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界M7终于来了!大6座、增程式,还有华为撑腰,真比理想ONE香?

2.alto华为汽车问界m7参数

3.如何评价华为AITO问界新M7发布会?有哪些亮点?

问界M7终于来了!大6座、增程式,还有华为撑腰,真比理想ONE香?

问界m5什么时候上市_华为问界新m7油耗

太平洋 汽车 网 评测频道油价居高不下不想买纯燃油车,买纯电动车又有续航里程焦虑,如果你是这样的消费者,那插电混动或者增程式新车应该就是你的不二之选。AITO问界在推出问界M5取得不错反响后,这次给我们带来一款大6座增程式SUV——问界M7,它同样拥有华为技术加持,那这样一台有华为撑腰的问界M7能否与理想ONE一战?

要点速读

1

定位6座大型增程式SUV

2

外观设计成熟稳重

3

内饰和问界M5接近

4

1.5T四缸发动机作为增程器

5

CLTC纯电续航两驱版230km、四驱版200km

外观设计偏大气成熟

作为一台增程式动力的新能源车,问界M7并没有采用过于前卫或者科幻的设计风格,整个车头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台传统燃油车,你可以说它偏保守,但这样的设计更容易被消费者接纳。

内饰简约但不失豪华

问界M7的外观设计谈不上有多惊喜,但内饰设计以及华为鸿蒙座舱加持,才是它的亮点之一。不对啊,不是说要和理想ONE对比吗?别急,问界M7才是这次的主角,先介绍完它。

问界M7空间会比理想ONE大?

小结: 从实际体验来看,两款车型的乘坐空间表现似乎并没有拉开差距,第三排坐成年人还是略显紧凑,但别忘了理想ONE的空间的体验者身高更高,而且后备箱的纵深方面理想ONE也更占优势。不过还是那句话,论实用性还得是MPV!

谁的座舱更智能?

空间对比完,那就要看两车的可玩性,这里主要看智能化表现。问界M7采用华为鸿蒙OS系统,看死很强,但理想ONE中控台拥有四块大屏,两款车到底谁更香?

问界M7将几乎所有功能集中在中控屏和全液晶仪表,理想ONE则选择另辟蹊径,中控台四块屏幕各司其职。

不管是问界M7还是理想ONE,两款车型的语音交互系统均支持连续对话、可见即可说等功能,但问界M7的可见即可说几乎做到了全覆盖,理想ONE在使用第三方软件的时候可见即可说功能还有待提高。

小结: 问界M7在鸿蒙OS系统的加持下,中控屏显示效果、实际操作的流畅性更高一些,对于驾驶员来说更加友好,理想ONE的中控屏以及语音交互也保持着不错的水准,同时还加入了副驾 娱乐 屏以及控制屏,照顾了副驾出行的用车体验也不忘了使用便捷性,两者在座舱智能化程度上可以说是各有千秋。

都是增程式动力,谁更优秀?

问界M7提供后驱版高低配和四驱版高低配多款车型,全系采用1.5T四缸发动机作为增程器。不管是是后驱版还是四驱版,都搭载由华为提供的驱动电机。其中后驱版配备最大功率为200kW的电机,百公里加速时间为7.8秒,满油满电的情况下可实现CLTC工况1220公里续航、纯电续航230公里,官方表示馈电油耗油耗5.8L/100km;

问界M7

四驱版前后驱动电机最大功率分别为130kW、200kW,综合最大功率达到了330kW,百公里加速时间为4.8秒,满油满电的情况下可实现CLTC工况1100公里续航、纯电续航为200公里,馈电油耗6.3L/100km。

理想ONE

理想ONE就很简单,就提供一款车型,它采用一台1.2T三缸的发动机作为增程器,其中前电机最大功率100kW,后电机最大功率145kW,动力系统综合最大功率为245kW,最大扭矩为455N·m,百公里加速时间为6.5秒。满电满油的中台下NEDC综合续航为1080km,NEDC纯电续航188km。

