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最困难的时候_特斯拉很难买吗
1.特斯拉能开几年?特斯拉开十年以后怎么处理
2.特斯拉目标2030年年销售量达2000万
3.特斯拉工厂过年不走能上班吗
4.特斯拉三大工厂分别在哪里?特斯拉在中国有几个工厂
5.15分钟成就达成!特斯拉苏州开启“自助提车”交付模式
6.事故频发,技术落后,特斯拉开始跌下神坛
特斯拉能开几年?特斯拉开十年以后怎么处理
特斯拉开到10年估计都有点困难,新能源汽车很多人就会先想到电池才是决定车辆的寿命,这一点说的没错。但这只能放在低端程度的新能源汽车上,而特斯拉属于中高端新能源汽车,寿命更多取决于科技配置的硬件水平。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新能源车硬件冗余可以保证3年之内不会有明显的落后,过了这个时间换车才是最实际,所以别想着特斯拉能开10年了。
特斯拉开十年以后怎么处理
特斯拉开十年以后基本可以是报废的了,或者可以在某个平台上转卖出去。虽然特斯拉的车对电池衰减控制得比较好,八年之后衰减在10%以内,此时的续航减少比较严重,大概在50公里左右,但50公里的续航缩水你会有明显的感觉,虽然减少了这么多续航不至于让特斯拉开八年就废了,但会对用车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现在电动汽车的发展速度就如同当年智能手机发展起来那样日新月异,尽管在设计上有冗余,但并不能支持太长时间。所以新能源汽车要比传统的燃油车寿命要短很多,而传统汽车的使用寿命取决于排放政策,一般来说开个十年并没有问题。
特斯拉目标2030年年销售量达2000万
特斯拉目标2030年年销售量达2000万
特斯拉目标2030年年销售量达2000万,斯拉目前共有6家工厂,其中4家是整车制造,分别位于美国加州弗里蒙特、得州奥斯汀、上海临港以及德国柏林。特斯拉目标2030年年销售量达2000万。
特斯拉目标2030年年销售量达2000万15月6日,特斯拉发布了2021年影响力报告。报告指出,特斯拉的目标是加快推动世界向可持续能源的过渡,到2030年,特斯拉的目标是每年销售2000万辆电动汽车,并部署1500GWh的储能。作为参考,特斯拉2021全年销量为94万辆,部署了4GWh的储能。
特斯拉汽车
智车派了解到,如果特斯拉通过持续的增长速度来实现这一里程碑式的车辆交付,到2030年,特斯拉的车队总数将超过数千万辆,每辆车每年可以减少数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回顾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第一季度生产汽车305407辆,同比增长69%;交付汽车310048辆,同比增长68%。与此同时,特斯拉2022年第一季度营收187.56亿美元,较去年一季度同比增长81%,高于市场预期为179.2亿美元。并且,马斯克在此前的电话会议上表示,特斯拉应该能够在2022年生产150万辆汽车。
在运营方面,特斯拉柏林超级工厂的生产交付工作已于2022年3月正式启动,得州超级工厂的生产交付工作已于2022年4月正式启动。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有消息称,特斯拉在上海将进行的是扩产而非建设第二工厂。据悉,此前特斯拉在写给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感谢信中提出,特斯拉将在上海超级工厂附近建设一个新厂区,此前规划提升45万辆汽车年产能的任务将由新厂区承担。
特斯拉目标2030年年销售量达2000万2特斯拉在上海临港扩建工厂的消息最早在2021年3月1日传出。
那一天的上海市土地交易市场官网挂出一则土地出让公告,位置在上海自贸区临港重装产业区,靠近特斯拉工厂,总面积为46.14万平方米,准入产业类型为新能源车整车制造。据说,这块地将用于特斯拉现有工厂的扩建。
5月3日,外媒报道特斯拉在写给上海市相关政府的一封感谢信中提及了新建工厂事宜,但目前为止,特斯拉官方并未确认这是扩建还是新建工厂。
特斯拉目前共有6家工厂,其中4家是整车制造,分别位于美国加州弗里蒙特、得州奥斯汀、上海临港以及德国柏林。另外两家则是生产电池和能源设备的工厂,前者在内华达州,后者在纽约。
