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 财务_丰田汽车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1.生产一辆10万左右的汽车,其真实生产成本是多少?
2.丰田跟斯巴鲁是什么关系
3.买完铃木买马自达,再买斯巴鲁,丰田为何要疯狂收购日本车企?
生产一辆10万左右的汽车,其真实生产成本是多少?
不同车企,其汽车真实生产成本是不一样的,毕竟车企不一样,车辆设定的价格也不同,其企业利润也大相径庭,一般情况下,国产车的成本稍微高一些,毕竟国产车用料足,配置高,性价比高,车辆成本自然也很高,合资车相对较为低一些,但是合资车的运营成本较高。10万左右的汽车,合资车的材料成本大约在4.5万元左右,而国产车的材料成本在5万元以上。
我们总是在抱怨,汽车价格太贵,消费者买不起,但是我们必须要清楚,一辆汽车仅零部件就要多达3万多个,一款全新车辆,需要耗时30个多月才能开发完成,请问,车辆的价格怎能不贵?除了车辆本身的材料成本之外,车辆还需要研发及组装,这就涉及到车辆开发成本和企业运营成本。
汽车开发成本一个崭新的车辆,也就全新改款的车辆或全新开发的车辆,研发周期大概是30个月,其研发成本非常高,基本都在10亿以上,所以,如果有一个车企拿出十个亿来造车,不要认为这种行为是财大气粗,这只是正常消费。汽车开发成本包括试验车辆制造,车辆模具制造,各项试验费用,工程师成本支出等等,一款全新车辆,仅试验车就要多达两三百多辆,按照每辆价格30万计算(定制车辆,价格很高),车辆的成本费接近1个亿;如果只是小改款车辆,车辆的研发周期大概是一年,这样的车辆成本较低,一般可以控制在5个亿以内。
企业运营成本,这就涉及到各个方面,企业水电、生产线维护、工人 成本、车辆各种耗材利用率等等,国产车企在企业运营成本方面做得比较好,尤其是长城汽车,能花1元钱就可以解决的问题绝对不会花1.1元,企业内部员工也都很自觉的养成了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降本增效,长城绝对是首屈一指的。
车辆的材料费用,开发成本,制造成本,广告宣传成本等全部考虑进去之后,车企开始制定车辆的官方指导价,一般的新车,官方指导价设置的都很高,企业获得利润自然也都很高。
车企利润率现在利润率最高的车企就是丰田,比大众的还要高出不少,毕竟丰田车辆的低性价比乃是出了名的,丰田车辆在实际销售过程中,几乎不会降价销售,宁愿少卖点儿,也要保住自己企业的整体形象,这也导致丰田车辆始终保持较高利润率的主要原因,最关键的是,即便是丰田车辆不讲价,丰田车辆依然卖得很火,部分车辆甚至出现了加价卖车的现象,根据相关统计结果,丰田车辆的利润率大概在8%~9%。
如果大家有时间,可以查看一下各大车企年度财务报表,丰田车辆的利润在全球稳占第一名。根据2019年第三季度统计结果,丰田利润率为8.7%,稳居第一位;宝马车辆利润率为8.6%,紧随其后;大众车辆的利润率大约为7.4%;通用的利润率稍微高一点儿,大约为7.7%。
汽车价格昂贵都是有一定道理的,毕竟汽车结构复杂,零部件繁多,并且汽车蕴涵了各种各样的高科技,中间可能还涉及到部分专利费用,汽车暴利时代已经过去,车企真正赚得钱少之又少。
丰田跟斯巴鲁是什么关系
丰田是斯巴鲁的最大控股人,斯巴鲁是丰田集团的一员。两公司为关连公司,有着合作关系。丰田年内将要发售的小型跑车[86]就是丰田和斯巴鲁共同研发的,其发动机为斯巴鲁的水平对置4缸发动机+丰田的VVT-i技术。
买完铃木买马自达,再买斯巴鲁,丰田为何要疯狂收购日本车企?