小结: 如果拿问界M7的四驱版车型和理想ONE的对比,显然问界M7不管是动力还是续航表现都更占据优势,但要是拿后驱版和理想ONE对比的话,除了续航占优以外,动力表现还是差点意思。但问界M7后驱版能拥有7.8秒的百公里加速能力,也比市面上大多数主打家用的大空间SUV要好。

总 结

前段时间AITO问界公布了6月份销量,问界M5六月销量达到7021辆,同时官方还公布其6月新增大定订单高达10685辆,这样的成绩对于刚成立不久的品牌来说已经算是很优秀。

问界M7作为AITO问界推出的第二款车型,除了和问界M5一样拥有华为背书外,其拥有更大的车身和更多的座位,满足消费者对新车大空间的需求,增程式动力以及相差不大的车身尺寸,也将注定了理想ONE将会是它最大的竞争对手,不过这次我们并没有把它开起来,它的实力到底如何目前还真摸不透,等以后对它有更深入的了解,我们再聊问界M7的性价比到底高不高。(图/文/摄:太平洋 汽车 网 何展鹏)

alto华为汽车问界m7参数

alto华为汽车问界m7参数:6座大空间,续航最高可达1220公里,百公里油耗低至5.8L。

AITO问界M7是赛力斯汽车与华为联合设计的第二款产品,定位豪华智慧大型电动SUV,其源自纯电驱智能增程平台(DE-i)打造,搭载专为增程系统打造的1.5T四缸增程器,可实现更高的效率和更长的续航里程。

AITO问界M7后驱版CLTC工况续航最高可达1220公里、CLTC工况纯电续航最高可达230公里,百公里油耗低至5.8L。四驱版本百公里加速仅需4.8S,拥有媲美超跑的性能。

此外,AITO问界M7还拥有6座大空间、零重力座椅和全新升级的HarmonyOS智能座舱,兼顾家庭和商务出行场景。其中,HarmonyOS智能座舱赋予问界M7便捷的多设备互联能力。Petal Maps导航常用常新,能够在不同设备间无缝流转。

语音助手小艺斩获中汽研汽车行业首个车载语音助手认证A级,拥有智能四音区精准识别、可视可说、端云协同、支持一句话多个指令、多模拒识,最高60秒连续对话等特点,且拥有丰富的自定义功能,符合每位用户的使用需求和习惯。

特点:

外观方面,新车采用了类似双格栅造型,上方为窄条幅倒梯形造型,并与两侧灯组相连,形成贯穿样式,下方为大尺寸梯形进气口,内部均加入镀铬饰条进行点缀,层次感突出。同时,两侧竖状的进气口,也提升车辆的运动气息。

车身侧面来看,新车侧面采用双腰线设计,搭配平直的车顶线条,以及20英寸轮圈,动感且时尚。尾部方面,新车采用了贯穿式尾灯组造型。

搭配下方梯形内嵌式牌照区域以及中间的AITO品牌标识,层次感突出。值得一提的是,新车后排将提供后排隐私玻璃配置,提升后排乘客的私密乘坐体验。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问界M7

如何评价华为AITO问界新M7发布会?有哪些亮点?

改个款投5亿,问界M7的新款5座版车型,刚刚已经在华为发布会上隆重亮相了。对新款5座版M7的特点和亮点,余承东讲了又讲,强调了又强调。弹幕和评论最多的则是那4个字:遥遥领先。

实测问界M7大5座新车我们的实测想从买车、用车的4大方面来展开。

首先是看起来。外观沿袭问界系列设计,感觉跟华为手机一个风格,主打的是“科技风”。

最明显的就是空间够大够豪华,长宽高分别为5020×1945×1760mm,驾驶和乘坐的空间更大。

内部空间长度官方称达到3338mm,“得房率”高达66.3%。实测上车,在前排保证两拳腿部空间时,第二排依旧拥有一臂的腿部空间。后备箱参数储物容积达到了686L,实测可以容纳12个标准20寸登机箱。如果把第二排座椅放倒,则一下子能容纳30个20寸行李箱——极限布置可以放32个。