从面积上来说,得州奥斯汀工厂是最大的,超过1000万平方米,是目前上海工厂的10倍以上;第二大工厂是柏林,共300万平方米;第三是加州弗里蒙特工厂,这是特斯拉最早的工厂,面积为150万平方米;最小的是我们的上海工厂,86万平方米。
从出车的节奏和速度上来说,目前加州弗里蒙特工厂和上海工厂不相上下,平均45秒就有一辆Model Y下线。
2021年,弗里蒙特工厂每周生产了8550辆车型,全年共交付44.46万辆车型,上海工厂每周生产超过10000辆,全年共交付48.41万辆,这两个工厂相加几乎供给了去年整个特斯拉市场。但随着柏林工厂和奥斯汀工厂今年的相继开业,未来整个局面将有所不同。
虽然产量爬坡需要时间,但柏林工厂第一阶段的量产目标是70万辆,而得州设立的Model Y单一车型的目标就直飙到100万辆。未来,这两个工厂的潜力释放后,实际产能将大大提升。
特斯拉的目标是每年销量增长50%,到2030年总销量达到2000万辆。2021年特斯拉销量为93.6万辆,按50%计算,今年目标将接近150万辆。而这4家工厂中,柏林和奥斯汀仍处爬坡状态,要在余下的7个月内实现既定目标并不那么容易,今年的重担仍可能落在弗里蒙特和上海工厂。
马斯克在2021年10月9日柏林工厂的开放日上说,设计样车容易,实际到量产阶段时,要实现目标产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这4家工厂,虽然建的时间有先后顺序,但在技术的先进性上,很难比出谁高谁低。每家工厂都依据了各自工厂的情况以及所生产车型,在冲压、焊接、涂装和总装这传统的四大工艺上有所优化,在每个环节均采用了多层设计,有效利用了厂房的垂直空间,使用升降机、输送带等自动化物流,充分利用土地的使用效率。
传统汽车工厂以人为核心建立和组织生产线,机器仅接管其中一部分适合的工作,而特斯拉是以机器为核心,高度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是它所有工厂的一个重要特点。
这4家整车厂都配置了一体式压铸机,而配置的数量则根据不同的产能目标而定。一体式压铸机节省了某些零部件的单独冲压和焊接过程和时间,但后续可能会给用户带来高昂的维修费,这是新技术带来的一种负面效益。
从某种意义上说,特斯拉工厂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在以技术进步为主导力量的背景下,特斯拉工厂的规模和效率成为了最佳范式,马斯克(Elon Musk)本人也因此成为当下行业的偶像级人物。
特斯拉目标2030年年销售量达2000万35月6日,特斯拉发布的2021年影响力报告显示,到2030年,特斯拉的目标是实现每年销售2000万辆电动汽车。机构指出,特斯拉不仅是业内率先实现连续盈利的新能源车企,而且正进一步巩固自身的先发优势。通过涨价策略和成本控制,特斯拉不断刷新行业天花板,其市场份额的提升也将带动全产业链的发展。
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美东时间5月6日收盘,特斯拉报收865.65美元/股,下跌0.87%,总市值为8968.22亿美元。
2030年实现电动汽车年销量2000万辆
报告指出,特斯拉的'目标是加快推动世界向可持续能源的过渡。到2030年,特斯拉的目标是每年销售2000万辆电动汽车,较2021年年销量94万辆,翻20倍;储能方面,特斯拉计划部署1500GWh,较2021年的4GWh ,翻370多倍。
特斯拉表示,如果能够通过持续的增长速度实现这一里程碑式的车辆交付,到2030年,特斯拉的车队总数将超过数千万辆,每辆车每年可以减少数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特斯拉的千万年销量目标基于其高发展增速。2022年一季报显示,特斯拉总营收同比增长81%至187.56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177.8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增长658%至33.18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21.56亿美元;汽车销售毛利率更达到32.9%,远超汽车行业平均水平。
