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能源业务回暖,江淮汽车11月销量大增23.67%

2.大众入股帮助江淮重新确定了前进路线

3.江淮汽车安进:年收入3%-5%用于研发投入

4.江淮汽车2021产销目标50万辆 乘用车二工厂部分资产大众安徽接手

5.江淮汽车安进:大众(安徽)将投资200亿元 建年产能30万辆工厂

6.独家丨蔚来落户合肥:一个现实的选择

7.江淮汽车混改获批 “过度依赖”大众利弊相倚

8.2020,新能源市场的得意者和失意者

新能源业务回暖,江淮汽车11月销量大增23.67%

江淮汽车董事长安进简历_江淮汽车董事长安进最新消息

(文/彭科峰)12月8日晚间,江淮汽车正式发布最新产销数据。官方统计显示,今年11月,江淮汽车累计销量为4.11万辆,同比23.67%。今年1-11月,江淮汽车累计销量为41.67万辆,同比上涨7.74%。

具体来看,在乘用车板块中,江淮旗下的SUV和轿车均实现了增长。其中,SUV业务11月销售新车1.06万辆,同比增长103.88%,去年同期为5201辆;前11月累计销量为7.62万辆,同比下滑7.98%。

至于轿车市场,江淮汽车11月销量为2830辆,同比增长34.51%;前11月累计销量为3.27万辆,同比增长5.4%。

但是,江淮旗下的MPV销量出现下滑,11月销量仅为3043辆,同比下滑15.02%;1-11月累计销量同比下降15.31%,为3.04万辆。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能源板块,随着整体大盘的好转,江淮汽车的销量也有所回暖。今年11月,江淮旗下的纯电动乘用车11月销量为5820辆,同比增长120.79%;1-11月累计销量为4.25万辆,同比下滑22.87%。

对于江淮汽车来说,近期最大的利好,或许是大众(安徽)的加速落地。江淮汽车董事长安进表示,大众(安徽)将投资200亿元建设生产基地,年产能规划30万辆。如果这一切进展顺利,未来江淮依然有充足的增长空间。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大众入股帮助江淮重新确定了前进路线

12月14日,相关交易机构数据,上5个交易日(12月7日-12月11日)60股连续5天获融资净买入。获融资净买入前5名的个股分别是江淮汽车、保利地产、通威股份、洋河股份、海螺水泥。其中,江淮汽车5天累计融资净买入3.57亿元,位居榜首。

据了解,融资净买入是股票交易单中的重要概念,反应了市场对相关股票的热衷程度,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体现标的股票的市场走向强弱。

根据汽车预言家了解到的信息,从上周(12月8日)大众增资相关事宜落地后,资本市场对于江淮汽车一致保持较为积极的态度,股价波动较为明显。另据相关消息人士透露,近期包括国泰君安在内的多家券商机构密集调研江淮汽车,后期机构资金有望大批进入。

作为国内汽车产业开放化进程的标志性事件,媒体大多将目光聚焦在此事件对大众在华业务的影响之上。但作为这一事件的另外一方,此事件对于江淮汽车的影响似乎也同样深远。

1

逐渐明确的江淮乘用车“思皓路线”

“目前江淮乘用车业务的声量与动作全部聚焦在思皓品牌之上”,来自江淮内部的匿名人士表示,从领导9月份在北京车展亲自发布思皓品牌全新战略之后,目前集团已经将所有的资源都向思皓聚焦。

思皓此前是大众增资扩股前江淮大众合资企业旗下品牌。资料显示,2017年年底,江淮汽车与大众汽车成立江淮大众,从事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等业务;2018年4月,江淮大众发布首款合资新能源品牌思皓,并向市场推出首款车型——思皓E20X。

经过对相关数据梳理,此前江淮大众旗下的思皓品牌以及?思皓E20X在市场当中并未取得预期的声量和销量,并未对江淮大众的市场影响力提升起到突出的作用。

2020年9月,江淮汽车在北京车展上发布了乘用车思皓品牌,同时推出首款燃油车思皓X8,据当时江淮汽车高层现场透露,未来乘用车思皓将全面对标大众MQB平台。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发布的思皓X8并未使用其他乘用车“JAC”的标志,而采取了合资品牌思皓的“闪电”标志。

根据官网所列项目,目前江淮汽车和江淮大众的官网均有“思皓”的车型在售。江淮汽车官网展现的是思皓X8和思皓A5,而江淮大众官网展现的则是思皓E20X。

“虽然对于思皓品牌的归属没有明确定论,但大概率的情况是集团自己来做这个品牌,”来自江淮内部的匿名人士对汽车预言家表示,在江淮大众成立初期,江淮曾向大众建议产品悬挂大众或大众旗下其他品牌标识,但遭到了大众的拒绝,只能设立全新品牌思皓;此次增资完成后,大股东大众汽车同意江淮大众未来产品悬挂大众品牌标识。从一开始,思皓品牌的logo设计、名称包括商标注册实际上都是江淮操办的。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江淮乘用车战略日渐明确,基本上是围绕思皓品牌先电后油,更加聚焦”。

相关观察人士表示,未来江淮的乘用车或将围绕思皓重点打造,实现江淮在乘用车领域的品牌升级。战略优先级上,思皓将优先发展电动车然后再发力燃油车,在几个级别的细分市场聚焦发力。

相关机构预测,江淮(思皓)的电动车平台将在2021年下半年实现生产;和大众合作协同的制造平台预计会在2022年前后实现生产。

2

彻底放手江淮大众

从2017年至此次增资扩股落地前,虽然是参股方大众方面占有50%股份,但大众方面对于江淮大众的经营一直处于放任状态。大多数情况下,大众江淮的日常经营均由江淮方面承担。