从上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第一个10年,整个汽车行业弥漫着狂热的并购潮。在各种“买买买”的催生下,全球几大巨头无不拥有门类齐全的品牌矩阵。然后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这种“大家族模式”造成的运营压力,也让巨头们不堪重负,一时间“卖卖卖”又成了新的潮流。
但是,丰田似乎是一个例外。
2020年2月6日,丰田与斯巴鲁签订的《新业务资本合作协议》正式生效,丰田汽车出资750亿日元将手中斯巴鲁股份增持至20%。按照日本《持分法》股权投资法规定,当投资方(丰田)持股超过20%时,被投资公司(斯巴鲁)的部分资本盈亏将纳入投资方合并财务报表,丰田可在每个合并结算日对其投资金额进行调整,这也可以理解为斯巴鲁汽车已正式成为丰田大家族一员。
而在此之前,丰田已经在汽车行业完成了一系列股权交易,从斯巴鲁到铃木到马自达,丰田的家族不断壮大。当国际巨头们纷纷精兵简政时,丰田此时却频繁在产业内出手整合,反其道而行的背后,丰田在谋划什么?
汽车大集团模式的进阶形态
纵观汽车行业历史中从大规模收购到抛出的大集团,无论是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依靠资本优势布局多品牌扩充体量,但是重规模、轻协同的弊病,让各品牌之间产品定位重叠、产研效率低下。最终,保留主品牌、牺牲子品牌,从多线作战回归“一个XX”,成为这些大集团的归宿。
但是,丰田的整合,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在同样庞大的产业结构之下,丰田形成了大集团各个企业之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成长型的关系,每家企业都有属于自己的合理定位,不同企业之间的协作也遵循基本的商业规律。这可以看作是汽车大集团模式的进阶形态。
此前丰田已经拥有占据日本K-Car市场份额榜首的大发汽车(丰田100%控股)、日本最大的商用车制造企业日野汽车(丰田控股50.2%)、跻身豪华品牌第二梯队头部的雷克萨斯。同时,丰田还有电装、爱信精机、丰田纺织、爱知制钢、捷太格特、丰田合成、丰田通商等零部件关联公司,覆盖动力总成、底盘控制、座椅、钢材、轴承、光电、金融等上下游全产业链。
在丰田内部,一直采用“磨合切磋模式”进行设计研发与生产制造,通过集团“供应商协力会”的形式,将核心部件的研发与组装任务交给供应商协力会中的一级核心部件供应商。过程中,核心部件供应商与丰田汽车的人员会不断进行意见的磨合,知识产权由丰田汽车与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共享。这种供应链的纵向结构与通用汽车等西方汽车集团相对扁平、松散的采购模式,有很大的区别。
正是依靠这种模式带来的“Just?in?Time”成本管控,相比欧美车企起步晚很多的丰田站上了全球销量之巅。但在最近十年,与多数汽车巨头一样,丰田也面临技术革新与跨界融合的汽车新业态挑战,同样迫切需要从成本管控型公司走向跨界融合创新性公司,从产品制造+销售的规模经济走向产业链制造+服务+互联的范围经济。
这为丰田今天的整合埋下了伏笔。
百年一遇的变革时期
如果说,几年前丰田对于电气化过程的技术路线,因为高层意见的分歧还存在摇摆,那么随着由社长丰田章男亲自领导新成立的电动车业务部门,这个问题已经无需犹疑。
丰田章男曾多次表示“当下的汽车市场正处于百年一遇的变革时期,电气化不是胜负的问题,而是生死存亡的关键,一旦走错方向,即使是丰田这样的公司也会溃不成军”。这样的危机意识自上而下贯穿于所有丰田职员的信念中。当丰田章男向丰田不同部门多名职员提问时,针对“公司内你们是否真的意识到目前正在面临着百年一遇的汽车产业变革”这一问题时,所有的回答都是“是的,部门内已经共享过这一趋势了”。
但对于独立的企业来说,从内燃机工业化时代到电气化科技时代的转型,是一项庞大而消耗极大的工程,既要有大量的技术攻关难点,还有巨额的资金风险压力。此时,丰田“磨合切磋模式”就有了新的用武之地,只不过对象从自家集团内的企业,进一步扩展至日本其它车企。