交付量方面,2022年第一季度,特斯拉电动车交付量达310048辆,产量达305407辆,去年同期的交付量和产量分别为184800辆和180338辆。其中,一季度,特斯拉共售出295324辆Model 3和Model Y电动车,同时交付了14724辆Model S和Model X。新款Model S和Model X在北美率先迎来热销。
特斯拉称,第一季度总营收的增长得益于车辆交付量增长、单车平均售价上涨,以及业务其他部分的增长。2022年公司可以生产150万辆汽车,产量有望实现60%的增长。
进一步扩大产能
要实现2000万辆年销量的目标,特斯拉需要强大的产能支撑。“我们面临的问题不是需求有限,而是产能有限”。马斯克在电话会上说。
上海超级工厂是特斯拉全球重要的生产基地,数据显示,2021年上海超级工厂车辆交付量占特斯拉2021年全球交付量的51.7%。近日,特斯拉也明确了上海工厂扩产计划。新工厂预计将生产Model 3和Model Y车型,年产能预计为45万辆。新工厂完成扩建后,将助力特斯拉将上海工厂的总产能提升至每年100万辆,成为特斯拉在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中心”。
此外,近期,特斯拉连续喜提两座超级工厂。3月22日,特斯拉德国柏林超级工厂投产,并交付了30辆Model Y。按照计划,该工厂主要生产Model Y,计划产能为一年50万辆。4月8日,特斯拉美国德克萨斯州超级工厂投产运营,目前已经完成首批 Model Y车型的交付,预计年产辆能达到50万辆。
基于特斯拉上海工厂扩产、柏林及奥斯汀工厂的生产下线,开源证券认为,2022年特斯拉销量有望保持较大提升,同时公司借由涨价抵消上游原物料成本压力,将进一步推动营收增长,预计2022年公司收入有望达到864亿美元,同比增长61%。
开源证券还指出,特斯拉2023年Cybertruck及Semi重卡的推出及全球各工厂的产能逐步爬坡,将持续带动销量增长,预计2023-2024年特斯拉收入分别为1148亿美元、1405亿美元,对应同比增速分别为33%及22%。
同时,特斯拉交付量有望于2022-2024年保持快速增长,预计2022-2024年公司汽车交付量分别为143万辆、193万辆及241万辆,对应同比增速分别为53%、35%、25%。
特斯拉工厂过年不走能上班吗
特斯拉工厂过年不走能上班。公司会有加班安排,但加班与否看个人自愿,加班也会有加班费。
特斯拉过年可以正常放假,过年要回家的也可以哦,通过其它渠道没面试成功的我们也可以安排本周三,四,五面试有包进名额,看好正式工,不是外包,每周都有面试,提前报名不用等。
每月加班工时保底36个小时(加班按以上底薪算)中班补贴18元,夜班补贴30元,长白班,做四休二,做六休一,做五休二,各部门不同。
特斯拉第三超级厂位于上海:
这个大家都比较熟悉,也是建设最快的工厂,于2019年初正式投产。这个工厂对于特斯拉来说至关重要,在特斯拉最困难之时,中国上海出以援手,让特斯拉在短时间内走上正轨。而且这个工程建设周期也是最长的,仅仅用了10个月时间,与正在建设的位于德国的超级工厂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工厂主要生产Model 3和Model Y,Model 3的产能是25万辆,而Model Y的产线在今年刚刚投产,产能也是25万辆,随着Model Y的国产化,也让其预售价直降16万之多,厂商指导价为33.99-36.99万元。
特斯拉三大工厂分别在哪里?特斯拉在中国有几个工厂
随着特斯拉的销量快速增加,其在2030年全球销量预计达到500万辆以上,当然以现在特斯拉的产能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大肆扩张。那么,特斯拉三大工厂分别在哪里呢?第一超级工厂
特斯拉第一超级工厂位于美国内达华州,这是特斯拉自建的第一座超级工厂,于2014年6月完成并投产。由于这个工厂限制公众参观,这个工厂比较神秘,没有太多信息公布。但是这个工厂主要生产动力电池、Powerwall和Powerback。 Powerwall和Powerback可以理解为是一个充电宝。Powerwall的容量较小,容量为7-10Kwh,主要是家庭使用;Powerback容量更大,一般为100Kwh,主要是用在商业场合,但是这两个对于中国家庭来说可能并不适用。第二超级工厂
特斯拉第二超级工厂位于美国纽约,是在2016年收购solarcity的工厂而获得,这个工厂主要生产太阳能屋顶,每周可以生产1000套屋顶设备。其作用配合Powerwall和Powerback使用。第三超级工厂