来自思皓E20X的某品牌供应商透露,江淮大众的采购和江淮乘用车在一起,技术标准也和江淮旗下车型相一致。

这一表述和此前相关媒体的报道相一致。2018年,有媒体针对思皓产品质疑称,思皓E20X外形、配置等方面与江淮iEV7S极为相近,只是换上了思皓的logo。

但随着大众增资扩股的落地,江淮将江淮大众所有的经营几乎全部交给了大众方面,公司名称也更改为大众(安徽)汽车,江淮仅在董事会中保留了两个董事位以获得知情权。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一方面大众在江汽控股的投资使得大众在江淮大众当中的受益股份超过了77%,江淮方面如果继续插手经营江淮大众“名不正言不顺”;另外一方面,大众的强势介入将有助于提升合资公司的利润水平,对于江淮汽车方面的业绩基本面有重要改善促进。

销量下滑带来的业绩亏损是江淮汽车面临的最现实挑战。资料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江淮汽车扣非后的净利润为-9.10亿元,相比去年同期-0.84亿元,亏损额扩大达10倍之多。

此前,江汽集团总经理项兴初就曾针对合资公司对于江淮乘用车的提振作用对外表示,大众增资扩股,一方面有助于大众质量体系的引入,提升江淮乘用车产品品质;另外一方面江淮与大众在电动化以及自动驾驶领域的深度合作将助力江淮实现新能源汽车“十四五”战略规划目标。

而在私下的交流中,江淮相关领导对未来江淮大众利润提升对江淮的影响并不避讳。大众品牌在江淮大众的股权份额提升,将带来更多的投资收益,当然在产业链协同、技术交流学习上也能让江淮受益。

按照此前江淮和大众方面签订的相关协议,大众承诺将授予合资公司大众(安徽)基于其纯电动平台的4至5个大众集团品牌产品。合资公司将逐渐扩大规模并力争在2029年达到年产量35万辆至40万辆,项目总投资预计达到约10亿欧元或等值人民币。

从基本面上看,此次大众入股江淮集团,让双方的关系更进一步从江淮大众的共同出资方变成了股权上更加紧密的绑定,这对于未来江淮大众的资本基本面改善或将有重大促进作用。这也是目前资本对于江淮汽车热捧的一个深层次原因之一。

3

进入倒计时的“安氏”江淮时间

对于江淮而言,除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很敏感但又不得不直视的问题是1957年4月出生、现任江淮汽车董事长安进的年龄问题。

63岁,对于任职于国有企业的领导者而言,已经是一个"超纲"的年龄。作为江淮汽车董事长,安进已经在这个位置上任职了8年时间;而距离他入职江淮,已经有45年的时间了。

“不管目前安徽省有关部门是作何考虑。但安进退休肯定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只不过是时间问题。”相关行业人士对汽车预言家如此表示。

安进2012年升任江淮汽车董事长至今,是中国自主品牌发展的黄金时代。吉利、长城等企业借着品牌向上的东风,成功将自主品牌做到了年销百万的体量,更推出了比肩合资的高端品牌领克和WEY。就连与江淮同一省份的奇瑞,也推出全新产品序列捷途、星途。

而反观安进时代接近10年的江淮发展,不仅乘用车业务孱弱多病,连新能源业务也备外界受质疑。

2018年,江淮汽车迎来近二十年来的首度亏损,且当年巨亏7.86亿元;2019年,江淮汽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6亿元,扭亏为盈。而在盈利1.06亿元背后,江淮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高达11.17亿元;2020年前三季度,江淮汽车扣非后的净利润为-9.10亿元,相比去年同期-0.84亿元,亏损额扩大达10倍之多。

“对于资本市场而言,江淮管理人员的变化可能是一个较为明确的利好。”相关资本人士对汽车预言家表示,由于业绩基本面的疲软,江淮在资本市场的股价和市值近年来持续下降,这也导致了目前投资者对目前江淮领导班子的质疑。

目前为止,有关部门尚未对安进职务调整的主要背景还是江淮大众的存在。安进是江淮大众的实际操刀人,而江淮大众又是安徽省的重点项目,堪称重中之重。接近安徽省政府的消息人士透露,相关领导在与安进的谈话中曾经表示要“抓紧时间将江淮大众推上正轨,服务安徽省产业规划目标”。言外之意就是希望安进抓住有限的时间。

根据此前安徽省相关领导的表态,江淮此次和大众的深度合作是整个安徽省层面的产业规划,同时是对江淮汽车的深层次混改,目标是形成产业集群。

“安进退休与否,都不影响江淮大众,也不会影响未来江淮的基本面走向”。相关分析人士如此认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江淮汽车安进:年收入3%-5%用于研发投入

财经网汽车讯?江淮汽车力争2025年完成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研发。

8月12日,江淮汽车董事长安进对外表示,江淮每年收入的3%-5%将投入研发费用中,用于推动技术升级。

安进称,面对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以及共享化的发展趋势,全球汽车产业正处于市场深度调整期和技术变革期。基于此,江淮汽车将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性。

在自动驾驶领域,江淮汽车介绍,其已开启L3级别技术研发,并实现了封闭园区L4级别预演。安进表示,“力争在2025年完成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研发”。

资深汽车分析师任万付表示,智能化等技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前大家都还处于探索阶段。而电气化是汽车产业下一步发展方向,目前已是车企的共同认知,“在电气化转型的浪潮中,落后就意味着被淘汰。”

江淮汽车在2009年就已布局新能源汽车市场。当年,江淮汽车成立全资子公司江淮绿色能源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江淮汽车表示,该子公司成立有利于其拓展新能源汽车业务,加快公司产业转型升级。

