跨部门协作。”他说。
理想 汽车 的专业工程师们必须要习惯那些来自非专业人士的“指指点点”。理想ONE针对遮阳板设计方案的评审过程中,第一版方案遇到反对声音,负责设计的工程师第一反应是“我没错,这是一个成熟方案”。但后来他还是被说服了。因为所有人开始一起梳理,如果自己是车主,对遮阳板有怎样的需求:它应该是长方形的,视觉上更舒服,化妆镜应该是滑盖的而不是翻盖的,用起来更顺手也更有豪华感……他们还梳理了所有豪华车的遮阳板方案,发现绝大多数都是这类方案。工程师最终同意修改。
刘翔加了李想的微信,在第一次试驾后,他就向李想抱怨了“掉价”的音响系统,并建议能不能用户付费加配置,把音响换得更好。他原以为会得到对方一个客气的感谢,没想到李想认真地拒绝了这个建议,并解释原因:他也想让车内音响更好,但理想ONE是新品牌的第一款车,大牌的音响厂商不愿意合作,所以没法在现阶段提供更好的配置。
在理想内部,有一个解决一切分歧的“指挥棒”:回归用户需求。有意思的是,当 汽车 上市之后被用户投诉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时,理想又会用像对待同事一样的口吻,“就事论事”地回复他们。
在同事眼中,组织管理是李想现在花心思最多的地方。他让公司效法Google所倡导的OKR考评体系,他会要求每个员工都阅读几本关于思考方式的书,创业早期他还买了市面上最好的车让员工去体验。“不少同事是从自主品牌来的,之前可能都没做过20万元以上的车,得提升审美,让大家知道什么是最佳解决方案。”张骁说。
在公司规模较小时,组织创新还比较容易落地,公司变大之后,要保持就很难。 再先进的管理机制也没法保证不染上大公司病。 如何让数千人都像李想一样思考问题,这是理想 汽车 在它发展的下一个阶段最值得被观察的课题。
小鹏:
把未来作为当下的卖点
如果一定要说蔚来、理想、小鹏3家公司里谁最像特斯拉,答案可能是小鹏 汽车 ,理由是“自动驾驶”。
特斯拉在续航里程、做工质量、交互系统方面,相比同行并没有领先优势,但在自动驾驶——准确地说是高级驾驶系统——的体验上,它仍然领先。对于特斯拉来说,自动驾驶已经不是未来愿景,而是争夺消费者的重要武器。
在寻找产品差异化竞争力的过程中,小鹏也很快悟到了这个关键点。
特斯拉在自动驾驶领域实现了全栈自研,也就是把与自动驾驶相关的软硬件技术、算法、工具、数据系统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么做的最大好处是能实现快速升级。 小鹏是除了特斯拉之外,唯一宣布要实现自动驾驶全栈自研的 汽车 公司。百度曾经考虑过投资小鹏,要求是自动驾驶研发由百度阿波罗来做,最后双方未能达成协议。
比较蔚来、理想、小鹏3家上市公司2020年第三季度的财报,小鹏 汽车 的销量最低,研发费用最高。小鹏 汽车 有近5000人,其中超过2000人是研发人员,但小鹏不愿意公开自动驾驶团队的具体人数。
“10年内,智能电动车的标签就是自动驾驶。”何小鹏在2020年“小鹏 汽车 智能日”的活动上说。程序员出身的他,特意把这场发布会的时间指定在10月24日——中国程序员日,说得再明白一点,就是他希望“自动驾驶”这项代表着 汽车 产业系统程序开发能力顶峰的功能,日后能成为小鹏 汽车 的核心优势。
何小鹏和马斯克曾在社交网络上争论过激光雷达的技术路线,特斯拉也曾指责小鹏对其自动驾驶团队的挖角,但他们二人的经历又确实有很多不谋而合的地方:他们都是通过卖掉上一个创业项目实现财务自由,最开始都是以投资人的身份进入电动车领域,到后来自己做了CEO;这两位CEO都对离现实生活很遥远的古怪技术感兴趣——马斯克扶持了胶囊列车,梦想登陆火星,何小鹏有段时间则热衷研究“海底城市”,在和同事闲聊时,他认为将来人类生活肯定需要扩展到海洋。
