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 中牟海马详细资料 何时迁入 公司介绍和何时生产?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2.海马汽车制造厂的工人工资一般是多少?

3.海马停产启示录:投入产出失衡,单车开发成本是利润2倍

求 中牟海马详细资料 何时迁入 公司介绍和何时生产?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郑州海马汽车厂还在招工吗今天_郑州海马汽车厂还在招工

就是原来郑州轻型汽车厂。 在中牟尼桑大道!与郑州日产对面 中牟:经济提速居郑州市前茅 5月27日,位于中牟县的海马(郑州)汽车有限公司第一工厂总装车间内,工人们正在对生产线上的中国第一款轿车化面包车做最后组装,平均每8分钟就有一台车开下生产线。由于3月份投产后车辆供不应求,该公司本月已从当地招工近400人,6月份将继续扩招。 在中牟,有一大批像海马这样的大企业、大项目正在建设之中,对拉动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使中牟经济从3月份开始好转,4月份复苏反弹,一季度全县生产总值完成43亿元,(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同比增长8.5%,增速居郑州六县市第一。 “中牟县在坚决打赢第二季度攻坚战中,得益于取的五项措施:一是加速推进郑汴产业带核心区建设,二是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和产业园区建设,三是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四是千方百计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五是努力帮助企业做好销售工作。”中牟县委书记崔绍营说。 在郑汴产业带核心区建设中,大项目进展顺利。目前已开工建设基础设施项目18个,总投资35.8亿元,完成21.8亿元。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方面,登记备案项目130个,已签约项目39个,协议总投资达254亿元,涉及软件开发、生物制药、农产品深加工、职业教育、现代物流等行业,已开工河南财专、凯特电气等13个项目,实际到位资金25亿元。 据县长马锁文介绍,截至4月底中牟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0.5亿元,同比增长11.3%。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9.7亿元,同比增长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9.7亿元,同比增长20.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4亿元,同比增长18.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4027元,同比增长11.2%

海马汽车制造厂的工人工资一般是多少?

我从毕业到现在,已经五年了,就我个人的经验和我的弟弟妹妹、身边同学等就业来说一下。我可能没法回答你的问题,但希望能给你以后工作和职业规划有一定帮助。

在企业里“混”,尤其是刚毕业的学生,没有工作实践经验,没有社会交际能力,如果不是公司看中以后发展前景,能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企业是不愿意给多少工资的。所以进企业,一开始是看文凭和学历,工作经验的。你没有以上这些优势,所以你不要期待太高工资,给1500元实习工资,2000~2400元的转正工资就很不错了,可能还低500元左右。你不应该太在意自己刚进企业的待遇,而应该注重自己今后的发展,因为只有进入企业,你才有可能成才。

毕业生进入企业后,经过3年到5年的工作历练,人才的层次能很清楚分辨出来,那时候有些人工资还是2000多元,而有些能可能5000多元,甚至更高。原因就在于,自己把握工作中的各种机会,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企业需要忠实企业的高素质人才,只要在岗位上抓实肯干,会搞关系,受领导重视并逐步被重用,慢慢走上管理岗位,你就有自己的一片天地了。

关键是:在工作上,虚心学习,专研肯干,善于沟通。个人能力、机遇也很重要。

年轻人不要随意跳槽,那样学不到本事,同时很难拿到高薪。

我是我个人工作体会。我妹妹和弟弟工作都快四年了,妹妹工资5000元,弟弟才2000元不到,而且我弟弟还是本科。就因为他不踏实工作,经常跳槽,但不能说今后他就这样了。总之自己的路要自己走,一定要把基础打牢固。

海马停产启示录:投入产出失衡,单车开发成本是利润2倍

2月18日,海马汽车对外披露公司最新产销情况。数据显示,1月份海马汽车产、销量分别为630辆和1147辆,同比下跌13.82%和13.56%。

对于产销情况的进一步收窄,海马汽车回复,是由于新型冠状肺炎的疫情影响,导致经销商延迟开门、工厂延迟开工等原因。但细心的媒体发现,海马汽车1月份的630辆产量实为小鹏G3的生产数据。这间接表明现阶段海马已经从原来一家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汽车企业彻底沦落为一家代工工厂。

作为已经在汽车行业耕耘30年,几度代表着海南经济向好的上市车企,海马是如何走到今天的地步?濒临出局的海马对今天的中国汽车发展又有着怎样的警醒?