2017年,江淮乘用车板块设立新能源汽车营销公司。据江淮汽车介绍,在个人纯电动车市场,江淮新能源累计交付16万辆产品。

独立汽车分析师张翔表示,江淮新能源产品主要面向低端市场,集中在5万以下市场,存在技术含量较低、竞争力不强的问题。

2015年-2019年期间,江淮新能源销量在2018年达到顶峰为6.4万辆,同比增长125.3%。而2019年,江淮新能源销量为5.8万辆,同比下滑8.9%。

2020年前7月,江淮新能源销量进一步下滑,累计销量为2.2万辆,用比下滑2.1万辆,同比下滑47.9%。

张翔表示,当前“主流消费者需求正在向A+级市场转变”。而且出于成本考虑,一般中高端产品对自动驾驶需求较高。江淮新能源产品现在主要偏向经济型用车。

张翔建议江淮新能源加强在中高端市场的布局,并提高产品竞争力,“比如配备自动泊车、智能屏等功能”。同时,他建议江淮要加强与阿里、华为等科技公司的合作,借力发展自动驾驶等技术。

任万付表示,随着大众的入股,江淮乘用车发展或将迎来转机。他指出,江淮汽车产品目前在商用车市场较为稳固,但在乘用车还需进一步发力。

最新数据显示,江淮汽车商用车板块拉动整体销量实现正增长,占比超六成。

江淮汽车7月销量为3.7万辆,同比增长33.6%;1-7月累计销量为24.6万辆,同比下滑6.3%。

其中,商用车板块7月销量为2.4万辆,同比增长36.4%;1-7月累计销量为16.8万辆,同比增长30.6%。

任万付认为,鉴于大众增资江淮大众并持有75%股权,江淮大众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将得到大众资源方面的支持,“这对江淮汽车而言,或是学习技术和提升自身的机会。”

根据江淮汽车公告显示,大众集团承诺将授予江淮大众4-5个大众集团品牌产品。

具体到车型,大众集团评估在B级车和C级车细分市场,包括纯电动汽车、燃油汽车/插电混动汽车车型。针对中国市场的未来集团模型时,就大众集团控制的主体将要生产的产品,江淮大众将获得优先考虑,以提高合资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经济规模。大众集团潜在的商用车产品也是如此。

江淮大众未来目标是2025年生产20-25万辆、2029年生产35-40万辆,预计可带来2025年300亿元、2029年500亿元收入。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江淮汽车2021产销目标50万辆 乘用车二工厂部分资产大众安徽接手

财经网汽车讯?江淮汽车2021年产销目标约为50万辆。

12月23日、24日,江淮汽车连续发布公告,对外公布2021产销计划,以及乘用车二工厂部分资产转让进展。

江淮汽车表示,根据公司初步测算,2021年度产销各类整车及底盘约50?万辆。不过,其称该产销计划为管理层初步目标,最终目标尚需经公司董事会批准。

日前,江淮汽车发布产销数据,11月销量为4.11万辆,相较去年同期增长23.67%;1-11月累计销量为41.67万辆,同比上涨7.74%。

江淮汽车11月上旬发布公告,表示拟转让乘用车二工厂部分资产,资产评估价值7.16亿元。其表示,资产转让主要是为盘活闲置产能,实现存量资产变现。

12月24日,江淮汽车表示,接到安徽省产权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竞价结果通知书》,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众安徽”)成为受让方,交易价格为?77006.67?万元。

事实上,早在去年3月,网上就传出江淮汽车有意将乘用车二工厂转让给江淮大众(即大众安徽)。此前,财经网汽车曾询问江淮是否已有意向购买者,对方表示“具体以公告为准”。

招银国际研究部白毅阳表示,集团内部交易,有利于提高整体产能利用率。

截至2019年末,江淮乘用车设计产能为45万辆,报告期内产能为16.86万辆,产能利用率仅为37.47%。江淮汽车强调,资产处置不会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若本次交易顺利实施,将对公司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目前,大众安徽项目已正式落地。江淮汽车董事长安进表示,大众(安徽)将投资200亿元建设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年产能规划35万辆,至2023年投产生产多款基于MEB平台打造的新车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江淮汽车安进:大众(安徽)将投资200亿元 建年产能30万辆工厂

财经网汽车讯?大众(安徽)将投资200亿元,用于新工厂建设。

12月8日,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揭牌仪式上,江淮汽车董事长安进表示,大众(安徽)将投资200亿元建设生产基地,年产能规划30万辆,至2023年投产生产多款基于MEB平台打造的新车型。

大众(安徽)前身为江淮大众,是大众与江淮成立的合资公司。

这意味着江淮大众成为继南北大众之后,第三个推出MEB平台车型的车企。

12月2日,江淮发布公告表示,江淮大众合资合作事项的进展暨工商登记变更、交割完成的情况。大众中国投资和江淮已于2020年12月2日按照协议约定出资,前者增资江汽控股和大众(安徽),后者增资大众(安徽)。

根据相关公告披露,大众中国投资对江汽控股增资23.83亿元,对大众(安徽)增资16.1亿元,江淮对大众(安徽)首期增资0.83亿元,目前两项交易已完成交割。

交易完成后,大众将正式持有江汽控股50%股权,大众(安徽)75%股权,并获得合资企业管理权。

按照此前签订的相关协议,大众承诺将授予合资公司大众(安徽)基于其纯电动平台的4至5个大众集团品牌产品。合资公司将逐渐扩大规模并力争在2029年达到年产量35万辆至40万辆,项目总投资预计达到约10亿欧元或等值人民币。

同时,在中国法律允许且取得许可前提下,大众将优先考虑在江淮大众生产大众B级车、C级车等插电混动汽车和燃油车。

大众(安徽)制定发展目标是,力争在2025年生产20万辆至25万辆,在2029年生产35万辆至40万辆,预计总收入在2025年达到300亿元,在2029年达到500亿元。