特斯拉第三超级厂位于上海,这个大家都比较熟悉,也是建设最快的工厂,于2019年初正式投产。这个工厂对于特斯拉来说至关重要,在特斯拉最困难之时,中国上海出以援手,让特斯拉在短时间内走上正轨。而且这个工程建设周期也是最长的,仅仅用了10个月时间,与正在建设的位于德国的超级工厂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工厂主要生产Model 3和Model Y,Model 3的产能是25万辆,而Model Y的产线在今年刚刚投产,产能也是25万辆,随着Model Y的国产化,也让其预售价直降16万之多,厂商指导价为33.99-36.99万元。第四超级工厂
特斯拉第四超级工厂位于德国柏林。日前,特斯拉在德国柏林的超级工厂目前正快速建设中,其中4所厂房已基本建设成型。按照特斯拉此前计划,柏林工厂计划2021年7月建成投产,生产的Model Y也将于2021年交付。但厂地尚未获得进一步清理森林和建设油漆车间的许可,有可能工期会往后延迟。Fremont工厂
这个工厂位于美国加州,不是特斯拉自建工厂,而是通过合作收购的。该工厂在1962-1982年间隶属于通用汽车公司;1984-2009年间,该工厂则隶属于丰田汽车公司所创立的新联合汽车制造公司(NUMMI)。后来在2010年丰田与特斯拉在电动车方面的合作,其中就包括了Fremont工厂的转售计划,同年10月19日,特斯拉取得工厂所有权,10月27日正式开幕,2012年6月22日,特斯拉在这里交付了首辆Model S。 收购这个工厂,特斯拉花费4,200万美元,而后又花费1,500万美元来升级设备,后来在2016年宣布了扩建的消息。原计划2020年完成扩建后,Model X和Model S产能为9万辆,Model 3和Model Y产能为40万辆。但是由于疫情影响导致工期延后,另外扩建后计划Model 3和Model Y产能为50万辆。Tilburg组装工厂
这个工厂位于欧洲荷兰,在2013年8月投产。这个工厂主要是生产Model Y,而且以进口件的形式在工厂内组装。15分钟成就达成!特斯拉苏州开启“自助提车”交付模式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成为保障个人健康安全的有效措施。在积极配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特斯拉为满足车主正常的购车、用车需求,在原有的智能化服务模式上,拓展完善了一系列包括直播间看车、网上下订单、售后服务线上答疑等云端服务。
在整个服务链条中,达成“零接触”的交付环节是最为困难的, 特斯拉 苏州相城交付中心突破性启动“自助提车”模式,让车主免等待、零接触,最快1015分钟就能办好手续,提走爱车,彻底打通了从咨询到售后的服务链条“零接触”。
105分钟 “最快交付”创造行业新模式
据了解,目前业内传统的交付模式,完成全部流程所需时间为2小时左右,且无法有效避免人群接触。特斯拉创新推出的“自助提车”服务,不仅将整个交付流程浓缩到10分钟,且全程自理无需线下交流。
在苏州相城交付中心,车主只需前期通过电话、线上等方式沟通,与交付顾问约定通过“自助提车”模式完成交付。特斯拉交付专员会手机收集车主材料,并提前办理保险、临牌等业务。全部完成后,交付专员会将所需资料等放入自助柜内。车主只需在预约时间内自行前往特斯拉交付中心的自助柜中领取卡片钥匙、临牌等一应材料,随后根据指引,前往提车大厅自助提车区,领取自己的爱车。
刚刚办完自助提车的徐先生兴奋的表示:“之前一直担心疫情期间是不是会推迟交付,又担心不推迟会不会有风险。现在好了,特斯拉这个自助交付把我的所有顾虑都规避了,又能够拿到车,又避免了聚集风险,实在是太贴心了。”
仪式感拉满 自助提车同样“缺一不可”
虽然15分钟完成车辆交付,但是在仪式感、安全性上,特斯拉“自助提车”交付模式却同样干货满满,不会给车主带来一丝缺憾。
在苏州相城交付中心,特斯拉提供了诸多道具供车主打卡拍照。每一辆等待车主的新车都会被“装扮一新”。新希望记录这一时刻的车主,还可以在特斯拉精心装点着主题背景墙、梦幻气球和美妙立牌的拍照区打卡,在朋友圈晒出人生的又一个幸福瞬间。
抱着玩偶不停拍照的 宋 女士开心的表示:“这仪式感太棒了,没想到自助提车也能这么有氛围,我自拍了好多好多照片和视频,等下朋友圈肯定要炸了!”