后排放倒,配合床垫也能当2米大床使用。所以问界M7的5座版,确实够大,小两口家用、1娃\2娃家用,华为从产品定义阶段就应该瞄准好了。

当然,如果是长期一个人使用的话,简直就是车就是家,家就是车了(手头)。加上25万的价位,应该会让不少“家轿”定位的轿车车型失去竞争力——后面还会讲到华为打掉家轿竞争力的另一大手段——能耗。

其次,说说上车过程中体验最明显的坐起来和用起来,华为几乎把豪华车的配置都标配了。高档Nappa纹真皮全车内饰覆盖。方向盘配色也与内饰同系。中控台(IP台)用了双色微绒全软包,BBA式的内饰豪华,get√。

座椅除了都是Nappa真皮包裹,前后排4座还标配了座椅通风、加热、按摩……全车座椅都能电动调节,主驾12向调节,副驾8向调节,后排座椅靠背调节角度达到27°-37°,同样是传统豪华车才有甚至要选配才有的配置。

双空调箱配置,17个空调出风口,可以支持主驾、副驾、后排根据各自不同的需求来独立控制自己所在区域的空调。空调配置直接卷出了新纪录——五座车里唯一拥有双空调箱配置的车型,很华为。

华为手机有的技术强项自然也都上了,双50W风冷无线充电、双Type-C快充接口——可直接充笔记本电脑。一句话,BBA豪华才有的配置都有了,BBA豪华选配才能有的也有了,甚至BBA豪华没有的也有了。华为上车,打的就是“精锐”。

最后,作为一辆车,我们也在试驾过程中重点看了开起来的表现。

首先性能打了底。四驱版,使用了双永磁同步电机组成的双电机四驱方案,百公里加速4.8s,相当于传统燃油车4.0T发动机动力水平。单电机的后驱版,也有7.8s的加速……基本都是性能豪车才有的体验了。

其次是在悬架和底盘上下了功夫。前悬架采用增强型麦弗逊独立悬架,全新设计了避震器弹簧结构,提高弹簧偏心量,减少了悬架系统摩擦,增强过滤颠簸路面的柔和感。后悬架采用H型多连杆独立悬架,在操控方面提供了更高的侧向控制,车辆操控和车身稳定性都更好。

硬件之外,华为还加持了软件黑科技。比如华为动态自适应扭矩系统:智能调节扭矩,有效减弱颠簸感及冲击感。过弯或湿滑路面行驶时,车辆更稳定,乘坐更舒适。

最新系统还进阶为横纵向姿态协同控制,操控稳定性、高速过弯舒适性大幅提升,整车转向更灵敏,姿态更稳定。在低附着力的湿地、雪地等场景下,有效提升驾控安全性。

以及悬架方面的前后悬双FSD可变阻尼减震器技术,可根据路况自动调节悬架阻尼,路况较好时悬架自动变硬,提升操控性。路况较差时悬架自动变软,提升舒适性。兼顾到了城市代步和高速行驶中的不同路况场景。

“唯一”的豪华遗憾或许就只有“空气悬架”了。但目前空悬依然是硬成本,如果配置,价格成本上,应该不是25万能hold住了。

以及在试驾中,新款问界M7确实也展现出了华为FSD悬架技术的底气,不同路况路面的软硬感知,调校得确实很舒适,配合双层加胶玻璃带来的隔音水平,路上确实驾乘体验都很不错。

另外,相比之前6座版本问界M7,新款M7还调低了车身高度,也让车驾乘体验更爽。当然,新款问界M7试驾完成后,还有另一个开起来绕不过去的结果:能耗。

新款问界M7依然采用了华为自研的HUAWEI DriveONE纯电驱增程平台,CLTC工况下满油满电综合续航1300km,满电纯电续航240km。官方测试中,馈电工况下百公里油耗5.6L。而试驾中,经历584公里行驶后的平均数据,夏末秋初的上海城市和外环高速路况,平均电耗14.2千瓦时,平均油耗3.5L。

不论是电耗还是油耗,在中大型SUV这个级别中都属实惊艳。即便只加油当一台纯燃油车开,5.6L的馈电油耗,应该也会让曾经以省油立命的日系SUV、家轿黯然失色。、配合SUV空间、轿车档油耗、BBA式豪华内饰和功能配置。车不卖30万,在传统汽车看标看价不看货的玩法里,反而是有销量风险的。

但问界M7的大5座车型试驾之后,核心感受就是这款车里里外外都让华为写满了7个字:告别BBA崇拜。

5亿研发最大比例投入安全?