招银国际研究部白毅阳指出,随着增资落地,大众未来导入四五款款纯电车型,大众(安徽)竞争力有望提升,并提升大众营收。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独家丨蔚来落户合肥:一个现实的选择

[?亿欧导读?]?如果李斌能带蔚来走出困境,或许又将是一个新故事。

文丨郝秋慧

编辑丨张嫣

落户合肥,并没成为蔚来在资本市场上的一剂“强心针”。

3月3日道琼斯通讯社报道,花旗分析师Jeff?Chung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将蔚来的股票评级从“买入”下调至“中性”,股票的目标价也从6.80美元下调到了4.30美元。

2月25日,合肥宣布,蔚来汽车中国总部将落户当地,项目计划融资145亿元。但后者的股价并未如期待中一路上涨。3月2日收盘时,蔚来的股价为4.11美元,收跌0.48%。

“合肥或许是蔚来一个现实的选择。”一位业内人士告诉亿欧汽车。

创始人李斌来自安徽,将蔚来中国总部落至合肥,被称为“情系家乡”的佳话。但根据亿欧汽车了解,这并不是他最想要的选择。

蔚来EC6量产项目在合肥启动/蔚来官方

在此之前,北京、武汉、湖州等多地皆有意向投资蔚来,但都没了下文。“蔚来在找江淮代工时,就有机会落户合肥;蔚来当时希望选择最有钱的北京,合肥也在积极引入大众。但两者都没成。”对此,接近人士如是说。

不仅是各地政府,此前包括广汽、吉利等车企,也曾都被传出或是蔚来的“白衣骑士”。在落户合肥的信息宣布之后,蔚来汽车总裁秦力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补充,蔚来中国落户合肥,不等于蔚来要撤离上海。此外,蔚来“不排斥其他融资”。

对蔚来而言,“缺钱”只是表象。

NIO?House/蔚来官方

01?双赢选择

2月25日,合肥“云签约”了8个项目,涉及1020亿元投资。包括“蔚来中国总部”在内的4个项目超过百亿元,似乎抢了其他几家的风头。签约日当天,合肥官方曾经发布一条披露签约细节的微博:145亿元的融资金额将用于公司研发、市场体系建立和运营,10亿元用于规划建设总部及研发基地,15亿元用于建设生产第二生产基地。此外,还表示:2020年,蔚来中国预计营收148亿元,上市3款车型;2024年营收1200亿元,上市6-8款车型;2020-2025年,总营收4200亿元,总税收78亿元,2025年前在科创板上市。

但不久后,这条微博被删除。

紧接着,在次日,安徽省、合肥市一干高层领导,及江淮汽车董事长安进,与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共同见证EC6量产项目启动。随后,江淮方面则发公告辟谣:未与蔚来有“混改计划”。这意味着,蔚来暂时无法借江淮新能源的生产资质和产能来打通整车能力。

虽然是一则利好,但似乎仍然存在诸多变数。这从双方对外官宣的重点似乎就能所见一二。

蔚来ES6换电中/蔚来官方

在合肥看来,蔚来汽车中国总部落户合肥已是定局。但在蔚来公告内容中,将EC6列为重点,落户合肥一事仅一笔带过。随后蔚来发布公告,强调该框架协议只是初步的。李斌也透露双方约定在两个月内签署最终投资协议。

“在经历了北京、武汉、湖州等政府投资未果后,蔚来的回应是很讨巧的。李斌知道,在百亿投资真正落实之前,这一纸框架还是有风险的。”消息人士告诉亿欧汽车,“云签约的形式证明100亿是有风险的,但并不大。相关领导已经出面,为了大局,双方肯定朝解决问题、利好的方向去谈,按惯例,资金肯定是分期按节奏支付。”

蔚来当天发布的公告显示,合肥政府希望为蔚来在合肥的长期发展提供资源和资金支持,将中国总部落至合肥,进一步扩大业务,并与当地生态系统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这一说法,引发了大家对混改江淮新能源的猜测,双方随已辟谣,但未来也不排除其他形式的合作。蔚来与合肥合作不失为一个双赢之举。

这既符合国家发展长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的战略规划,也顺应了制造业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迁移的趋势。“蔚来落地合肥,是消耗过剩产能,不会造成剩余资源的浪费,互联网思维与传统制造形成互补关系,对社会的贡献更大。”消息人士对此表示乐观。

制表人/亿欧汽车分析员?张男

“可转债不偿还本金的情况下,这笔钱全部到位,可支撑蔚来到2021年中。”一位接近人士如是判断。与合肥合作,对于蔚来而言,或许能够缓解燃眉之急。而从细则上看,也对未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单车40万元价格计算,如若完成预计2020年148亿元的盈收,需完成3.7万台销量。2019年,蔚来销量为2万辆。在产品完善、品牌力增强的同时,销量增长在意料之中,但考虑到今年的疫情与宏观形势,接近翻倍并非易事。蔚来中国若在5年间要达到4200亿元营收,则需要105万台的销量,平均每年销量21万台。这对蔚来在产品迭代、用户运营、成本控制和量产能力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制表人/亿欧汽车分析员?郝秋慧?