个性化交付 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
据了解,为了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特斯拉在传统交付模式上,不但开创推出了“自助提车”服务,还可以在特殊情况下提供送车到家(home delivery)服务,让车主只要在家中安心等待,即可收到送货上门的爱车。客户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和交付顾问沟通选择适合自己的交付方式,让交付流程更加灵活和个性化。
除了仪式满满的体验感外,特斯拉在安全上同样一丝不苟。不论何种交付模式,在交付前,特斯拉都会给车主发送相关介绍,以便新车主全面了解并尽快熟悉爱车。交付后,特斯拉同样给车主提供了“复习”机会,车主可以在爱车的大屏幕上观看教学视频,并对照车辆实体了解各项功能。这之后,特斯拉工作人员还会跟进车主使用感受,确保第一时间解答车主疑问,帮助车主尽快熟悉车辆并掌握功能应用,对爱车“了如指掌”。同时也会和客户保持沟通,提供给客户相关用车视频资料、指南等。
此外,特斯拉针对特殊时期的特殊需求,精研创新诸如直播间云试驾、线上专属福利间、车辆功能直播展示、售后服务线上答疑、远程诊断等一系列云端服务,包括此次备受好评的“自助提车”模式,都一定程度上便利了车主应用,也体现出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汽车先锋企业,在疫情常态化中的不断创新和突破。
@2019
事故频发,技术落后,特斯拉开始跌下神坛
文 | 王静仪 蘧毛毛 刘皖媛 李阳
编辑 | 施智梁
明星外企特斯拉(NASDAQ: TSLA)如今身处舆论的风口浪尖。
4月,一段特斯拉摄像头拍摄到的车内高清视频,引发舆论对于数据保护的热议,新华社评论为“车内涉及到的隐私不是你想采,就能采!”3月,#特斯拉质量问题该不该上315#在社交媒体吸引大量讨论,不少网友认为“特斯拉应该登上中央电视台3?15晚会”;2月,特斯拉因消费者反映的异常加速、电池起火、车辆远程升级(OTA)等问题,被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联合约谈。
作为一辆 汽车 ,特斯拉爆出的问题不少,但人人都爱特斯拉。在深圳创业的90后伍孝雨告诉出行一客 (ID:carcaijing) :“智能 科技 和品牌溢价!”作为智能 科技 迷,他的家里遍布各种智能家居,他觉得特斯拉的高 科技 属性几乎为他量身定做。
这家成立于2003年的硅谷公司创造过很多纪录:续航里程最长(2012年就达到480公里)、自动驾驶最强(至今仍是公认的车企第一)、第一家实现整车OTA升级、第一家开创直营销售模式、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本人也在2021年凭借股价的迅速上涨成为世界首富。
先行者的很多创举被照搬学习,比如在大城市中心商场开设体验中心的模式如今已成业内标配,而哪家车企要想证明自己的自动驾驶能力强,言必称摄像头精度和数量是特斯拉的几倍几十倍。
但特斯拉的先发优势正面临来自各行业竞争者的挑战:曾独领风骚的电池领域有了中国企业的强力冲击;在自动驾驶感知解决方案上,大部分车企已经统一战线地站在特斯拉对立面;在智能网联领域,互联网 科技 公司亲自下场作战;传统车企巨头们虽然稍显迟缓,也在奋起直追。
降价促销也让特斯拉主动走下神坛。Model 3国产化的一年多里降价7次,自认被“割韭菜”的消费者们,心态从购车前的欣喜若狂到购车后的意难平,特斯拉强 科技 感的品牌形象受到挫伤。借此,新造车势力走上了自己的品牌差异化之路。
从消费者到官方层面,这家明星外企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口碑危机。上海超级工厂的产能从2020年初的每周1000辆拉升到年尾的5000辆,产能翻了五倍,质量问题随之显现,连马斯克自己都承认现在不是购车好时机。初来乍到却攻势凶猛的特斯拉,被新华社撰文斥为“傲慢”,近期甚至引来了工信部等部门的高规格约谈,数据安全问题也被摆到台面上。