试驾上车体验中,基本都是看得见的地方,能感知问界M7大5座车型的研发投入,确实是真金白金砸出来的体验。但据华为方面介绍,其实5亿研发资金,最大比例的投入其实在“看不见”的地方:安全。5亿资金投入,大概2.8亿投入了安全相关的升级。

比如为大5座车型专门匹配开模,采用业界最强潜艇级高强度钢与CBS复合车身材料,每平方厘米可承受17吨重。全车高强钢和铝合金占比80.6%,前端三层的碰撞力传导结构设计,被动安全性能拉满。

发布会上,华为援引了中国汽研碰撞测试结果:在业内首次车对车碰撞,问界新M7的A柱、A柱上边梁及后车体外观无明显变形,四门能正常开启,车体结构整体保持完好。业内最严苛动态压顶测试,30吨重卡后动态压顶静置,车体结构保持完整,无大变形,乘员头部空间充足,四车门无破坏,可正常开启。获得了中汽研Super Crash安全认证。

此外,华为还给问界M7全车标配8安全气囊,包含了主副驾安全气囊、前排侧气囊、左右侧气帘以及第二排侧气囊。同时还配备前排高性能双预紧安全带,可以在碰撞过程中给予前后排乘客全方位的安全保护。最后,除了硬件带来的直接被动安全提升,华为还在主动安全秀出新肌肉。

在激光雷达上车后,华为亮出了智驾传感的最全能力,Max智驾版给了车一系列“人类老司机”反应和能力。

首先是AEB主动安全,能力再次突破,在Autolab AEB主动安全评测中,安全响应极限速度全场景第一。正车尾静止车+行人混合场景与侧翻车场景中,HUAWEI ADS 2.0最高成绩达到了90km/h刹停时速。

其次,侧向防碰撞,能够识别通用障碍物作为道路边界,当车辆偏离车道,有碰撞风险时,自动触发紧急方向干预,避免碰撞风险。在人驾模式下,车辆向左、右车道并线时,当与侧前方、侧后方相邻车道或侧后方相邻车道的车辆存在碰撞风险时,自动会介入紧急横向干预,避免碰撞风险。

以及,低速防碰撞,防刮防蹭防溜车:通过拓展主动安全系统中的AEB紧急制动功能,实现了低速下的LAEB,支持向前、向后的低速行驶场景,覆盖溜车碰撞场景,利用360°环境感知能力,实现低速紧急制动,保障用户的低速驾车安全。

低速前进、倒车情况下,能够识别各类障碍物(儿童、锥桶、防撞柱)的碰撞风险,有碰撞风险时,自动紧急制动,避免碰撞风险。

另外还有防“鬼探头”、小动物识别、自适应避让大车、施工识别绕行、“开门杀”识别和避让等等安全能力。

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

最后,简单说一下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

坦率来说,鸿蒙OS上车问界之后,座舱相关的存在感就没那么强了,因为确实从交互丝滑程度、应用协同、用户体验等等多个层面,都确实业内天花板了。

而智能驾驶,与之前M5智驾版本的差异不大,而且在新款M7的发布会上,余承东也明确了,华为在智能驾驶上已经实现了有“高精度地图”和没有“高精度地图”都能开。最晚在今年年底之

前,全国范围内都能实现城市级领航智能驾驶了。所以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确实都配得上业内的遥遥领先。这种双智天花板的能力之下,有两个小功能,倒是更让人虎躯一震的。

一是全方位自适应调节:车主进入车内,系统自动调节座椅、后视镜、HUD 高度及亮度,全程无需动手。背后原理是通过视觉算法和整车功能的联动,通过人眼定位算法,让华为在智能座舱感知软件架构上实现了产品体验提升,也在行业内率先实现了该功能。