1

单车开发成本是利润2倍

事实上,今年1月海马汽车的产销下滑与自主业务停产,只是海马汽车在企业经营受损、汽车业务收紧变化后的一个小缩影。因为在经历了2017、2018两年集团利润亏损,海马汽车的发展就已经被伤到“元气”。

2016年,海马汽车的发展进入巅峰。当年公司一举创收破200亿的大关,成为当时国内为数不多汽车业务产值过千亿的自主企业。可就在次年,海马汽车就迎来了始料未及的寒冬与低谷。

2017年,海马的汽车业务产销情况出现断崖式下滑,旗下基本型乘用车年累计产销分别为45011辆、47756辆,同比下降51.15%、48.46%;相关数字甚至在2018年进一步增大,同年海马汽车累计销量为67570辆,同比下降51.88%,年仅完成目标的37.5%。

有关海马此前的发展态势,相关行业人士给出的原因是由于,自主汽车的低利润加上此前公司在地产业务投资占用资金产生的连锁影响。随后,海马汽车在2019年正式被列入*ST行列,公司面临被迫退市的风险。

此时海马汽车虽然还在开展自身的乘用车业务,甚至不惜投资6.1亿元用于扩充新能源轿车的研发和生产,但这种改善对已经凸显问题的海马而言已无济于事。迫于经营压力的影响,海马开始与小鹏汽车签订了代工协议,彻底沦为代工企业的序幕。

至于代工的初衷,一位了解相关情况的海马员工猜测,可能与海马自主生产汽车的高成本运营有很大关系。资料显示,其自主研发的车型海马3,耗时42个月研发,累计投入4.95亿,累计卖出18万台,但单车平均研发价格高达2777元,超过长城旗下主销车型单车研发成本的2倍之多,单车利润却仅能维持在1000元左右,高运营成本让海马一度怀疑过自身在汽车业务的未来与前景。

与小鹏合作的代工收益,让海马感觉到明显优于曾经“自产自销”运作方式。这种短暂的“海市蜃楼”现象也让海马恍惚的看到了新未来。一位业内人士向我们透露:一辆新能源企业的代工收益在870元左右。如果按照此前海马与小鹏约定的年产5万辆的代工目标来看,海马短期内是能弥补自身在企业运营上所遇到的危机。

然而经营颓势的不可逆与市场环境的不达预期还是让海马汽车走到了崩溃的边缘。2019年,国内汽车的市场环境进一步恶化,缺乏研发能力的海马在相继推出的几款新产品F5、8S后均未受市场认可;加之小鹏汽车交付能力的不足,双方约定的产能标准未达预期,海马汽车最终在2019年底迎来其汽车业务发展的最低谷。

根据此前公开发布的数据显示,海马汽车2019年全年累计生产汽车2.89万辆,同比下滑52.06%;累计销售汽车2.95万辆,同比下滑56.41%。而同年,被代工的小鹏汽车旗下G3车型的全年累计销量为16608辆,也就是说在2019年,海马汽车自主业务的生产情况仅维持在1.3万辆左右;年总产能仅为此前与小鹏约定产能的57%。

自主产品受挫、代工预期不温不火。面对中国汽车市场大环境的不确定以及处在*ST行列的经营压力,停产自主产品、裁员缩减、维持代工现在成为海马被迫选择的出路,“一辆海马也不造了”也就成了这家曾经的海南骄傲在面对商场大起大落后摆出的最后倔强。

2

代工的模式还能维持多久??