“转型成功的传统车企会分走特斯拉的光环,市场对于特斯拉的预期也会逐渐下降,资本市场的看法也会发生变化。”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对出行一客 (ID:carcaijing) 表示,在这场围剿战役中,特斯拉能否保持可持续性的规模增长成为关键,一场对决正在开始。
不可否认,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无论是技术方向、商业模式还是产品理念,特斯拉都是新能源 汽车 领域公认的模版,但这一现状已悄然发生改变,特斯拉的诸多优势光环,正在退散。
以动力电池为例,2017年特斯拉Model 3正式交付时,354公里(标准版)和499公里(长续航版)的续航能力傲视全球,彼时国内同级别电动车实际续航里程均在300公里以下。
特斯拉凭借开创性的“21700”电池技术,在传统“18650”圆柱电池(18代表直径、65代表长度、0代表圆柱形状)的基础上,将直径增加3mm,长度增加5mm。看似轻微的尺寸提升,却能实现能量密度增加20%,成本降低10%,其综合性能在全球电池产品中一骑绝尘,并引得国内一众电池厂商争相效仿。
随着以宁德时代(300750.SH)为首的国内电池供应商技术突飞猛进,国内外续航差距快速拉近。纵观2020年量产的纯电动车型,综合续航里程在500km以上几乎是高端车的标配,小鹏P7等不少车型长续航版,已经突破700km大关。进入2021年,蔚来、广汽更是将1000km续航视为新的里程碑。这样的续航能力已完全不在特斯拉之下。
中国科学院院士、动力电池专家欧阳明高明确表示:“中国的电池很好,特斯拉的电池技术已经对中国没有什么冲击了。”特斯拉在进入中国市场后,也已选择宁德时代为电池供应商之一。
同样的故事也在自动驾驶的技术演进上发生。一直以来,特斯拉在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上,都是不折不扣的视觉派,即由摄像头主导构成纯视觉计算。其独有的“影子模式”,可将驾驶员操作与“影子”对环境的感知预判进行比对,来不断加强其自动驾驶系统。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能力被普遍认为是业内第一。
但越来越多的车企对特斯拉的路线提出质疑,转投激光雷达路线,即由激光雷达主导,配合摄像头等元件来实现自动驾驶功能。
同济大学 汽车 学院人车关系实验室 汽车 专家王小斌告诉出行一客 (ID:carcaijing) ,如果特斯拉真的能做到 汽车 的摄像头与人类的感知判断相同且算法足够强大,理论上靠视觉方案就能实现全无人驾驶。“出发点是正确的,但机器真的能完全像人类一样去观察和思考吗?现在的难点是:如果只依赖摄像头能不能达到人眼的效能,获取的信息是否足够支撑判断。”
小鹏和蔚来打响了激光雷达上车第一枪。2020年11月底,小鹏 汽车 CEO何小鹏与马斯克就激光雷达路线“隔空互怼”,之后又宣布与大疆合作在2021年新车型搭载定制版车规级激光雷达;蔚来1月9日发布旗下首款轿车ET7,激光雷达也是亮点之一。传统车企中,现代、宝马、福特等品牌也都有搭载激光雷达的产品规划。
显而易见的是,特斯拉的技术风向标地位已不再稳固:电池领域,特斯拉一直被模仿,或终将被超越;而在自动驾驶感知解决方案上,大部分车企已经统一战线,不约而同地站在了对立面。
汽车 是工业制造的皇冠,即使特斯拉有多种先进技术傍身,也面临制造困境。“有朋友问我,应该什么时候买特斯拉?我的回答是要么一开始就买,要么等生产稳定下来再买。”近日,马斯克自曝其短,“因为在生产加速过程中,要让产量直线上升同时,还要在所有细节上做到完美,的确非常困难。”