曾有传言,已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蔚来计划回科创板,若蔚来中国总部在合肥落成,可利用新公司的名义在科创板上市,也是另一方式的回归。

合肥方面虽已删除此条微博,但不排除这将是蔚来与合肥洽商的主要内容。落户合肥,除了高营收与高税收外,蔚来还背负了巨大的期待与压力:5年内将打造一个千亿产值的龙头企业,加速合肥新能源汽车集群发展,引领带动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成为特斯拉主要对手。在当地眼中,蔚来除了加速发展自身的同时,也将担起合肥市甚至是安徽省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任。

市值50亿美金的蔚来,必须要成为第二个千亿美金的特斯拉。但如今,同时发展上海、合肥“双总部”,对它而言或许已经难免顾此失彼。

02?蔚来的痛,李斌的梦

“蔚来最大的挑战是盈利模式还在探索。”一位熟悉蔚来内部的消息人士如是告诉亿欧汽车。

创业是个坑,而如今,造车则是那个“最深的坑”。在造车的日子里,李斌这位曾经互联网领域的英年才俊,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苍老。在五棵松体育馆NIO?day上的意气风发,成为了蔚来的高光时刻之一。

上市之后,这家新造车独角兽被迫“裸奔”。2019年第三季度,与特斯拉单车承担的销售管理费用(SG&A?selling,general?&?administrative?expenses)相比,蔚来以24.3万元的价格居高不下,是特斯拉4.3万元的6倍。特斯拉的综合毛利率高达18.9%,而蔚来为-12.1%。越卖越亏,成为蔚来的痛。

制表人/亿欧汽车分析员?郝秋慧

表面上看,蔚来只是缺钱;但背后,蔚来缺乏的是一整套符合汽车生产制造规律的体系。“蔚来最重要缺的不是钱,而是一群真正懂汽车的专家,一套在产品、研发、技术和服务等方面的专业体系。”一位车企资深人士对亿欧汽车感慨,“互联网人造车的玩法确实与众不同。但汽车归根到底是桩制造业的生意,从研发到生产、管理到筹划、产品到服务,这家6岁车企做得还远远不足。”

2016年,蔚来宣布与江淮进行代工合作。消息一出,蔚来车未卖,品牌形象便在消费者心中打了折扣,“40万起买一辆江淮车”成了蔚来的一大槽点。但蔚来凭借在产品定位、品牌打造、用户运营上独具风格,以累计交付3.3万台的成绩,在新造车势力中位列第一。可独立建厂的计划一再推迟,蔚来的代工之路只能无限延期。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无论是生产、制造,还是运营、服务,蔚来在诸多环节上都是“花大钱,办小事”,虽然博来了关注,但却并不是长久的生意。在2019年下半年开始,蔚来已经开始瘦身。蔚来缺钱众所周知,可钱并不是其发展最大的短板。“除了钱之外,蔚来需要用更经济的方法运营公司,提升产品力和内部管理效率,并严控成本。”但眼下,为了延续造车之梦,李斌并不能停止为钱而奔波。

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蔚来官方

“与合肥合作,并不意味着其他车企与蔚来合作的终结。政府与产业基金是两个不冲突的维度,蔚来或许跟产业资本有新的合作模式。”业内人士告诉亿欧汽车。

此前有传出吉利3亿美元入股蔚来,双方也未进行否认。但亿欧汽车获悉,对于蔚来的控制权问题,双方一直未能达成一致。相较于广汽,吉利想要的或许更多。“无论是之前传广汽、吉利入股,还是总部落户合肥,这些消息都在释放同一个信号:蔚来是受资本认可与追捧的。”

李斌最近的回复也暗含此意: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投资者,有不同的融资的方法,我们相信能够获得足够的投资人的支持。有分析认为,熟稔于资本操作的蔚来是要把这个利好信息广而告之。“虽然短期内会有好的效果,若合作一直没有实质结果,面对投资人与股民,蔚来会遭受信誉危机。”对于蔚来而言,只有接下来的产品不断超越上一款车型,毛利率转正,蔚来才会真正走出危险期。在过去很长时间里,李斌距离“真正的企业家”,似乎都还差一步。

NIO?Pilot自动辅助驾驶系统/蔚来官方

他是创业者,他聪慧、有野心。但经他手的企业,在上市后的股价都如出一辙。在将共享单车摩拜包装成一个情怀与商业兼具的生意后,李斌选择在最后的高点——以估值37亿美金的价格卖身美团,相较ofo后来的境遇,可谓全身而退。有人说:李斌穷过,所以会害怕,所以“知进退”。

对于蔚来,李斌已经倾注了不少心血。如今,与多地捆绑的蔚来,没有退路。如果李斌能带它走出困境,或许又将是一个新故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江淮汽车混改获批 “过度依赖”大众利弊相倚

大众汽车集团在华投资的力度让业界看好江淮大众的未来发展。

11月25日,江淮汽车宣布,大众中国投资增资江汽控股和江淮大众事宜通过了反垄断调查。

公告内容显示,江淮汽车接到大众中国投资的通知,根据大众中国投资于2020年6月11日与安徽省国资委和江汽控股签署的《关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的投资协议》,以及于同日与江淮股份和江淮大众签署的《关于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的投资协议》,大众中国投资已就该两份投资协议项下的交易向具有前置申报义务的相关国家的反垄断审查部门提交反垄断审查申报。

截至2020年11月23日,大众中国投资已在相关国家就该项目取得了反垄断审查部门的批准。?

财经网汽车就上述合作事宜联系到江淮汽车相关人士,对方并未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增资获批

大众斥资入场,将为江淮汽车长期表现平平的乘用车业务带来转机。

相关交易完成后,大众中国投资将成为上市公司江淮汽车的控股股东——江汽控股的股东,持有江汽控股50%的股权。江淮汽车和大众中国投资将向双方合营公司江淮大众进行增资。增资完成后,合资公司的总注册资本从20亿元增加至73.55亿元,江淮汽车持有江淮大众25%股权,大众中国投资持有江淮大众75%股权。

江淮大众还将引进大众集团的品牌产品。?

大众集团承诺将授予江淮大众4-5个大众集团品牌产品。计划中的产品将基于其纯电动平台打造。此外,大众集团还将优先考虑向江淮大众导入B级车和C级车,包括纯电动汽车、燃油汽车/插电混动汽车车型,以及潜在的商用车产品。

江淮大众的目标是在2025年生产20万至25万辆,在2029年生产35万至40万辆,预计总收入在2025年达到300亿元人民币,在2029年达到500亿元人民币。

11月3日,江淮汽车发布公告称,江淮大众增资方案已获得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备案通过。近日再度通过反垄断审查,此次收购即将顺利落地。?

