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力斯汽车的前身是谁_赛力斯汽车的前身是谁设计的
1.从AITO问界到华为问界,张兴海和它的赛力斯该何去何从?
2.新能源汽车前十名品牌
3.赛力斯口碑怎么样
从AITO问界到华为问界,张兴海和它的赛力斯该何去何从?
最近,坊间有关华为和赛力斯的关系问题,讨论的是不亦乐乎。虽然还是AITO汽车,但从原来的AITO问界到现在的华为问界,多少还是令一众“吃瓜群众”多了不少谈资。问题来了,华为和赛力斯曾经坚不可摧的关系,难不成真得出现嫌隙了呢?
有一说一,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毕竟,AITO汽车近期的一些操作,着实有些让人看不懂,也看不透。
3月8日,华为与赛力斯联手打造的AITO汽车在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妇女节宣传海报”,令人惊诧的是,没有使用AITO问界”,而是用了全新的“HUAWEI问界”这一新说法。紧接着,华为终端官方微博账号也转发了这条微博,并配文表示:“想去的地方,HUAWEI问界汽车,始终陪伴你!”
自此,HUAWEI问界走向前台!
看到这里,明眼人都明白,或许华为要“亮剑”了。如果说原来还扭扭捏捏,一直照顾赛力斯的情绪,这一次,华为似乎更加直接和果断。
事实上,对于很多AITO车主来讲,选择AITO大多也是冲着华为去的。说白了,一切商业行为不过是利益使然,而挂华为标,一定比那个令人看不懂的AITO或者没什么名气的赛力斯更好。只是,这时候的张兴海和他的赛力斯又会作何感想呢?
原本双方一起“生的孩子”,现在却发现,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却已经越来越跟自己没什么关系。笔者以为,此时张兴海的心情一定好不了。
当然,对于这个问题,华为和赛力斯的答复依然很官方。
赛力斯方面称:公司与华为长期深度跨界合作关系及合作模式均没有发生变化。双方进一步深化联合业务合作,未来将推出更多受用户欢迎的、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至于华为,是这么说的:HUAWEI问界是华为生态汽车品牌,是华为开创的全新商业模式。华为提供......,并通过产品定义、用户体验、质量管控、渠道零售以及品牌营销帮助车企卖好车,在帮助车企实现商业成功的同时带动华为智能汽车零部件的规模化销售。
看完双方的回应,笔者觉得,两者的关系可以这么理解。赛力斯把华为当做“结婚对象”来处,而华为却只是把赛力斯当成众多好朋友中的一个。只不过是,在某些时候,跟赛力斯走的更近一些罢了!
通俗一点讲,对于赛力斯来说,华为就是它的一切,是唯一;可对于华为来讲,赛力斯却只是其中之一。如果哪一天,赛力斯的占有欲太强,或者变得不那么友好,那人家华为不介意终止和你的蜜月期。毕竟,后面还有那么多排队等着入伙呢!
说白了,人家华为是在交纯友谊的朋友,而你赛力斯却总想着跟人家结婚生子,共赴明天。就这,两者的关系能长久才怪呢!
这么说,或许有朋友不理解,明明两者处的挺好,为何画风突变呢?在笔者来看,一方面是利益使然,另一方面还是赛力斯太能作。
先说第一点,凡是合作,要么为名,要么为利。对于华为来说,肯定是后者,因为人家早已名震全球。可问题是,不管是去年AITO问界M7碰撞A柱变形事件,还是今年的销量,华为在AITO上,似乎名利皆失。
销量数据上,虽然去年的成绩尚可,可来到2023年,却有些不理想。今年1月,AITO问界交付量仅有4475辆;2月,AITO问界交付量低至3505辆。连续两月销量环比下滑,对于华为来讲,一定是难以接受的。而照这个态势下去,2023年想破十万大关,实在难比登天。相应的,销量上不去,单车成本就降不下来,想要赚钱也就难上加难。
不只是销量的问题,有关赛力斯亏损的问题同样让人费解。
据了解,2022年,赛力斯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亏损35亿元至39.5亿元,亏损同比扩大91.90%至116.57%;扣非净利润预计亏损38.5亿元至43亿元,亏损同比扩大37.83%至53.94%。盘点赛力斯和华为的三年合作造车,亏损超过70亿元。由此,赛力斯甚至被认为,卖的越多,亏损越大。
对于华为和赛力斯两兄弟来说,虽然赛力斯亏损较大,但人家华为一定是赚钱的。所以,另一个问题也就来了,想必一定会有人质疑,是不是因为华为的参与,拿走了太多利润,导致“代工”的赛力斯独自承担了亏损。
那么,是这样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严谨一点,华为赚不赚钱,咱不知道。但是,赛力斯的亏损,跟人家华为没有半毛关系。甚至可以说,没有华为的赋能,赛力斯能否走到今天这步都不好说。
不信?大家可以翻翻之前小康的股票价格,再对比一下现在的价格就知道了!