好在2019年汽车业务的触底并没有让海马就此丧失“复盘”的勇气。根据海马汽车1月发布的2019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在2019年扭亏为盈。其中,公司全年预计盈利9000万元至1.3亿元,基本每股盈利0.055元至0.079元。

汽车预言家发现,2019年公司的获利主要来自于公司非经营性损益影响归母净利润的7亿元,也就是“变卖家产”所得。根据预告显示,2019年内公司包括转让子公司上海海马汽车研发有限公司和河南海马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的股权、出售闲置房产、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收回以及补助等。出售产业让海马成功的实现业绩的扭亏为盈,并有望撤销深交所对其股票的退市风险警示。

但对于这样的续命方式,相关行业专家却指出:若不能改善汽车主业务,其未来发展仍将面临多重挑战。简言之,停产自主、继续代工海马早晚还是死路一条。毕竟目前代工方式还无法让海马实现经济过度或谋求转型的可能。

详细了解后我们发现,就在小鹏汽车与海马宣布合作代工后不久,小鹏就宣布自建工厂的意图,并明确回应了自建工厂对自身业务的必须性。今年2月14日,肇庆小鹏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在肇庆市工商局高新技术开发区分局正式登记成立,有关注者认为这是小鹏在对工厂建设所做的准备。尽管小鹏汽车对此回应是为了完善供应链布局,为公司产品发展做充分筹划,但此举目前并不排除小鹏在生产端可能与海马合作出现裂痕的可能。

设与小鹏分手,如果重新寻找新代工伙伴,代工前景的不确定性仍旧是海马无法逃避的核心问题。现阶段由于国内新能源市场短期前景不明朗,市场实际需求小于企业产能,致使大多数新能源汽车企业无法盈利,意味着与新势力合作代工,海马还将面临规模论的困惑。相比新企业的不确定性,传统车企的市场份额较高,但由于自身产能过剩,也没有代工需求,因此代工的前景对于海马而言并不长远。

就在海马沦为代工厂的消息发出后,媒体关注到目前海马汽车中牟工厂已经停工,该工厂主要生产爱尚EV等新能源车型已经全部停止,中牟工厂员工大部分“被离职“后,少数未离职员工已经被调配至郑州工厂工作;此外,海口工厂在年前开始裁员,“海马要凉”成了当天舆论关注海马给出的最多评价。

3

海马们的“拐点”?

从10年前海马合资改自主到3年前营收破百亿,海马自主的转型之路虽称不上经典案例与范本也绝不算转型失败的“反面教材”。那为什么短短两年内,这家曾经的海南“骄傲”就一蹶不振了?

2006年,海马汽车与马自达的合作之路结束。自此公司开启了自主之路,“福美来2”成为当年决定“单飞”的海马汽车推出的一款全新产品,也成为海马汽车由合资品牌转向自主品牌的一款过渡性产品。

不过研发能力薄弱也成为单飞后的海马向外界暴露出的关键问题,这是由于此前与马自达的合作中,海马主要以生产的身份参与其中,没有自身研发设计能力,这项能力直到今天都是困扰海马汽车发展的一个关键。

以2018年上半年为例,海马汽车在产品研发上的投入为2.54亿元。但同期相比,长城汽车的研发投入15.04亿元、比亚迪的研发投入则是达到了37.19亿元。研发能力的差距使得随后海马陆续推出的产品都未能得到主流市场的认可,也为后来产品彻底丧失竞争力埋下了伏笔。

另一个原因在分析人士来看,则可能与海马汽车近年来“三心二意”的经营理念有关。资料显示,早在2015年,海马就形成“汽车、金融、地产”三大业务板块,并先后参股海南银行,海马地产板块则以“园林、安全、服务”为市场定位,在郑州、武汉等地投资开发楼盘。

直到今天,这种发展偏移的定位仍存在于海马汽车内部。截至2019年其集团三大业务板块分别为海马汽车、海田金控以及青丰置业。其中海田金控为海马集团金控板块,总资产100多亿元,全资拥有海马财务有限公司、海南海田小额公司、深圳海马第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同时控股参股海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海保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

一位任职过海马的员工在评价其随后的发展问题时就曾直言,海马在非汽车领域的布局,影响了其对汽车研发等方面的投入,致使后期的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下降,缺乏了市场的竞争力。他曾这样说:“之前汽车行业发展快的时候,海马没有把全部精力放在研发上,反而搞了金融、房地产等产业,技术都是老本,当其他产业回报不如预期后,汽车业务也就彻底不行了。”

如今来看,海马的没落并非全然来自于市场竞争的无情。曾经先期基础的薄弱、后期战略的失利都是海马汽车面对发展时受到过的困惑;但相比于其他行业看重投机者快进快出的果断,汽车行业似乎更关注相关企业高持续与高技术持续投入的特点,可能这才是像海马这类的企业入局之后最该正视的关注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