江淮汽车表示,本次增资系公司和大众中国投资战略合作中的重要环节,有利于推进公司和大众中国投资的战略合作,有利于促进合资公司的发展。还有相关人士表示,如果上述规划能够达到预期,相当于再造一个“新江淮”。

大众汽车集团在华投资的力度让业界看好江淮大众的未来发展。

今年9月28日,大众中国宣布将携手合资企业伙伴,在2020年至2024年间共同投资约150亿欧元,加速布局中国电动出行领域;在2025年前实现15款新能源车型的本土化生产,将电动车型在集团产品组合中的比例提升至35%。其中,江淮大众计划到2025年再推出5款纯电动汽车,同时建立、完善电动汽车工厂和研发中心。

中金研究认为,江淮大众有望成为大众高性价比新能源造车中心。

靠拢大众

合资合作也为江淮自主乘用车业务带来助力。江汽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项兴初将其总结为两点:一是引入德国大众质量体系(VDA标准),围绕零部件、四大工艺、整车出厂全流程开展对标达标工作,将“实现乘用车产品品质的提升”;二是江淮与大众在电动化、互联互通、自动驾驶、智慧出行等领域深化合作,将助力江淮实现新能源汽车“十四五”战略规划目标,“实现全方位的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9年,江淮汽车与大众集团就落地合肥市的智慧城市项目展开合作;与大众、一汽、星星充电等共同出资组建了充电桩企业开迈斯新能源。

资深汽车分析师任万付认为,与大众合资合作,江淮迎来了提升产品品质和品牌知名度的机会,同时新能源汽车发展也将获得更多资源支持。

此外,近日有传言称,安徽江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更名为江汽大众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名称“600418江淮”更名为“600418江汽大众”。江淮汽车对相关报道予以否认,称其为虚假消息,公司无相关信息对外发布,且暂无更名计划。

今年下半年,江淮乘用车业务开始加速转型,在开发、制造水平等方面全面向大众汽车靠拢。

制造方面,江淮乘用车一工厂已按照大众标准完成改造,与江淮大众合资产品共线生产;乘用车二工厂则拟进行转让,旨在“盘活闲置产能,实现存量资产变现”。

9月26日,江淮在北京车展上发布了思皓乘用车品牌,以及中型SUV思皓X8。据官方介绍,该品牌已实现“全面对标、全线达标、全速共标”,即产品品质全面对标大众,引入德国VDA质量管理标准,以及先进制造工艺和试验验证体系,使产品品质达到大众全球质量标准,最终与江淮大众共用“思皓”品牌标识。

利弊相倚

未来几年,思皓乘用车还将依托全新模块化平台,推出多款全新车型和改款车型,覆盖从A0级到B级的SUV、轿车,同步匹配搭载纯电动、燃油等多种动力。

11月20日,江淮在广州车展上宣布“瑞风”正式成为旗下独立汽车品牌,聚焦商务车业务,并发布全新独立品牌标识。同步上市的瑞风L6?MAX是江淮与大众合资合作后推出的首款MPV。瑞风品牌同样引入了德国VDA质量管理体系,并全面对标大众MQB平台。

目前,江淮汽车的品牌格局已经清晰:乘用车使用思皓品牌,商务车使用瑞风品牌,商用车则继续使用JAC的标志。对此,江淮汽车董事长安进表示,江淮是商用车起家,因此在市场的认知中,JAC代表的是商用车,而采用思皓品牌标识,有助于强化江淮乘用车的产品序列,与商用车区分开来。

数据显示,2020年10月,江淮汽车的SUV销量同比增长45.5%至9974辆,轿车销量同比增长59.9%至1858辆;纯电动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63.2%至5711辆。市场表现回暖,为江淮乘用车转型升级“开了一个好头”。

招银国际研究部白毅阳认为,思皓乘用车的推出,有望提升江淮乘用车产品品牌力,改善盈利能力。但如果江淮与大众磨合不畅,未能借助大众的技术和品牌重新打造自主乘用车板块,有可能会沦为大众的“代工厂”。

还有业内人士指出,思皓乘用车和大众合资品牌全面共标,产品技术全面对标,导致二者的界限模糊不清,可能会给消费者带来疑惑和困扰。在自主品牌打造差异化竞争力之际,江淮继续以“合资反哺自主”的思路紧密“绑定”大众,就当前的情况而言,其未来发展走向并不明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20,新能源市场的得意者和失意者

撰文|张传宇?编辑|路由社

202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充满了失意者和得意者。

年初,受到新冠疫情和年度补贴下滑预期的影响,包括造车新势力在内的新能源车企,陷入了发展的低潮。而后,随着中国汽车市场产能、消费的率先复苏,中国新能源市场终于在“跌跌不休”的走势中,走出了一条“逆势增长”的曲线。

2020年,中国新能源市场也呈现出一个低开高走的趋势。

数据显示,2020年10月,该细分市场批发销量突破14.4万辆,同比增长119.8%,环比增长15.9%,已经连续4个月实现同比增长。并且已经恢复到了2018年同期的水平,开始走上逐步摆脱政策补贴、自主造血的道路。

这背后,既有类似蔚来股价爆发,小鹏、理想顺利上市的乐观故事,也不乏企业停摆、创始人跑路的落寞背影。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汽车产业的历史也从来如此,时代大潮总会卷起大小不一的浪花,有人或被拍上岸去,有人或为后续的汹涌续上火力。2020年,在日益分化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就上演着一出冰与火之歌。

起落蔚来与“蝴蝶效应”

近期,一则新闻再次触动汽车行业的神经。

有媒体报道称,沃尔沃汽车旗下品牌极星汽车已和亦庄国投(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未来,极星中国总部和极星全国旗舰展厅都将落户北京亦庄。这,或许是亦庄国投错失蔚来汽车之后又一次投资尝试。

极星首款车型Polestar1?