如今车企之间的关系,更像是合纵连横的战国时代。巨大的转型压力冲击下,处于弱势地位的小型车企更需要依靠大企业在资金、技术共享方面的庇护,大型车企需要寻找有强烈互补效应的盟友合作,只有携手共同进步才有谋得未来生机的可能。
按照丰田的规划,到2025年,包括混合动力、插电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车型在内的所有电气化车型,年销量达到550万辆,其中纯电动和燃料电池车型超过100万辆,相比2017年时的目标又提前了5年。此时,丰田与马自达、斯巴鲁等一系列的深化合作,也可以理解为是对丰田章男社长“100年に一度の変革(百年一遇变革)”电气化转型实践中的一部分。
丰田资本整合之路
丰田-马自达
2017年8月4日,丰田收购马自达第三方定向增发新股,从而持有马自达汽车31,928,500普通股,占增资后已发行股票总数的5.1%,市值约为500亿元。丰田通过第三方定向形式向马自达出售自己等额股份进行置换,马自达持有丰田0.25%股份。
交叉持股后,丰田汽车向马自达输出燃料电池技术和混合动力技术;而马自达方面则向丰田提供“创驰蓝天”汽柴油发动机节油技术。除此之外,丰田马自达会建立合资公司,共同研发电动车、车联网和安全技术;双方还将共同出资16亿美元在美国南部建造工厂,制造丰田与马自达旗下车型,并通过各自销售渠道进行销售。
丰田-铃木
2019年8月,丰田汽车和铃木汽车同样通过互相持对方股份的方式签订合作条约,丰田获得铃木4.94%股份,铃木获得丰田0.2%股份。丰田负责共享自己的电动化技术,铃木共享新兴国家市场销售网络(比如印度),帮助丰田拓展海外小型车市场。
大发汽车虽然在日本国内市场销量名列前茅,但在东南亚、南亚等国家,铃木的小型车同样是主流之选,能够借助已经在该地区稳定扎根的铃木汽车的经销商网络优势,能扩大丰田在新兴国家市场的影响力。
丰田-斯巴鲁
丰田与斯巴鲁之间的羁绊始于2005年,当时丰田从美国通用手中购入斯巴鲁16.8%股份,双方第一次合作的成果便是丰田86和斯巴鲁BRZ,这台充满驾驶乐趣且极具性价比的双门跑车在改装圈中热度极高,积累了良好的用户口碑,为进一步合作打下基础。
2019年9月27日,丰田斯巴鲁共同发布“新业务资本合作协议”,将持股增加至20%(153万6,000股),丰田拥有斯巴鲁20%表决权,成为持分法适用公司。
丰田向斯巴鲁提供THS-II混合动力技术、资金支持和产品企划;斯巴鲁则提供AWD四驱技术和纵置后驱平台,双方还会一起参与电气化平台、车联网、自动驾驶技术、AWD四驱系统和下一代86/BRZ车型的研发。
斯巴鲁之于丰田来说还有更多一层含义,斯巴鲁曾在WRC世界拉力锦标赛上取得过辉煌成绩,5次获得年度厂商冠军(1995、1996、1997、2001、2003)至今依然是车迷们经久不衰的话题。虽然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最终退出赛事,但斯巴鲁多年征战赛场的技术与经验能够为现在WRC参赛的丰田车队提供不少帮助。
2017年丰田使用由运动部门TMG打造的YARiS赛车重返WRC赛场,?2018年赛车题材**《OVER?DRIVE》中男主角新田真剑佑驾驶的正是YARiS赛车。2020年,阔别10年后WRC也将在日本设立分站。通过在WRC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丰田在自己的品牌形象中加入运动与激情,而与斯巴鲁建立更深一步的合作无论是技术还是品牌形象都是笔划算的交易。
写在最后
无论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还是财团体系的宏观调控,日本企业都更倾向于本土企业之间的整合与合作。今天丰田与铃木、马自达、斯巴鲁的资本整合,事实上是丰田企业模式一以贯之的延续,并在技术革命时代技术发挥优势的理念体现。
除了和整车厂的整合,丰田还在与松下一起开发下一代电池,战略投资了滴滴、Grab、Uber等出行公司,与软银合资成立自动驾驶公司,甚至发布了基于燃料电池技术开发月球探测车的计划。在智能电动时代,丰田依然坚持燃油时代全产业链布局、做大“朋友圈”的思路,在激进的变革与传统的延续中寻求新的平衡。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