那么,赛力斯亏损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赛力斯方面认为,是去年的芯片、动力电池等原材料上涨造成了成本上升,加之疫情影响生产、营销,使得产销量未达预期。不过,赛力斯还是有意无意的提到了一点,前期固定资产投入较大,折旧及摊销费用较高。
中肯的说,这才是赛力斯亏损的真正原因。
盘点这几年赛力斯的发展,真得是快得惊人。仅仅在2017年,赛力斯在建工程15.33亿元,同比大增126.8%;到了2018年,其智能电动汽车研发投入近9亿,同比大增200%。
据统计,2017~2021年,赛力斯前身小康股份就曾向金康新能源两江智慧工厂累计投资了21.05亿元,向高性能汽车动力电池项目累计投资了3.67亿元。如今,两江智慧工厂已经落地,其又为在建的凤凰智慧工厂累计投资了近13.48亿元。
不过,有一点也必须强调。根据披露的财报,赛力斯2022年的销售费用超过30.83亿元,同比增长3倍有余;而研发投入则不足销售费用的三分之一。
聊到这里,笔者倒觉得,华为跟赛力斯合作,真心有点委屈。对此,不知道张兴海老板是否也有同感呢?
写于最后:
笔者相信,华为对于和赛力斯的合作是用心的。否则,也不会放着那么多大牌车企不合作,非要跟名不见经传且是面包车出身的赛力斯合作了。只不过,随着故事的展开,华为发现,赛力斯似乎并没有想象的那般完美,很多有关智能汽车的梦想如果只是放着赛力斯身上,怕终将难以实现。所以,才有了华为生态汽车品牌。
从官网可以看到,AITO汽车的名字还在,但是下面的广告标语已经换成了HUAWEI问界。至于什么时候,头部的AITO汽车,也换成华为汽车,不妨拭目以待吧!
最后,笔者冒昧问一下张兴海董事长,如果哪一天离开了华为,您有信心带领赛力斯继续勇往直前吗?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界江湖,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新能源汽车前十名品牌
新能源汽车前十名品牌:比亚迪、特斯拉、上汽通用五菱、奇瑞汽车、广汽埃安、小鹏汽车、长安汽车、吉利汽车、哪吒汽车、理想。
1、比亚迪
比亚迪在1995年成立,如今业务横跨汽车、新能源、轨道交通、和电子产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亚迪具备电池、电机、电控及芯片等全产业的核心技术,车型更是覆盖乘用车和商用车。从系能源汽车发展至今,比亚迪的销量每年都名列前茅,可见它的市场认可是比较高的。
2、特斯拉
特斯拉是美国的汽车品牌,但部分车型却是在国内生产,尤其是model3和modelY。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是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的,并且汽车销量也不低,排名仅次于比亚迪。在续航和电池使用寿命方面,特斯拉是有一定优势的。
3、上汽通用五菱
上汽通用五菱在2002年成立,从名字就不难看出它是由上汽、通用、五菱三家汽车公司组成的合资公司。目前拥有四大生产基地,主要位于柳州、青岛和重庆。在发展上,上汽通用五菱有着集三方资源、南北联动、东西呼应的优势。
4、奇瑞汽车
奇瑞汽车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国有的控股企业。旗下拥有多个研发中心,其中不乏有高层次的研发人才,堪称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奇瑞汽车的技术和产品研发体系目前已经逐步完整,如今是国内最大的汽车整车、关键部件研发、试制、生产和销售的自助品牌汽车制造企业。
5、广汽埃安
广汽埃安最早成立于2017年,工厂占地703亩,总投资47亿元。其前身是广汽新能源,在2020才更名为广汽埃安,此举的目的是为了将品牌的定位推向高端。目前旗舰的SUV车型为广汽埃安AION LX Plus,主打豪华、续航和智能。
6、小鹏汽车
小鹏汽车成立于2014年,虽然企业相对年轻,但目前已经完成了全球化的布局。小鹏汽车的总部目前在广州,而研发中心在北京、上海、深圳、硅谷、圣地亚哥都有设立。而软件、数据、硬件技术是小鹏汽车汽车的核心,目的是为了打造智能化电动汽车。
7、长安汽车
长安汽车的发展历史比较悠久,其中的历史底蕴长达160年。而生产基地多达14个,整车工厂多达33个,分布于世界各地,是国内汽车十大阵营企业之一。据了解,旗下新能源的“香格里拉计划”,将会在2025年实现全谱系产品的电气化。
8、吉利汽车
吉利汽车旗下的新能源也就是几何汽车,它和吉利、领克等都是并行的一级子品牌。吉利新能源领域的定位是高端纯点品牌,技术上集合了吉利在智能化、车联网、轻量化等领域的发展成果。
9、哪吒汽车
哪吒汽车成立于2014年。同样是新能源汽车的新新生儿,但这家低调的造车新势力在六年的时间里默默拿下了发改委、工信部双核准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建立了两个智能化工厂。
10、理想
理想汽车的独到之处,在于它第一次将增程式这个概念带到了国内的电动车品牌。理想的CEO是李想,蔚来的CEO是李斌,但李想又投资了蔚来汽车成为其股东。也是因为股权人关系,让不少以为两者是同个创始人。
赛力斯口碑怎么样
很好。赛力斯,即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的公司。该公司的前身是小康股份,曾与东风有过合作,生产过东风小康等车型。
赛力斯的口碑主要来自其车型的用户评价。赛力斯SF5的评分为4.49分,其中包括舒适性好、加速强劲、配置丰富、续航里程大、内饰材质好、后排空间大、转向没有虚位等优点,其也存在电耗高、没有杯架、胎噪大、底盘太低、保值率低、车身材质不好、刹车不灵敏等缺点。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