2019年5月,彼时资金非常困难、急于融资的蔚来汽车,主动爆出获得亦庄国投100亿元投资的消息,双方将设立新的实体“蔚来中国”,并将合作建造新的生产基地,生产蔚来品牌的首款轿车车型。

随后的故事已广为人知。蔚来与亦庄国投的“缘分”,最终并没有结果;半年后的2020年2月,合肥与蔚来汽车达成投资协议,“蔚来中国”总部花落合肥。

时间来到2020年11月,蔚来汽车月交付量达到了创纪录的5,291辆,同比增长109.3%。

蔚来、理想、小鹏股价走势

随之而来的是,蔚来汽车股价奔向了57美元的高点,市值最终超过700亿美元,根据MarketWatch提供的数据,蔚来股价在过去一年里上涨了2005.42%,今年迄今为止,蔚来股价上涨了1156.97%,超过比亚迪成为中国车企市值的第一名,甚至还超过奔驰母公司戴姆勒,车企市值排名世界第三。

2019年,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曾被网友戏称为“2019年最惨的人”,而在2020年,李斌只用了一年的时间进行反转,成为最幸福、得意的那一个。

受到蔚来股价上扬和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双重利好,2020年7月、8月,理想与小鹏汽车也陆续上市。截至11月28日,小鹏汽车股价上涨328%,理想汽车上涨243%。值得一提的是,小鹏汽车最新市值高达519亿美元,合人民币3225亿元,超过了市值2989亿元的百度,一度杀入汽车公司前十的位置。

毫无疑问,蔚来、小鹏、理想已经在发展速度上至少领先了其他造车新势力一个身位,成为2020年新造车企业的名副其实的三强。美团创始人王兴就依靠对理想汽车的投资,收获了58亿元的盈利,成为这场资本盛宴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只是,在三家企业股价暴涨的背后,是不可避免的高企的市盈率,以及肉眼可见的估值泡沫。12月初,三家公司的股价在经历了高位疯狂之后,再次回落寻找支撑点。

岁末的狂欢之后,2021年最大的悬念或许就是,蔚来、小鹏、理想还能继续稳做得意者吗?

另一边,蔚来和李斌们越闪耀,就越能衬托出亦庄国投的失落。错失蔚来、再次转投极星汽车无异于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的投机。但是,从巴菲特价值投资的策略来看,“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或许又可以看作是反向操盘的典范。

亦庄国投忽略的一点是,中国汽车产业向来是一个与国家政策、地方政府紧密关联的长周期、高投资产业。比如汽车车型的生产、上市都需要主管部门授予相应资质,而生产基地的投资,都与政府的招商政策息息相关。

2019年的蔚来汽车,缺乏的正是一个强有力的支持者与背书者,而不是等待蔚来自我反弹、造血的旁观者。比如,前不久亮相的智己汽车,就走上了“传统车企+优势供应商+地方政府”的造车新模式。

当然,亦庄国投“签而不投”的举动,也能理解。毕竟,在投资行业拥有不错战绩的高瓴资本,也在2019年四季度彻底清仓了蔚来汽车的股票。

上面两位投资者的选择,也给了“风投政府”合肥市一个长线投资蔚来的机会。

2007年,合肥市拿出全市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赌面板,投了京东方;2019年,又拿出100亿重仓新能源,投资蔚来。合肥市政府投资战绩超越大多数投资大佬的背后,是其在标定赛道后会真金白银投入巨资引入头部企业,并提供一系列优惠条件。

合肥市政府,堪称2020年风投行业的得意者。

在蔚来汽车发展利好的带动下,在招商风投方面颇有心得的合肥市,还顺带完成了江淮大众的改组计划。2020年5月,大众中国、江淮汽车共同签署了对江淮大众的增资协议。12月2日,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

在兜兜转转3年以后,作为大众汽车在“南北大众”之外新晋落子合资企业的江淮大众,最终在增资协议下,正式成为大众中国的“嫡系”。

如果要为合肥引入蔚来、改组江淮大众找出一个最大的受益者。或许,非江淮汽车董事长安进莫属。

李斌(左)与?安进(右)在交谈

2019年,在左延安之后,带领江淮汽车屡屡错失发展良机的安进,在媒体的口诛笔伐之下,陷入了一场个人公关危机。一年之后回头去看,在最后的任期内促成江淮蔚来、江淮大众最终落地的安进,反而有可能成为笑到最后的得意者,也为江淮汽车乃至中国汽车市场留下了自己的浓重一笔。

得意者寡,失意者众

然而,并非所有企业、管理者,都拥有蔚来和李斌的运气。

在大众中国增资江淮大众的背后,隐藏着跨国车企在华寻求控制权的野心。比如,在大众汽车之外,受汽车外资股比政策的影响,戴姆勒、宝马都谋求在华合资公司股比从50%提升至75%。

在中国政府快马加鞭开启了汽车业转型新赛道加速工程的同时,外资车企仍然在企业控制权、利润分配等问题上反复周旋。

11月28日,大众集团掌门人赫伯特·迪斯(Herbert?Diess)在领英发表了名为《我们如何改变大众(How?we?transform?Volkswagen)》的长文。