汽车 研究机构J.D Power发布的2020年美国市场新车质量研究(IQS)报告显示,特斯拉初始质量得分为250PP100,这意味着每100辆特斯拉车型便会出现250个问题,排名垫底。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特斯拉问题多多,但集中在外饰和内饰,而非电池、 娱乐 、导航等其他车型的常见问题或关键领域。
国产一年多以来,随着生产成本的降低,Model 3经历5次降价,从35.58万下降至当前的24.99万,尽管新车主纷至沓来,老车主却自觉感情被严重伤害。购买首批国产Model 3之前,北京的张女士自认“是特斯拉粉,还拉了朋友一起买”,车辆到手之后,她的评价却变成了“特斯拉在割韭菜这件事上真是从来没让我们失望过,我现在很讨厌这个公司”。
对此,特斯拉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多次回应:价格与成本相关,我们在中国生产了,节省的成本不让给消费者,那才叫“割韭菜”。如果未来原料或者零部件价格出现上涨,特斯拉也有可能涨价。无论在哪一个时间点上,提供给消费者的都是最优价格。
“用户感情不是 科技 公司最关心的。”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大中华区副总裁郑赟对出行一客 (ID:carcaijing) 表示, 汽车 产品在不断迭代的过程中,需要适应新的常态。原来买车是经销商体系,经销商需要挣钱,消费者不知道中间差价是多少,就算车子本身不值那么多,终端价格也不会变化。而特斯拉采用一口价、透明的直销模式,消费者不需要跑好几家4S店做比较。这是一个双刃剑,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取决于个人的理解。
同一个品牌从80万打到25万,这事只有马斯克这个外来者才做得出来,这被认为破坏了车界的金科玉律。
在大众 汽车 乘用车品牌管理董事会成员、大众 汽车 乘用车品牌中国CEO冯思翰(Stephan W?llenstein)看来,像特斯拉这样自上而下打市场的高端品牌必须要非常敏感和审慎。“当别人认为你是一个高端品牌时,你一定花了很多钱才获得这样的消费者感知,如果扩张得太快,品牌很快就会下来了,忠实客户会流失,建立起的品牌和 社会 身份的联系会被淡忘。”冯思翰在接受出行一客 (ID:carcaijing) 采访时表示。
在特斯拉Model Y国产化后的1月底,宝马对旗下电动车型大幅降价约7万元,和Model Y正面作战。与特斯拉老车主被直接降价伤害感情不同,宝马对老车主以现金补偿差价。宝马中国方面回复出行一客 (ID:carcaijing) 称,给老车主补贴是考虑到他们的感受,让他们意识到宝马的品牌值得信赖。
数据分析公司李及李创始人李瀚明向出行一客 (ID:carcaijing) 分析,在认同感带来的品牌忠诚度上面,不少车厂集团都有完整的“消费升级”曲线。例如,早年开丰田皇冠的车主,现在的座驾往往是雷克萨斯;而以前开大众帕萨特的车主,现在的座驾往往是奥迪。这种“习惯成自然”的对车厂造车理念的认同,令车厂有一个稳健的客户基础。
汽车 品牌的差异化极为重要,特斯拉主打 科技 感,目前公认的国内造车新势力头名蔚来 汽车 ,其“用户”的标签也越来越深入人心。
出行一客 (ID:carcaijing) 在2021年的Nio Day发布会上观察到,不同于一般车企负责人在发布会上率先介绍各路领导、继而引出新车,创始人、CEO李斌在开场时花了大量时间感谢用户,分享车主参与公益、户外活动的故事,再进行企业信息宣讲——车企CEO能记住车主名字、建立直接联系,这在传统 汽车 时代难以想象。
成都蔚来车主苗先生有一套独特理论:花40万买一辆国产新能源车的人(蔚来 汽车 均价超40万元),收入水平和阶层比以同等价格购买BBA入门级的群体更高,因为他们“能拿出40万买个玩具”,而不是把 汽车 作为重要的家庭资产或代步工具。
李斌此前亦对出行一客 (ID:carcaijing) 透露,蔚来品牌不会进入平价市场,如果产品要进入低价区间,会考虑新成立一个品牌。