那些只开发自动驾驶技术的创业公司动辄数亿美元的融资额度表明这类项目的研发过程就像一台“强力碎钞机”。对于一个 汽车 公司来说,在早期量产车还没上市时,选择重度投入往往需要顶住压力。
2019年6月,何小鹏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了一张著名的照片,是他和李斌、李想的合影,配文是“三个苦逼,在忆苦思变”。当时确实是电动车创业公司整体最困难的时期,3家公司遇到的难点各不相同。为了扩大销量,小鹏大幅提升了量产车G3的配置而售价变化不大,遭到了老车主的强烈反弹,销售受到影响;时逢C轮融资,投资人提出的要求也是小鹏应该改善经营状况,更专注于活下去。
“在我们融资最困难的一段时间,整个公司都在控成本,就在那么难的情况下,小鹏 汽车 对自动驾驶的研发投入依然保持了很强力度。”小鹏 汽车 自动驾驶团队负责人吴新宙对《第一 财经 》YiMagazine说。
自动驾驶技术的领先与否,体现在各种不同行驶场景均能实现无需驾驶员手动的自主操作。特斯拉的驾驶系统,目前比所有产品领先一代技术,已经可以在不少城市道路实现这一点,而且它还会加快拓展应用场景的种类。
对此,小鹏以“本地化”为竞争策略,也就是让自动驾驶更适合中国本地路况。 直面对标难度大,但这一点的发挥空间确实不小。
“业界有个段子说,在国内路测一公里等于在美国跑十公里。”吴新宙说,他原本是高通的自动驾驶负责人,出于工作习惯,他每到一个城市就喜欢观察路况,每次看到新情况就会想算法应该怎么去识别。小鹏的研发总部位于广州,这里更让吴新宙感觉吃惊,中国的道路划线可以这么复杂:“美国的交通复杂程度没有中国这么高。我第一次到广州,一下飞机就被减速带的导入线惊呆了,问这是什么东西,我怎么没见过啊!国外真的没有这个。”
按照吴新宙的归纳,从自动驾驶的专业视角,中国的道路有以下特点:经常有长距离、大曲率变化的道路,而且一个匝道上有好几个车道,反复汇流、分流;路上有很多施工场景,交通标志的种类也多;道路参与者很多——“我甚至在高架上看到过行人和电瓶车。”吴新宙说。
一个普通的驾驶者自己开车,不会认为上述因素有什么“夸张”之处,就算是在一个陌生的行车环境,也能很快适应。 但从自动驾驶系统的角度,每一个没遇到的情况都可能是风险点。这就使得自动驾驶系统越来越成为一项有本地特性的技术。这给了小鹏这样的公司构筑技术壁垒的机会。
小鹏在自动驾驶的研发上敢花钱,同时思路又很务实。他们并不是追求一步到位的完全自动驾驶,而是确保已有的技术研发成果匹配量产车辆,以提升它的市场竞争力。
现阶段小鹏面对消费者拿出的是3个自动驾驶技术卖点:1.场景覆盖率高,尤其是中国特有的场景,比如高架桥下的复杂道路;2.人工接管率尽可能低,每推出一个功能,比如自动泊车,就要确保驾驶员真的可以全程放手,而不必随时小心;3. 汽车 自动变道的体验要保证在中国的高速公路上能像个“老司机”那样,从容、敏锐地换道。
上述最后一条,按,要在小鹏2021年年初发布的XPilot 3.0系统上实现。而整体这些卖点,将在2021年上半年被验证它们对于新车销售的实际意义。
与此同时,小鹏已经在研发下一代车型的自动驾驶技术——激光雷达可能被融合到传感器方案中,高速道路的自动驾驶功能也将延伸到城市中……未来自动驾驶在中国的应用,就是要这样一个一个场景地去突破,最终融入消费者的日常用车生活中。
本文版权归第一 财经 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常点 在看 ,更及时获取资讯 Yi
市值飙升!蔚来成全球第四车企,新能源已势不可挡?