“大众集团的规模、历史、品牌的当前价值以及在经典汽车制造领域的独特专业知识,在剧变时期可能成为一种负担。”在长文中,迪斯坦言道。

迪斯领英发表长文《我们怎么改变大众》

12月1日,迪斯的抗争显然并未收到成效。迪斯虽然没有下课,但也没有赢得大众汽车监事会对其本人的续约合同和填补空缺职位的支持。

或许,处于改革受阻、陷入削权困境的迪斯,在艰难推行Transform?2025+战略四年后,终将成为2020年岁末最大的失意者。

迪斯抛出“我们如何改变大众”的疑问,只是掀开了跨国车企转型困境的一角。在电动车面前,豪华品牌和大众类品牌,同样面临着死亡的威胁。

从2018年开始的中国车市震荡调整,到今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的出台,均意味着燃油车在中国车市的黄金时代宣告终结。

不论是以BBA为代表的豪华品牌,还是以大众、丰田、通用、本田为代表的跨国品牌,即使,2020年还能攫取最后的市场红利,但最终都将不得不面对份额不断萎缩的燃油车市场。

与此同时,在汽车“新四化”的变革年代,出现的另一个新现象是,汽车行业的核心供应商愈发频繁地出现在“前台”,成为决定未来汽车技术走向天平上的重要砝码——“他们吼一吼,汽车行业也要抖一抖”。

外媒报道大众芯片供应告急

日前,据自媒体《愉观车市》报道,受芯片供应不足的影响,上汽大众从12月4日开始停产,一汽-大众从12月初起也将进入停产状态。

虽然,大众中国方面回应称,芯片断供的影响被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正在想办法解决。但是大陆汽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却表示,“潜在的芯片交付瓶颈或将延续到2021年。”对大众集团来说,好消息是在解决了ID.3的软件问题后,依靠欧洲市场的高额补贴,ID.3实现了月交付10,000辆的出色成绩。

但深层次的问题在于,如果每家跨国车企都走上迪斯所预见的道路,无法在战略上做到深化、持续,在技术和市场上无法做到兼顾,那么,2020年,或将成为他们集体失意的起点。

同时,南北大众的“断芯”之痛,也暴露了一个事实——我国车用芯片自主率仍处于低位。根据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的数据,我国车规级芯片超过90%依赖进口,三电系统、自动驾驶等关键芯片,基本全部被海外巨头垄断。

对于兼顾芯片开发的比亚迪等车企来说,这当然是一个绝对利好。但对于专注于软件算法开发的新造车企业、自动驾驶初创企业,乃至自主传统车企而言,这又是一个长鸣的“警钟”。

回到迪斯带有“逼宫”意味的长文,我们也不难看出,即便是迪斯这类“汽车强人”、“顶级职业经理人”,在面对汽车产业艰难转型的观念冲突、权力纷争和复杂局面时,也常常力有未逮,不得不行非常之事。

由此对照着来看曾执掌华晨汽车13年的祁玉民,即使在去职多时之后,仍然被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的结局,表面上是为华晨汽车的破产终局买单,实则是表明车企变革求存的艰难与风险。

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正在加快“淘汰”之旅。

无论是众泰汽车、华晨汽车、力帆汽车这些老牌自主车企,还是前途汽车、拜腾汽车等新兴的造车新势力,纷纷走上停摆的道路上。

这背后,?2020年最失意的不光是亦庄国投,还有押注新能源赛道却不慎押错宝的地方政府。毕竟,并非所有地方政府都有合肥市“孤注一掷”的勇气,和日趋成熟的投资know-how。

其中,最为受伤的或许要数江苏地方政府。比如,南京市参与投资的拜腾汽车,今年6月宣布融资及生产运营遭遇了重大挑战,将停工停产;比如,赛麟汽车的暴雷,为投资方如皋市政府带来许多非议;此外,淮安市政府引入的敏安汽车、苏州市政府招商的前途汽车,都陷入停摆的命运。

前途K50下线仪式

同样受伤的还有江西地方政府。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至今,就有10余家造车企业投身江西各地级市,进行生产基地的建造。但截至目前,江西出产的造车新势力,除了爱驰汽车还保有行业的存在感之外,其他的企业已不可避免成为新造车运动的“炮灰”。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从2015年-2017年6月底,国内已经落地的新能源整车项目超过200个,相关规划投资金额高达1万亿元以上,各类车企已经公开的新能源汽车产能规划累计超过2000万辆。按照规划,这些项目大多数应该在2020年之前建成投产。但事实却是,它们中的大多数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客与注脚。

从对造车新势力非常开放欢迎,到如今谨慎引入新造车企业,地方政府对于新造车企业的态度在2020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如今,即便电动车生产资质审批权下放了,地方政府也不能一味大开绿灯。如果只考虑引入,不考虑培育,甚至不与本地产业做深入的结合,那么,地方政府对于新造车项目的热情,注定会随着产业政策的收紧,企业产品的市场推广不利,而让本地新造车项目迅速归于冷清。这也普遍让地方政府与新势力们从曾经如胶似漆的热恋情侣,成为互相伤害的陌路人。

在这股地方政府参与的新能源造车浪潮中,还有一个异类——上海市。它不光拒绝了蔚来后续追加投资的意向,坚定看多特斯拉,而且,还通过使用富有地方特色的行政手段,在2020年再次为新能源市场的发展增加了推动力。

10月下旬,在国务院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的同时,上海市出台了《关于调整本市部分道路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对外地牌照在上海市区的限行进一步升级。

乘联会的最新数据显示,在上海使用的挂外地牌私家车高达170万辆。上海“禁外令”的出台,上汽荣威的销量达到了往期的3倍,特斯拉也变得一车难求;蔚来,理想,小鹏等订单数量也成倍增长。

与此同时,11月参加拍卖沪牌的人数也比上月增加了,771人,达到186,549人,沪牌中标率也从10月的12.7%跌至7.8%。随着拍牌人数的走高和中标率的走低,上海“禁外令”以一种间接但不可阻挡的方式,将更多意向车主推向了新能源汽车市场。

斑窥一豹,这种来自市场的利好和趋势,无可避免的也将成为得意者的土壤,失意者的怅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