“做得好的品牌,都有明确的差异化标签。”郑赟认为,现有 汽车 产品太多,如果消费者不能区分出各家的产品、服务有何不同,很难切换到新品牌。因为切换品牌需要的不止是金钱,更是时间和精力成本。
马斯克是特斯拉的天然广告牌。这位世界级网红在推特上的几个字,就能推动音频软件clubhouse大火、虚拟货币狗狗币和比特币价值大涨,没有 汽车 品牌CEO能复制这样的名人效应。
“一位有个性、商业敏感度强、对技术有要求、对跨时代产品有独特见解的魅力型领袖是特斯拉最大的资产。”郑赟向出行一客 (ID:carcaijing) 表示,同时马斯克也是很好的产品经理,能推动事情落地。
作为新任全球首富,马斯克旗下有多家 科技 创业公司,包括航天公司SpaceX、太阳能面板企业Solar City、轨道交通领域的Boring、神经 科技 与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它们都在各自赛道取得成绩,助推特斯拉强化 科技 标签。郑赟认为,特斯拉的营销模式可以分析可以讨论,但很难被复制。
如果说特斯拉在 汽车 行业已经不可替代,随着 科技 公司纷纷进军电动车行业,特斯拉的挑战陡然增多。
从2020年开始, 科技 公司大举来袭:华为发布了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品牌HI;长安 汽车 联手华为、宁德时代,打造全新高端智能 汽车 品牌;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和浦东新区联合打造智己 汽车 。进入2021年, 科技 公司们更是直接造车。自带流量和资金,百度、小米官宣造车,滴滴近日也被传出立项造车, 科技 公司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
正如中国电动 汽车 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对出行一客 (ID:carcaijing) 所言, 汽车 革命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 汽车 智能化、网联化已是发展方向,互联网 科技 公司的话语权必然会越来越大。
当前新能源 汽车 领域已经形成几股竞争势力:一是以特斯拉、戴姆勒、丰田为代表的外资以及合资企业;二是以上汽、北汽、比亚迪为代表的自主车企;三是以蔚来、小鹏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以苹果、百度、小米、滴滴为代表的 科技 公司造车异军突起,形成第四股势力。
传统主机厂也是不可小觑的力量。分析师们普遍预计,大众 汽车 集团的 汽车 销售总量最快将于明年赶上特斯拉,届时这两家公司分别可交付大约120万辆 汽车 。
“如果特斯拉是电动车界的苹果,大众就是下一个三星”,瑞银证券分析师Patrick Hummel团队拆解一辆大众ID.3后研究发现,其平台与特斯拉相比具有成本竞争力,同时拥有同类产品中最佳的电池能量密度和能量效率。大众的优势在于规模,拥有与三星类似的价值定位——一个以高品质硬件和规模化生产而备受信赖的全球品牌。
特斯拉的吸引力并非绝对,而是能够被一个更具价值的选项所取代,J.D.Power 汽车 零售高级总监Stewart Strop认为,对于特斯拉之外的电动 汽车 制造商来说,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教育和解释他们的产品可提供较特斯拉更高的价值。
在这场波澜壮阔的 汽车 革命中,谁是另一个更具价值的选项?目前尚未凸显。但可以肯定的是,特斯拉一枝独秀的时代即将成为过去。
本刊实习生郭宇对本文亦有贡献
本文原载于《 财经 》杂志2021年4月12日“ 汽车 与出行”栏目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