近些日子来,汽车界因为美股市值的变动而频频引发热议。电动汽车的佼佼者"特斯拉"在此前成功超越日本丰田之后,最近更是4150亿美元的市值达到了前者的两倍,这个全球市值最高的车企无疑是风光无两。
而除了特斯拉引人注目之外,国内的造车新势力蔚来近来也因为市值而受到了关注。11月27日美股收盘,蔚来汽车股价报收54美元,总市值升至728.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7亿元),成功成为中国市值最高的车企。
众多新能源车企市值都在飙升
还记得2018年蔚来赴美上市时,其实国内汽车界还是存疑的,毕竟这个新兴的造车新势力能否闯出名堂来还有待商榷。而在2019年的时候,曾有投资机构伯恩斯坦(Bernstein)的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指出,蔚来汽车的现金恐怕将在数周之内耗尽,并且将蔚来的目标价下调至0.9美元。要知道,1美元是"退市"的风险线,不过没想到的是,逆风翻盘的蔚来如今已成为了除特斯拉外最风光的造车新势力了。
具体来看,目前蔚来汽车每股报54美元,总市值为734.11亿美元(约合4825.8923亿元人民币),高达700多亿美元的市值也让蔚来超越比亚迪成为中国市值最高的车企。而从全球排名来看,蔚来目前也飞快地上升至第四位,仅仅只排在了特斯拉、丰田和大众之后。
股价的上涨与蔚来向好的发展态势有关。根据蔚来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蔚来该季度营收45.26亿元,同比增长146.4%,其中汽车销售毛利率达到14.5%。此外,蔚来还提到目前其现金储备已达222.74亿元,这一数字相比2020年第二季度有了很大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不只是蔚来,诸如小鹏、理想等国内造车新势力的股价也在不断飙升。自今年11月以来,小鹏汽车股价累计上涨超过260%,理想汽车股价累计上涨超过110%。而理想汽车CEO李想曾表示,"尽管企业基本面会对股价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股价的上下波动更多是由市场决定的。"
市值全球第四,蔚来到底做了什么?
无疑,新能源汽车是如今的大趋势,诸多大佬都在上面进行了布局,之前美团王兴就有一个判断,2023年将会是新能源汽车重要分水岭,因为各国的政策取向都是逐渐停产汽油车,全面转向电动车。而诸如新能源汽车在市值上的大涨,也主要是因为资本市场好看造车新势力,尽管这里面有泡沫的痕迹,但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行业的趋势是不能否认的。
所以在电动车市场逐渐拥有一席之地的蔚来还是受到了不少人的看好。纵观蔚来旗下的车型,价格基本上都是30W以上,甚至有些卖出了60几万的高价格,对于这个价格区间消费者其实能选择的车非常多,BBA也不太占优势,况且是一辆自主品牌打造的电动车,但是蔚来还是能杀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而蔚来作为一个敢把主销车型卖到30w以上的自主品牌,如今不但在国内有着不错的认可度,产品力也获得了海外著名媒体的认可,甚至在一个"特吹媒体"上得到了完全超越了原本行业老大Model?X的评价。
当然,蔚来的销量在最近这段时间也是不断飙升的。数据显示,蔚来10月共交付新车5055台,同比增长100%,创下该品牌单月交付量新高,同时也是自今年3月以来连续第8个月实现同比增长。今年1-10月,蔚来累计交付量达31430台,同比增长111.4%。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遭受补贴以及疫情的重创之后,蔚来还能有如此好的表现,这也进一步证实了蔚来确实有被期待的实力。
写在最后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专注高端电动车品牌的车企,蔚来汽车曾经几次起起落落,最危险的时候差点面临破产,好在时运不差,能够勒马于危涯之前。不过如今的市值还存在一定的泡沫,对于它而言,如何更加稳固自己的市场才是最根本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蔚来的未来在科创板?市值蒸发640亿“新造车”第一股的寒冬何时结束
车市下行、融资趋紧,蔚来 汽车 的未来越来越不被看好。
19日上午,一则蔚来回科创板的消息刷屏,消息还称,蔚来已经关闭了其硅谷办公室,并开启了新一轮裁员。
登陆纽交所近1年以来,外界对蔚来的评价可谓毁誉参半,但这只国内新造车第一股的确未被投资者看好,股价从上市之初的6美元一股跌至不足3美元,期间最大跌幅高达74.57%,市值较高峰时期缩水逾9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40.41亿元)。
尽管午后蔚来作出回应,称其硅谷办公室仍有500员工,对回科创板不予置评。但科创板推进如火如荼,这则传言还是让蔚来 汽车 再次站上“圈钱”、“玩不动”等舆论风口。
传言四起
根据《晚点LatePost》报道,已经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蔚来 汽车 正回科创版, IDG、高瓴资本等为参与操作者。此外,蔚来新一轮裁员的消息再次“不胫而走”。
报道称,经三方独立信源交叉验证,蔚来还在继续新一轮裁员,新一轮裁员将从8000人减至5500人。一位车企供应商透露称,蔚来还将继续裁员。
报道指出,蔚来曾经在硅谷设立两个办公室,共640人。今年5月,加州就业中心文件显示,蔚来硅谷共计裁员70人,其中20人来自旧金山办公室,还有50人来自圣荷西办公室。目前,蔚来已经关闭旧金山办公室。
今日午后,蔚来官方微博就上述报道发出澄清信息,称上述媒体报道皆为不实报道,硅谷办公室是蔚来全球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一直处于正常运营状态,目前蔚来把体系化效率提升作为工作重点,员工优化会有序进行,近期没有回科创板的。
今年4月以来,蔚来 汽车 裁员的消息就传播开来,从裁员3%,将人数控制在9500人,到继续裁员至8000人。8月16日,蔚来创始人兼CEO李斌在“2019新能源消费论坛”上首次正式回应裁员传闻,“本次减员是为了优化、提升运营效果,更为了迎接车市寒冬储蓄资本。”李斌透露,过去蔚来员工已接近一万人。
裁员之外,蔚来或面临人事上新的挑战。日前,蔚来软件发展(中国)副总裁庄莉、蔚来创始人兼执行副总裁郑显聪等相继离职。
8月17日,36氪未来 汽车 日报发表文章《那些离开蔚来的年轻人》,展现了部分曾在蔚来 汽车 任职过的年轻员工的视角。次日,蔚来 汽车 便正式回应称,受访者“碎片下窥见的一二事并不代表全面的客观事实。”讨论蔚来商业模式是否成功,目前尚言之过早。
寒冬能否结束
国内车市下行、市场变革,蔚来 汽车 进入寒冬本身或许并不是传言,李斌也在上述裁员回应中间接承认了这一点。
6月27日,因使用的动力电池包存在安全隐患,蔚来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共计召回ES8电动 汽车 4803辆。自去年开始,蔚来ES8车型发生多起火自燃,公司口碑受到重创,ES8也受 汽车 召回的不良影响,销量急剧下跌,补贴退坡又给包括蔚来在内的多家新能源车企造成了新的冲击。
今年前7个月,蔚来共计交付 汽车 8379辆,仅占公司销售目标的21%左右,其中7月份交付 汽车 837辆,较同年六月份环比下滑37.5%。
随之而来的资金压力成为上述裁员潮的根源所在。有行业人士分析,在融资和车市大环境不景气之下,蔚来上市前的融资可能已被“烧完”。
李斌曾就公司销售下滑、股价暴跌回应称, “多大点事儿”,特斯拉从成立品牌到盈利用了16年,蔚来肯定比特斯拉快的多。
资本的态度
回想去年上市之初,蔚来追赶甚至超越特斯拉的目标似乎还在视线之内。1年时间不到,蔚来业绩、股价双双跌至低谷。现在讨论其商业模式成功与否,是否真的言之过早?
就在上述报道中,有车企供应商表示,“蔚来什么都自己做,研发成本跟宝马差不多,是中国其他车企的七倍。”有分析师表示,“现在对蔚来的机构持股越来越高,机构在砸盘,因为国内资本市场一般给的估值更高,可以回来套利。”
在上述针对36氪文章的回应中,蔚来 汽车 列出了几组数据,大意是公司拥有专利数千项,2018年研发支出接近特斯拉的3倍。
财务数据显示,蔚来今年一季度 汽车 销售毛利率为-7.2%,即不考虑公司整体的运营成本的情况下,卖出去的每辆ES8亏损约27600元。2018年,蔚来实现总收入49.51亿元,净亏损96.39亿元,同比增长92%。特斯拉同期数据为,营收1472.93亿元,净利润-72.93亿元。
去年9月上市以来,蔚来股价累计跌逾74%,市值较高峰时期缩水90余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40亿元,其中今年以来3月以来累计跌逾67%,同期特斯拉股价跌了26%。
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最新数据,高瓴资本翻倍增持蔚来 汽车 2061.85万股,并加仓66.83万股特斯拉。目前,蔚来的市值为31亿美元,特斯拉为396亿美元。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